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广播公司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2019-09-10徐扬
徐扬
【内容摘要】 本文以2018年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英文网站和晚间新闻栏目The National的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这一突发新闻事件,在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基础上,运用数据统计和文本话语分析,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析CBC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倾向性。
【关 键 词】 加拿大广播公司;中国形象;议程设置;框架理论;华为公司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加拿大常被视为对中国相对友好的国家。但是2018年12月,华为高管孟晚舟被加方拘捕一事(下文简称“华为事件”)发生后,中加关系被推上风口浪尖。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加媒体没有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①此前,卢大使也多次表示加拿大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居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16年访问加拿大时,还曾公开批评一名加拿大记者的提问“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②加拿大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是否存在偏差?加拿大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形象?本文以加拿大广播公司(Canad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CBC)的英文网站及其晚间电视新闻栏目The National的2018年涉华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一探究竟。
一、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一)国家形象、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学者们对于国家形象并没有统一定义。国际关系学者刘继南认为,“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是指其他国家(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①。外国民众缺少直接、深入接触其他国家的机会,因此往往会依赖于大众传媒形成对一个国家的认识。本文所讨论的国家形象,特指媒体通过自身平台传播的内容所建构的对一个国家的综合认知。传播学者郭可称其为“国家虚拟形象”,即“由国际性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和言论来塑造的媒体国家形象”。②
议程设置理论(agenda setting)和框架理论(framing)是相关研究的常用理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框架理论认为,框架是选择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这样的方式,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以及/或者如何处理的忠告。③框架理论侧重于媒介怎样反映现实,如何建构意义并规范人们的认知,并通过文本或话语——媒介产品得以体现。④
国际传播中的议程设置被分解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媒体报道的定量层面,即对于某一国家新闻报道的篇幅数量能够影响公众对于该国在本国外交事务中重要性的认知。⑤但议程设置还会发展到第二个层面——媒体不仅是简单告诉公众该关注哪个国家,还会通过建构框架来影响公众对所报道国家的看法,即通过有意选择、排除或强调特定问题来影响公众认知。⑥具体而言,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上,媒体除了通过对一个国家报道的多少来引导公众的关注度,还会通过对新闻内容、报道手段、信息来源等方面的选择来建构对所报道国家的具体看法。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海外媒体涉华报道及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学者们普遍认为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会体现本国的价值观和利益,不可避免地对中国进行曲解和误解。①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让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力度不断加强,媒体报道的视角有所改变,但依然不能摆脱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对华刻板印象。②现有对海外英语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英、澳等国,对于加拿大媒体的涉华报道则关注较少,并缺少具体分析。在加拿大方面,相关研究也不多,且呈现出不同关注点。学者在分析了CBC、《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和当地华文媒体《明报》的涉华报道后发现,尽管中国的影响力日益突出,但加拿大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关注依然有限,多数时候对中国的报道是负面的。③也有学者认为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影响有限,尽管加拿大媒体增加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报道,减少了政治内容的报道,但并没有改变加拿大人对中国的负面印象。④
(三)主要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CBC英文网和晚间新闻栏目The National 2018年的涉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其中,The National 2018年12月对华为事件的报道,因事件本身的高关注度将专门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CBC是加拿大国家广播电视媒体,隶属于加拿大政府,也是加拿大受众数量最多的媒体机构。CBC的媒体终端覆盖加拿大86%的人口,其英语电视节目的月观众数量达到2240万,英语网站月独立用户访问量达到1690万。⑤同时选取网络和电视两个平台的报道内容,有助于更完整地体现其涉华报道特征。网络平台能容纳海量信息,适合做宏观的数据分析,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整体趋势;电视平台对新闻的选择性更高,对内容质量要求也更高,更适合做具体的文本研究,从微观层面了解媒体报道的框架建构。
The National是CBC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旗舰栏目,创办于1954年。该栏目每周日到周五晚间十点面向加拿大全国播出,时长一小时(含广告),内容涵盖国内外重要新闻,包括口播、连线、深度访谈、专题片和热点话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是加拿大本土最具影響力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截至2019年2月底,该栏目在YouTube上的订阅用户已经超过40万。
本文借助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通过将定量的数据统计与定性的文本分析相结合,具体探究两个问题:加拿大主流媒体如何通过对新闻的选择和报道来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华为事件这一冲突性新闻事件发生后,加拿大媒体如何建构报道框架?
