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对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2019-09-10宋美玲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参与度比例态度

宋美玲

摘 要:以宁波某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大学生面对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态度、参与方式、参与时间等动机及行为特征。

关键词:突发网络公共事件 参与度

引言

突发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而突然产生,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广泛讨论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进而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者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参与度”是指个体参与满足内在需求、价值和兴趣的事物的程度,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参与度指对个人对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关心、在意和重视程度。

本文基于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特点,将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划分为政治类事件、社会类事件、教育类事件,对比研究大学生对三类网络公共事件的卷入程度,并进一步探寻大学生参与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根据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大学生参与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内涵,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向,根据专家指导法制定问卷调查及访谈内容。首先对某学院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汇总发现,学生参与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可以分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类网络公共事件、教育类的网络公共事件、政治类网络公共事件。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1份,有效率为92.2%。其中政治类网络公共事件有效样本150份,社会类网络公共事件样本155份,教育类公共事件样本156份。

研究对象 在校大学生,我们采用网络在线调查及线下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不考虑生源地、年级、性别、所选专业的区别。

大学生对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情况 本问卷采用20对描述该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意思相反的词语,每组相对的词语划分为6个等级,被试根据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依据量表分级,总分在20-59分为低参与度, 总分在60-100分为中参与度,总分在101-120分为高参与度。

调查显示政治类事件中低参与度的比例占30.5%,中参与度占25.5%,高参与度占44%;社会类事件中,低参与度的比例占23%,中参与度占31%,高参与度占46%;教育类事件中,低参与度的比例占11%,中参与度占31.5%,高参与度占54.5%。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三类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度呈以下特点:高参与度的人群比例接近或大于50%,对于社会类和教育类突发网络公共事件而言,中度卷入度的人群比例大于低参与度人群比例,而政治类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则相反。

大学生参与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参与时间情况

参与时间指被调查者关注该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时间, 分为 “持续关注” 、 “偶尔关注” 、 “基本不关注”三个等级。持续关注人数位为177人,所占比例为38.39%;选择偶尔关注的人数为213人,所占比例为46.2%,选择基本不关注的人数为71人,所占比例为15.4%。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时间大部分属于持续和偶尔关注,基本不关注的人仅占15.40%。

(2)参与方式情况

参与方式指被调查者如何参与此类事件,本文设置“评 论”、“转发”、“跟帖”、“与他人争辩”和“网络外行动”五种 方式,按参与层级分为“经常”、“偶尔”、“从不”三个量级。在网络评论中,参与方式选择“经常”是33.86%,偶尔的41.27%,从不的24.87%;参与方式选择网络转发的,参与方式水平选择“经常”是24.97%,“偶尔”54.56%,“从不”20.47%;参与方式选择网络跟帖,参与方式水平选择“经常”是20.18%,“偶尔”是45.75%,“从不”34.07%;参与方式选择与他人争辩、讨论,参与方式水平选择“经常”是20.36%,“偶尔”是47.53%,“从不”32.11% 。参与方式网络外行动,参与方式水平选择“经常”是1.12%,“偶尔”是2.73%,“从不”96.15% 。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要通过评论、转发、跟帖的方式进行参与网络公共事件,较少人会进行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网外延伸活动。

(3)他人意见影响度情况

他人意见可分为官方媒体意见和自媒体意见,被调查者个人态度分为“可以接受”、“跟帖转发”、“转诉他人”、“基本不看”四种不同态度。 在官方媒体意见中,选择接受的有43.27%、跟帖转发的有24.35%、转诉他人的有17.23%,基本不看的有15.15%。在自媒体意见中,选择接受的有23.15%、跟帖转发的有34.64%、转诉他人的有33.78%,基本不看的有8.43%。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官方媒体意见和自媒体意见存在较大的差异,43.27%大学生倾向于接受主流媒体的意见,而对于自媒体意见接受仅为23.15%,34.64%的学生选择跟帖转发和转述他人。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在政治类事件上,大学生对于官方主流媒体意见坚持可以接受态度,并会将官方的媒体意见转诉给他人; 而对于社會类和教育类事件,大学生不仅对官方媒体意见持接受态度,并且会进行跟帖转发,并转诉他人;对于在自媒体上转发量较高的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大学生保持自己的意见, 但会对其进行跟帖转发并转诉他人。由此可见,在三类事件的他人意见上,大学生对于官方媒体意见接受度较高,但对于自媒体意见持保留态度。

(4) 参与态度情况

参与态度指通过参与该突发网络公共事件,被调查者态度可分为“对我有影响”、“对我很有价值”、“有参与风险”、“对 我有用”、“符号价值”五个维度,另外按参与度水平分为“很大”、“一般”、“基本没有”。“对我有影响”很大的比例占41.23%,一般的占46.35%,基本没有的占12.42%;“对我很有价值”很大的比例占35.64%,一般的占45.27%,基本没有的占19.09%;“有参与风险”很大的比例占20.97%,一般的占54.67%,基本没有的占34.36%、“对我有用”很大的比例占20.97%,一般的占54.67%,基本没有的占34.36%;“符号价值”很大的比例占23.45%,一般的占52.78%,基本没有的占23.77%。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均认为对其影响和产生的价值较大、能够意识到一定的参与风险,但认为对自身的用处和符号较小。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参与存在较高的水平,在不同类型的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存在不同的差异。 大学生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度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虽然参与时间、他人意见对大学生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参与度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大学生对于官方媒体意见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做好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对于削弱突发网络公共事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立印.网络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一个实验研究[J].经济管理,2007(22) .

[2]黄越,姚杨,邵琦.大学生网络公共事件卷入度影响分析研究[J].价值工程,2016(1) .

[3]唐丽丽,唐庆鹏.青年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及引导对策[J].电子商务,2017(6)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万里学院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参与突发网络公共事件的动机、行为特征及应对机制研究-浙江万里学院为例。

猜你喜欢

参与度比例态度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态度决定一切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