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生花,清绝明媚
2019-09-10许超
2019年1月3日,小寒。自此,我们将迎来一年之中北半球最冷的一段时光。但是,蜡梅、水仙和雁、鹊、雉们已经早早地奔赴它们新的旅程。
我有幸参与“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前前后后,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这也像是一段旅程——从上课前到上课中再到上课后,有许多斑斓不断闪现在我的记忆之翼上。
课前三思
一思自己。
思考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对自己发问。于是,两个月前,我开始认真问自己:你对节气真正了解吗?真正了解节气的什么?节气如何才能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如同你身体里流淌的血液?
这样一问,我就有些慌乱了。原来,我只是熟悉《二十四节气歌》,我只是知晓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只是贴标签式地理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关于时间的一种智慧表达。
于是,我再一次仔仔细细地拜读了诸荣会先生的《节气24帖》, 同时,我从书架上取出梭罗的《瓦尔登湖》、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和安妮·迪拉德的《听客溪的朝圣》。在这种比较阅读中,我发现,诸荣会先生的《节气24帖》,既有梭罗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对传统农业文明的追慕,又有苇岸对土地的吟唱以及借此思接万物的壮心。
另外,我陆续从网上购来余世存先生的《时间之书》、干国祥的《24节气素描》、朱爱朝的《时节之美》和常丽华的《24节气诵读古诗词》等节气之书。在这种集中阅读里,我感觉自己已经逐渐被节气包围、渗透和融合,在某个瞬间,我甚至觉得我和节气,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二思学生。
从学情视角来看,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学习起点”的有效分析体现为“教材内容”和“学生经验”的高度契合。用陈隆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偏离了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起点的模糊化”。偏离了“学生经验”,将造成“起点”过高或过低;偏离了“教材内容”,将造成“起点”的“去教材化”。
我授课的对象是溧水区明觉中学初一(1)班的40多名学生。他们的“起点”在哪里?如何将他们的“经验”和“教材内容”高度地契合起来?这个问题,颇费思量,不见到学生,谁都无法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的:“知识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那么,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就变成了一件令人讨厌和苦恼的事情。”确实,学生应该过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他们在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反思我们平常对学生所进行的节气或传统节日的教育教学方式——经常是让学生课前上网搜集资料,课堂上抱着资料相互交流。这种僵死的、毫无生气的方式,必然不易被学生们接受。
三思课文。
《小寒生花》是《节气24帖》一书的第23篇,这一文本共有40小节,通过仔细研读,我发现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在“小寒”这一特定节气里,生发出了自然之花、思乡之花和幸福之花。其核心是一个“思”字,思念故乡的人、事、景、物等。在这一主题的统摄下,我需要和学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梳理。思考到这里,我突然间很兴奋——主问题有了!主问题就像事物的骨架,是纲,是领,纲举而目张,提其纲而挈其领。我隐隐地觉得主问题可以这样设计:小寒“生”了哪些花?
当然,接下来,依据这一主题,还要整合出和“小寒”节气相关的古诗,我希望在“小寒”这一特定的节气背景下,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和理解优秀的古典诗词,为古典诗词注入节气特点和时代精神,从而切实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后,在一系列和“小寒”节气相关的古典诗歌中,我整合出了白居易《问刘十九》、王维《杂诗三首(其二)》、陆凯《赠范晔》以及元稹《小寒》等古诗,让学生在古诗中徜徉、体悟。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我希望能用真实的节气情境给学生的生活搭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实现形象与抽象、情感与哲理、阅读与审美的沟通和转化,使学习和理解变得容易而有趣,并他们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我整理出和“小寒”节气相关的“生活小贴士”,涉及饮食、起居等方面。
课中三叠
一叠——文化导入。
我自创嵌名对联“明觉中学节气,慧悟里读小寒”,并请本地书法家撰写,然后以红色门联的方式将教学资源呈现在课堂。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这12个字里走了几个来回,既知曉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对“明觉中学”及其学校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片段1】
师我带了一副对联,跟我们学校、学习有关。谁来帮我读一读?
(投影对联。)
生有几个字不认识。
师有几个繁体字。用繁体字写对联,是尊重传统文化的体现。右列第二个是“觉”,第五、六字分别是“节”“气”;左列第四字是“读”。
生“明觉中学/节气,慧悟里读/小寒”。
(生笑。)
师有不同读法吗?
生应当是“明觉中/学节气,慧悟里/读小寒”。
师为什么?