二、2018年CBC涉华报道概况
本研究运用专业数据库LexisNexis的关键词搜索功能,以国名为关键词对CBC英文网站在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所有新闻进行检索,过滤掉重复性文章后得到如图1所示的相关数据。总体而言,CBC英文网的国际新闻报道明显受到地缘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到美国媒体的影响。在涉华报道上虽然能对中国保持一定关注,但局限性明显。
图1 2018年CBC新闻网报道数量国别分布
从数量上看,CBC的国际新闻最关注的是美国;其次,由于加拿大属于英联邦国家,英国、澳大利亚也是CBC英文网关注较多的国家。中国是CBC英文网最关注的亚洲国家,2018年有488篇新闻报道中涉及或提及中国,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第四位。但是,CBC的涉华报道数量不到涉美报道的1/10,与非洲相关的报道更是少得可怜。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升,加上加拿大也是华裔人口较多的国家,近年来CBC英文网的涉华报道数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2018年,CBC英文网涉及韩国的报道虽然也超过400篇,但主要是因为韩国举办平昌冬奥会,而冰雪运动是加拿大举国关注的运动强项。相对比之下2017年CBC英文网的涉韩报道就只有220篇。同年CBC英文网的涉华报道数量为476篇,与2018年基本持平。2018年,在488篇涉华报道中,同时提到美国的有355篇,占比73%;同时提到加拿大的有295篇,占比60%。作为加拿大媒体,CBC对中美新闻的报道比例超过了中加新闻,也说明其报道受美国影响很大。尽管2018年是中加旅游年,但CBC英文网对于相关内容几乎没有关注,488篇涉华内容中,只有6篇涉及旅游,有4篇都是12月“华为事件”之后有关两国旅游合作暂停的报道。CBC涉华报道选题的局限性还将在下文中作进一步阐述。
三、The National栏目涉华报道的主要特征
电视新闻通过丰富的音视频给受众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其受众群体也相对稳定,本文在进一步研究CBC涉华报道的内容倾向及其对中国形象的建构框架时,选择以其英语新闻旗舰栏目The National的2018年报道作为样本。通过专业数据库ProQuest,以国名为关键词对The National的2018年全年文本进行检索,结果显示,该栏目2018年对不同国家的报道比例与CBC英文网基本一致,可以代表CBC国际新闻报道的整体趋势。笔者以China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通过阅读文本去除偶然提及中国的无效内容后,共收集152条与中国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有效内容。在对新闻报道的形式、内容相关性和话语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后,可以看到The National栏目涉华报道具有以下特征:
(一)对中国持续关注,但直接相关内容偏少
对152条有效内容按月份排列(表1),可以看出The National每月都有涉及中国的报道,对中国持续关注。2018年12月,“华为事件”的发生更让该栏目的中国报道数量直线上升。152条有效内容表现形式多样,综合性报道是主要形式,共有90条,这种报道通常会包括记者出镜、现场画面、采访和分析。此外,还有简明新闻23条,专访11条,圆桌讨论10条,记者连线9条以及9条其他类型报道,如调查性专题、连续报道、节目预告和特别节目等。
表1 The National栏目2018年涉华报道篇数分布
按照与中国的相关性可将152条有效内容分为三类。其中,直接相关指中国为新闻事件的主体或直接参与者,如中美贸易争端、华为事件;间接相关指涉及中国,但不以中国为主的内容,如朝核问题、各国协力营救泰国被困少年足球队等;无关提及指新闻本身与中国没有关系,但节目中提及中国并有可能影响受众对中国认知的内容。除去12月“华为事件”的影响,The National在2018年前11个月的涉华报道中,大部分是间接相关,直接相关偏少。这一方面再次证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增加,使得该栏目在报道中经常要不可避免地提及中国;另一方面也说明该栏目对中国的主动报道并不多,内容选择存在局限性。
(二)难逃西方媒体惯性思维,报道选题具有倾向性
内容局限性还体现在具体报道的选题上。在全年72条与中国直接相关的内容中,仅有一条《“健康快车”为中国贫困乡村带来光明》是记者自主采访、较为正面倾向的报道;另一条有关中国共享单车的报道仅在12月播出了预告片,正片不知何故没有在第二天的节目中播出。如表2所示,从全年72条与中国直接相关的内容中除去37条与华为及其后续发展相关的报道,在剩下的35条中,有12条与中美关系有关,以贸易摩擦、网络安全为主;有6条涉及中加,如加拿大咖啡店打入中国市场、中国拒绝“洋垃圾”等。
