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

2019-09-10王妮

雨露风 2019年2期
关键词:接受陶渊明苏轼

王妮

摘要:陶渊明身上具备了伟大诗人的特质,无论是其人格魅力,还是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均被很多人所接受,对其接受入手不仅仅有利于深入剖析陶渊明本身的特质,同时能帮助大众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而这其中以苏轼最为典型。他对陶人格的价值与美学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苏轼对陶渊明的人格及美学的接受,希望为研究陶渊明提供一点借鉴,同时也为后代更好的传承陶学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陶渊明;接受;苏轼

提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诗句很自然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扑面而来的舒朗开阔之情油然而生,而吟咏着归去来兮的飘逸形象以及他所创造的乌托邦般的桃花源成为很多人精神家园的支柱,他的影响已经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甚至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引发众多学者又J其的关注,有的对陶渊明的田园诗进行了研究,如康艳宁(2015)在《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因研究》分析了其典型田园诗代表作,并对其创作的成因进行了探究;有的学者探究了陶渊明诗文中的新自然精神,如白丽洁(2013)在《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新自然精神》认为陶渊明的诗歌开创性地描述了自然,提炼出了新的精神领悟;有的学者深入挖掘了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如王浦衡(2013)的作品《陶渊明的生命哲学》;有的学者从海外视角对陶渊明进行了研究,如朱雪花(2014)在《海外陶渊明研究的新视角》中从海外学者的视角挖掘了其对于陶渊明的认知和研究;以及在绘画领域对陶渊明的研究,如袁行霈(2006)在《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中其在古代绘画中所描绘的陶渊明形象。从这些研究来看,学术界对于陶渊明的研究十分重视,涉及文学、诗歌、绘画等诸多领域,但是较少有学者从接受理论来研究陶渊明,仅有莫砺锋(2012)在《颜延之<陶征士诛并序)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等少量几位学者的研究中稍有提及。而陶渊明本身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诗歌造诣令人凉叹和折服,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一批人。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

“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从这个角度来看,陶渊明身上具备了伟大诗人的特质,无论是其人格魅力,还是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均被很多人所接受,从91其接受人手不仅仅有利于深入剖析陶渊明本身的特质,同时能帮助大众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而这其中以苏轼与朱熹最为典型。二者均对陶人格的价值与美学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二者的接受也存在着一定差异,面对无尽的忧患,他们有着各自的抉择,用两种觉悟和解脱方式,实现了对陶公精神与美学的传承。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苏轼对陶渊明的人格及美学的接受,希望为研究陶渊明提供一点借鉴,同时也为后代更好地传承陶学提供一点参考。

一、独立于浊:人格价值的传承

接受是指读者对作者的作品以及精神的传承,使其发扬光大。陶渊明是苏轼的精神导师,而苏轼正是拂去掩盖在陶渊明身上历史尘埃的重要推手,让属于陶渊明的明珠光彩日益璀璨,他不仅与陶渊明的人格精神相和,而且将陶渊明的诗歌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二者穿越时空的对话。

“子瞻滴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这是黄庭坚对陶渊明与苏轼诗歌的评价,显现出二者在人格精神的契合,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精神上的统一。苏轼读懂了陶渊明,进入了陶渊明心灵世界中,他甚至以陶渊明后身自诩,“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清诗。赋《归来》之清引,我其后身盖无疑。”心灵上的契合,让二者的行为慢慢出现相和的地方,苏轼的身上呈现出陶渊明心灵上向往自由的印记。

他传承了陶渊明独立于污浊世道的独立人格。苏轼一生历经坎坷,与陶渊明经历相似,直言敢谏,刚正不阿的他,一再遭遇贬责,甚至因为深陷“乌台诗案”的迫害而被远贬惠州。但是他一直不忘初心,追求人格的独立,身未隐,心却向往田园,这与陶渊明精神是不谋而合的。陶渊明“少无适俗韵,胜本爱丘山”,在黑暗的现实中仍然向往光明,不为高官而失去自己的人格,尽管世事污浊,政治理想不得实现,但是他性格峻洁,超脱于物质的诱惑,归隐于自然山水田园之间,洒然出世,尽显高洁的人格之美。尽管苏轼毕生并未完全真正地走向幕后,归隐田园,而在尘世漂浮,东西辗转,欲乞身而不得,但是现实的不顺并未禁锢他的心灵,反而让他在汲取陶渊明精神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了一种属于苏轼的超越,他带有着北宋士大夫特有的对社会负责的烙印,但是又拥有着独立于污浊现实之上的人格。以兼容的态度,即积极人世又超然出世,卓然而不随,不为进退得失所累,尽管他遭遇了不平的倾轧之事,但是他却仍保持自己精神的独立。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陶淵明自然本真的写照,其与自然相亲,能顺应自然之美,抱朴含真,怡然自得地享受于读书、喝酒和交友的生活。“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尽管世事不顺,但是他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不局限于一事或者一时得失,享受生活的美好。而苏轼的一生,虽然为官但却奔波多地,晚年的时候在黄少卜!待罪,甚至在60岁应该安享晚年的时候还被发配到了海南荒岛。但是在逆境之中,他仍然能够保持真我,不忘去交友、读书以及享受亲情与爱情,他在深切的思索时世之后,用一种切实的处世态度来生活。“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是其发自内心追随陶渊明的一种真实情感的抒发。

