APP下载

陌生化策略下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2019-09-10王岩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陌生化写作教学传统文化

王岩

摘 要:作文写作不仅需要良好的语文知识基础,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同时融入陌生化策略,可以使文章充满活力,摆脱平庸呆板。

关键词:陌生化;写作教学;传统文化

“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期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他表示:“作家或艺术家的全部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使所描写事物迥异于通常我们接受他们的形态。”陌生化策略,就是指打破常规,创造一种新的形式,赋予事物新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陌生感,缓解甚至彻底解除审美疲劳的一种思想或者手段。

在写作过程中,要使文章避免了无新意、、平庸单调,能把读者从模式化的审美疲劳中解放出来,就需要文章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现。文章中“陌生化”运用的越成功,越能唤醒读者的感受。使文章充满活力。但“陌生化”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阅读过程中刺激读者神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读者新奇感、陌生感、耳目一新感,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且更大限度的满足读者在阅读上的求异心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传承,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抒发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写作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和文字,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如若能有效地采取陌生化策略,融合传统文化教育,文章必能打破常规,新鲜奇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研究。

一、指导学生正确用词造句,学会使用陌生化语言

学生写作的基础就是语言文字,文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唐诗、宋词、元曲等代表传统文化精华的内容都可以直接被学生引用到作文之中,当然,要让学生的文章遣词文雅、生动,还需要融入陌生化策略。

古代诗人有古训:“语不惊人死不休”,就与语言文字的“陌生化”不谋而合。那怎么做到语言文字的“陌生化”呢?

(1)合理利用个性化修辞,可以用比喻、通感、引用等等。例如表述惜春、恋春情怀,有的人会写转瞬间,春天就要结束了;有的人会说:“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喚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蔷薇花开,夏已来临,原来春天真的回不来了。

(2)打破语法常规,反常搭配。例如: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就是讲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句反常搭配,不使用常见的“首”来形容唐诗宋词,而是用“枝枝”、“叶叶”来形容,打破常规,更具新意。

二、指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学会立意创新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下不俗立意,才能言人所不言,吸引处于极度审美疲劳的读者的关注。所以立意一定要高、独特、新颖、巧妙。

(1)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老师要切记不能把观点、理念强行灌输给学生,要鼓励学生以大量阅读为基础,辅助经典阅读,不断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又要不迷信书本,不人云亦云。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突破固有思维,并从阅读中汲取有关个人修身养德的有益成分,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

(2)指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学习“逆向思维”和“树状思维”。“逆向思维”也就是与反过来想一想,“树状思维”就是像树干结构那样去思考,每一条枝干既连着主干,又伸向不同方向。老师在以传统文化精神引领学生命题立意时,要教育学生树立创业创新意识,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

三、学会积累,选择新颖的材料,借用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包含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为我们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作文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教学环境、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具体情况,将身边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文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深度积累常见材料,占有别人不占有的细节,让传统文化服务于写作,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

例如2011年江苏高考的一篇例文:“一袭华美的碎花蓝旗袍,发丝高高挽起,手撑细腰,倨傲地昂着头。有人说,在旧上海斑驳的沉香里,张爱玲永远是第一炉香。是的,她不食人间烟火,拒绝平庸的生活,做一个穿梭于泛黄纸页间的奇女子。她说,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首先,引用了张爱玲的素材,结合了张爱玲的作品,作品里的人物,作品里的文字,但是又不是单纯的引用,而是有着自己理解,写出了别人所没有表达出的细节,所以文章显得更有新意,更能吸引读者。

四、巧妙布局文章,借鉴传统技巧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美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创作技法,在表达方面有描写、记叙、议论、说明等手法;结构形式方面有总分、并列、对照等结构;写作体裁方面有诗、词、歌、赋等等形式。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中的“炼意”,围绕所写文章的主题去构思整篇文章,在布局和表现技巧上下功夫,准确表达文章主题。

老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启示,使学生把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表现形式——修辞、手法等巧妙融入写作中,同时融入“陌生化”策略,呈现有角度、有深度、有层次、生动形象的优秀文章。

参考文献:

[1]王臻中、王长俊.《文学语言》.江苏人民出版社.

[2]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 1989年.

[3] 闫成锁.课外阅读和拓展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 2018年.

猜你喜欢

陌生化写作教学传统文化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新思维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