可以看出,The National在中国选题上,一方面自主策划内容不多,受美国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没有摆脱西方媒体的惯性思维,在涉华报道的内容建构上,不是以新闻本身的价值为主要判断,而是更热衷于民主、人权、宗教、軍事、西藏、新疆等话题,对有可能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的内容不仅敏感而且乐于深挖,对于中国的进步和贡献则往往轻描淡写甚至完全忽视。比如,2018年12月8日凌晨,中国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计划登陆月球背面,对于这样重要的科技进步,The National仅以一条20秒的简明新闻呈现。对于2018年在中国举办的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则完全找不到任何相关报道,尽管加拿大也有商贸代表团参加。相反,在其为数不多的自主策划中,中国的宗教问题被专门提出,制作成深度报道,并提前一天在栏目中播放预告片。在有关中国女演员范冰冰的新闻报道中,专门提到范冰冰“发出的最后一条微博是在西藏的一所儿童医院,西藏是中国的政治敏感区”①。这种刻意建构的框架,很可能会影响不明真相的人对中国的判断。
表2 The National栏目2018年涉华报道选题(直接相关)
(三)主播和记者存在固化思维,中国形象以负面居多
中国形象建构的负面框架还体现在CBC的主播和记者们对中国的固化思维上。即便是在一些看似与中国无关的新闻中,也时常会出现中国无辜“躺枪”的现象。
比如在一条报道2018年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新闻中,CBC新闻主播在导语中专门提道:“本次会议在卡托维兹举行,离克拉科夫很近。有人把克拉科夫称为‘欧洲的北京’。这里用煤量很大,有时候空气质量是全球最差的。”(The conference is being held in Katavitsa, which is near Krakow. Known by some as the Beijing of Europe,Krakow has some of the worst air quality in the world, because of its heavy use of coal.)①明明在介绍波兰的城市,新闻主播却通过类比的话语表达,有意无意之间建构了北京空气质量差的印象。
在另一条关于美国是否会取代加拿大冰酒产业统治地位的报道中,CBC记者在介绍美国开始生产冰酒时,也顺带提到“在中国,你可以找到很多假的加拿大冰酒,是用酒和糖混合成的。”(In China you can find counterfeit Canadian ice wine made by mixing wine with sugar.)②類似这种顺带“黑”中国一下的情况,不止一次出现在该栏目的新闻报道中,只能说明CBC新闻主播和记者对中国存在严重的“刻板印象”。
在与中国相关的报道中,CBC这种负面框架的建构也很突出。比如在有关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的报道中,CBC新闻主播在节目中说:“中国禁止进口包括可以再利用的废料,全世界都被这一举措震惊了。”(The rest of the world left reeling by China's move which includes banning scrap that could be reused.)③禁止进口洋垃圾,体现了中国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但在The National主播的话语中,却成了对全球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而事实却是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向中国输出垃圾;在中国宣布禁止进口洋垃圾后,这些国家开始为自己的垃圾问题感到头痛。
四、案例分析:从“华为事件”看The National的倾向性
2018年12月1日,中国民营企业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转机时被加警方拘捕。12月6日,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发酵,加拿大官方表示此举是应美国政府司法互助要求所为,其做法和态度遭到中国强烈抗议。由于该事件国际关注度高,并涉及中、加、美三方,CBC的The National栏目在12月对整个事件及其后续发展投入大量报道。12月该栏目共播出48条涉华内容,远高于同年度每月涉华内容的平均数量,其中有37条与“华为事件”和后续中加两国的摩擦直接相关,报道体裁包括连线、综合报道、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华为事件”报道的信息源和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两个非常明显的倾向性:
(一)主要引用加方信息源,中方声音少而弱
媒体对于新闻信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建构。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倾向于对权力和权威给予优先尊重。①在报道外交事务时,媒体多体现政府官员和精英舆论。②在冲突报道中,新闻媒体会选择多样化的信息源,但受到范围局限,对于遥远的地方会选择最明显的信源。③正如阿兰·贝尔(Alan Bell)所说:“新闻工作者也许喜欢说信源随处可见,但实际上他们选择信息的范围狭窄,很大程度上新闻是权威信源告知的内容,处于劣势地位的信源则往往被忽略。” ④
The National栏目针对“华为事件”的报道,在信源选择上基本符合上述判断。在其37条相关报道中,共有143次直接或间接引用信源。⑤笔者按照国别和类型进行统计,得到相关数据(表3)。其中,官方信源为政府官员和发言人;意见领袖包括政客、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社团领导人、媒体及媒体人士等。
由于事件涉及中、加、美三方,The National的相关报道所引用信源主要集中在上述三国。其中加拿大信源共出现112次,主要包括加拿大总理、外长和其他官员的讲话以及精英人士、群体代表的分析和表态。涉及普通民众的引用有5次,包括法庭外华为的支持者。另有4次是采访在中国被拘的加拿大人亲属和有过类似经历的加拿大人。
中国信源一共有15次引用。其中,9次引用官方,包括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和中国驻加大使的讲话;4次引用意见领袖,全部来自中国媒体《环球时报》及其主编胡锡进的言论;中国普通民众的声音出现了2次,一次来自正在加拿大旅游的游客,另一次则选取了中国网友在新浪微博上的留言。
美国信源在报道中有12次引用,4次引用美国总统和官员的表态,8次引用专家、分析人士和媒体等意见领袖的声音。
除三国之外,还有2次引用华为事件当事方(孟晚舟的律师和华为加拿大公司副总裁)的言论,2次引用“五眼联盟”成员英国和澳大利亚政府官员的表态。
从信源类型和数量分布上可以明显看出,The National在报道华为事件及其后续发展时主要以加拿大单方声音为主,对中国方面的信源选择非常单一。来自中国的官方信源主要是中国外交部的表态,对于中国驻加大使的多次讲话和媒体表态,The National仅在一条报道中间接引用了一句话。事件发生后,华为公司积极回应,并于12月18日专门在深圳召开国际媒体记者会,但这些声音在The National的报道中都没有得到体现。The National所引用的中方信源,除了官方,主要就是《环球时报》,记者每次引用《环球时报》时都会加上“tabloid”(小报)或“Communist Party-run”(共产党运营)的标签,而且只选用一两句言辞最激烈的话语,然后以“threatening”(威胁)作为注释。另有一次引用中国网友的话,也是对加拿大政府的攻击言语。对信源及引用内容的选择,使加拿大受众很难全面了解中国立场,只能感到两国关系剑拔弩张。
(二)报道夹杂观点,善于通过意见领袖表达倾向性
在37条相关报道中,The National的主播和记者主要负责陈述事实、报道事件最新进展,但并非没有表达立场。比如在12月6日,“华为事件”曝光当天,The National的新闻主播在介绍事件背景时就专门说道:“在温哥华被捕的华为财务总监孟晚舟是公司创始人的女儿。华为创始人是中国军人出身,据报道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中国法律明确要求企业要支持情报工作。所以,如果你把这些信息放在一起,就会发现长期以来有关华为在西方国家从事间谍行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华为并非普通的智能手机公司。”随后,栏目引用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几个月前采访美国议员马克·卢比奥(Marc Rubio)的画面:“……他们把设备藏在其中,从事威胁我们的间谍行为。”①主持人的“据报道”分析和意见领袖的主观臆断,在事件爆发的第一天就给华为扣上了“中国间谍”的帽子。
事实上,美国的这位议员长期渲染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制造耸人听闻的言论,而The National在12月的报道中,不只一次把他作为信源引用。比如在12月9日的报道中,栏目再次引用其讲话:“当中国要求一家电信公司交出在对象国市场运营的所有数据时,他们会这样做,不是通过法律,而是直接要求。” ①