陶渊明选择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脱离了身心束缚,在平复内心的矛盾之后,将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宣泄在欣赏山水田园之中,用一种积极的心态享受生活,以回归自然的态度品味人生。他可能没有像决战沙场的将辱切肠样的决意人生,但是他身上所具有的逐水看花的闲适与回归真朴的闲淡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生活方式并不重要,如何正确地生活才是真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可能是其作为田园诗人心境的最好写照,而苏轼很好地继承了这种精神。苏轼的经历丰富而坎坷,但是在逆境和坎坷中他深刻继承并充分发扬了陶渊明回归自然的人生志趣,并在笑对人生的纷纷扰扰的基础上努力去改进和适应生活。他开荒东坡,亲自给它取名为“东坡雪堂”,也给自己一个别称“东坡居士”。他匝炮制了古今驰名的东坡肉,仓目造出“东坡巾”等引领了时代的潮流,让生活充满阳光与情趣,“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让其对于生活的不平与厄运消解在大自然的冶然之中。

二、大巧之朴:美学价值的升华

苏轼酷爱陶渊明的诗歌,他以诗歌为载体为实现二者精神上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形式较多,最引入注目的一种接受方式就是“和陶诗”。苏轼对于陶渊明作品地追寻起源于自己的内心,不是“拟古”也不是单纯的“仿古”,而是在追寻意蕴后的一种幡然而悟的拔高。所以他在陶诗的基础上,融汇了自己的生活体会与感想,以及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等,并在传承陶诗的基础上,创造性用贴合的“和陶”形式来展现新的内涵,形式相似,用韵相同。其在自己亲自编纂成集并由其弟苏辙为序而成的《和陶诗》中就收入了109首相关作品,正是苏轼对陶渊明作品中美学地挖掘让其更是熠熠生辉。

诗歌内容上融合了陶渊明大巧之朴的特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陶渊明作品的评价,苏轼深受陶渊明的影响。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平实诗歌里所传达的那种质朴田园之美、情感至淡,丝毫不扭捏做作,就是记录一位老人,悠然采菊,赏菊,抬头远望的动态场景,但就是这一“采”、一“望”就能够使人感受到那种悠然的生活所带来的闲适。而苏轼在创作中将其融会贯通,并对其进行了发扬,受陶渊明这种平淡自然的风格影响,或写朋友小聚的畅饮“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或写自己事必躬亲的“桃源信不远,藜杖可小憩。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不仅仅将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淡雅闲适凸显了出来,而且用字拙朴,贴近生活,使人读之即懂,毫无晦涩之感,不仅形同,而且神似,使更多的人借助苏轼这一桥梁,遥望到了陶渊明作品之平淡自适的风格之美。创作形式上仿中有变。苏轼熟悉陶诗的每一种创作形式,热爱陶渊明所创作的诗歌。他和陶,不拘泥于陶诗所体现出的基本形式,而是添加他对于陶诗的深刻理解,宋人刘克庄曰:“陶公如天地间之有醴泉庆云,是惟无出,出则为祥瑞,且饶坡公一人和陶可也。”他懂陶,所以能自如地用自己的形式去再加工和再表现陶渊明的诗歌,他用缺句,如诗歌《和陶与殷晋安别》:

孤生知永弃,末路嗟长勤。

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

海国此奇士,官居我东邻。

卯酒无虚日,夜棋有达晨。

小瓮多自酿,一瓢时见分。

仍将对床梦,伴我五更春。

暂聚水上萍,忽散风中云。

恐无再见日,笑谈来生因。

空吟清诗送,不救归装贫。

这是苏轼和陶诗代表作之一,尽管苏轼和陶渊明的境况有所差别,送别的对象有所差异,苏轼送别的是被贬的海南张中,陶渊明送别的殷景仁因升迁而动,二者从诗的内容、基调、情感上面均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从语言结构上来看,二者的师承结构又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与此同时,苏轼选择性地缺省了最后两句“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在陶诗创作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仿中有新,动中有变。苏轼还有对陶的诗歌延伸自创,将《和陶归园田居》选作六首,而陶渊明《归园田居》只有五首。苏轼在对于陶渊明诗歌审美意趣上的相和,融汇了自身的情感,又区别之,或许他是故意以这样一种超越常规方法来学习陶公的创作形式,这其实也是对陶公诗歌创作美學的再加工、再提炼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康倩.接受美学及其对典籍翻译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5(3):20-21.

[3]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7.

[4]康艳宁.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因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

[5]袁行霈.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22.

[6]莫砺锋.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J].学术月刊,2012(1):109-117.

[7]王浦衡.陶渊明的生命哲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2.

[8]白丽洁.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新自然精神[D].郑州大学,2013.

[9]朱雪花.海外陶渊明研究的新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接受陶渊明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陶渊明失败了
苏轼吟诗赴宴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文学可以定义吗?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