进一步对相关报道引用信源所传达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CBC主播和记者为保持中立形象,往往会把表达观点的任务交给被采访者或引用的信源,而这些意见领袖所表达的内容,有不少都是对中国的批评和质疑。比如,在有关去中国是否安全的报道中,记者采访了加拿大的“人权人士”,言语中暗示中国不是法治国家:“中国政府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他们不遵守规则。”(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not predictable because they do not follow the rules.)②这种充满个人偏见的观点表达在栏目中并不少见。在12月13日该栏目的At Issue热点讨论板块中,来自加拿大《全国邮报》(National Post)的嘉宾开场就说:“我们是在被中国侮辱。他们报复性地绑架了两名加拿大公民。不,我不认为我们是被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中间……美国是民主国家,中国不是。我们是站在民主一边的……”③整场讨论的基调保持在对中国的批判之中,媒体所要表达的立场不言而喻。
结论及对策
纵观CBC全年涉华报道,尽管其对中国保持关注,但作为加拿大主流媒体,它基本延续了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一贯态度,缺少客观、公正、公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影响。在其全年的报道中,甚至很难看到对中加关系有促进作用的报道。CBC通过选题、信源、話语表达等途径所建构的中国形象基本是负面的,在“华为事件”这一突发冲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严峻的事实为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敲响了警钟。长期以来,中国民众对加拿大抱有好感,环球时报舆情调查中心《2017中国人看世界》显示,中国人最喜欢的其他国家中,加拿大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④但事实是,尽管加拿大有大量华人,也是中国留学生的主要接收国,但加拿大人对中国的印象却并没有那么好。201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仅有37%的加拿大人认为中国对全球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51%的加拿大人则认为是消极负面的。①而“华为事件”后的最新民调显示,53%的加拿大人认为中国对加拿大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65%的加拿大人对华为持有负面或比较负面的印象。②
在分析加拿大人对中国负面印象的来源时,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保罗·埃文斯(Paul Evans)媒体是主要因素之一:“除了个人经验和意识形态倾向外,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在加拿大,媒体上有关中国的内容并不少,但主要的广播电视媒体和两家英文报纸都倾向于批评中国,关注中国的阴暗面,强调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威胁和风险……加拿大媒体的调性基本一致,认为加拿大不用依靠中国发展,没有中国会更好,如果要与中国发展,就必须满足加拿大的条件。” ③
认清这一严峻现实后,我们该怎么做?一方面,我们要扩大传播覆盖面,让更多海外受众,尤其是普通民众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真实的中国。具体就加拿大而言,长期以来中国媒体面向英语国家的传播以美、英、澳为主,对加拿大投入不多,传播渠道不畅使加拿大民众很难获得关于中国的真实信息。加拿大华人的媒体多为中文传播,很难影响到主流舆论。对加传播不仅要面向华人,更要面向全体加拿大人,要加强与加拿大本土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同时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能够触达对象国受众的有效平台。另一方面,我们要加紧培养具有实力的意见领袖,让中国声音和立场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更多表达。国际新闻报道本身就是国际舆论的战场,媒体即便自身不表达观点,也会通过意见领袖表达观点。观点的交锋在国际纠纷和冲突中尤为重要。但目前而言,在国际主流媒体上能为中国说话的意见领袖还不多,经常只有中国的外交官员中国发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近年来加强了对国际评论员的培养,并鼓励评论员积极发声,也是希望突破对中国观点传播的局限性。
CBC涉华报道的倾向性及其对“华为事件”的报道,更凸显了中国媒体要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责任编辑: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