生我觉得“学”“节气”应当连在一起,“读”“小寒”应当连在一起,“明觉中”“慧悟里”三个字应当连在一起。
生“明觉中”“慧悟里”在我们学校大楼的对联上有,好像体现了学校对我们的期望。
师你的文言断句语感不错;你善于观察,了解学校的文化,语文学习就是要多积累。好,我们集体朗读这副对联。
生(齐读)明觉中/学/节气,慧悟里/读/小寒。
二叠——思维提升。
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要在活动中,将学生的思维贴着文本来回训练。尤其是《小寒生花》这一文本较长,而且最早呈现的内容是作者不想家、想逃离的内容,第38小节才是全文的高潮所在。而对解读文本的问题的回答,学生一开始就点出第38小节中的“幸福之花”,后面怎么教?只有慢慢引导学生,梳理出“思乡之花”“自然之花”,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梳理、情感的把握与语言的品味。这有赖主问题的设计:小寒“生”了哪些花?设计好主问题,才有可能做到不疾不徐,才有可能激起更多的思维浪花。
【片段2】
师文章题目是“小寒生花”,我要问:小寒“生”了哪些花?
(PPT呈现问题。)
生第38小节,小寒生了“幸福之花”。
师请大家读一读第38小节。(生齐读)怎么看出是“幸福之花”?
生从妻子和“我”的对话。
生“她的话真让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我知道平时的她,原本是从不关心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她更是记不周全,竟能一口说出‘今天是小寒’,想来我离开家的这些日子里,她最关心的或许正是季节的变化和我所在的那个岭南花城的天气冷暖吧。”这个细节与心理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来。
师(板书:幸福之花)还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看出“思乡之花”。
师(板书:思乡之花)作者表达自己思乡句子非常多,具体说说。
……
师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花?
生自然之花。
(教师板书“自然之花”。)
师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些自然之花?
生写了菊花和雪花。
生第35小节和第36小节都在写窗花。
三叠——升华感情。
文本是文化的矿藏,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我围绕文本设计联想与表达活动:“多年后,你离开家乡明觉,在远方求学或工作,小寒的冬日里,看着车窗上的窗花,你会想到明觉中学、明觉小镇的什么?”引导学生换角色体验乡思乡情,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储存母校、故乡的文化印记。文化是浸润的而不是说教的,随风潜入夜,方能润物细无声。要“留住青山,看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漂泊的游子,青山绿水在他的物理空间里,也是遥远的,可一旦成为文化印记,就会魂牵梦萦,乡愁就会注入他的血液,成为奔腾的文化血脉。
【片段3】
师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比如去上大学,或到外地工作。也是小寒大寒的节气,你坐在火车上,恰好也有窗花,你会想到学校、故乡明觉或者溧水的什么?
生想到老师,我们晨读的琅琅书声。
师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我想再明确一下,是多年后你到很远的地方读书、工作,那时你会想到什么?你想到的那些东西,或许是明觉中学的印记,或者是明觉小镇的文化印记。
生窗上的霜花,就像我们明觉的香菜。
师明觉香菜很有名。你这一想,带来了故乡的味道。
生我们明觉以前有一种铁画,那窗花与铁画有相似之处。
师你联想到故乡的文化。当然,作者想到了我们故乡的小桥,我们现在若想到桥,家乡的哪座桥令我们自豪?
生石臼湖跨湖大桥。
生溧水的通济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有美食一条街。
师联想与想象是很好的方法。将想象的东西写得越实,思乡的情趣就越浓。同学们一起把这一段再读一下,体会文字背后的那种浓浓思乡之情。
(学生齐读。)
师所以,小寒生花,生的是一朵幸福之花,是一朵思乡之花,是一朵自然万物的花。即使我们面临严寒,只要我们有对自然的观察,就能有无穷的联想。
课后三得
这里的“得”不是得意,而是收获,是由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的收获。
一得,是学生获得作者签名。当然,这得益于作者本人能够来到现场,也因为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寻找作者的活动,使学生的期待心理得到激发,并将这种期待持续到课后。
课后,学生主动采访诸荣会先生并邀请先生现场解读其为明觉中学撰写的楹联——“不明白,道万千难免小道;能觉悟,成一二终集大成。”诚然,相较于追捧歌星、影星,我们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去崇拜学者、作家、科学家。可是对于后者,我们往往引导乏力。与课文作者同在一间教室里学习课文,课堂中能够寻找到作者的身影,课后还可以采访作者、现场聆听作者本人的教诲,这种经历、体验,一定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些真实情境下的活动,丰盈了学生的体验。
二得,是一首小诗。作为授课者的我有感而发,也算是在课后对文本《小寒生花》的再次呼应。
小寒生花
雁、鹊、雉
梅花、山茶和水仙
是的,风吹小寒
明觉:也在风中它们开始飞翔
它们擎着灯
所有回乡的路
都为你燃起一朵花
三得,是学生的习作。这其实是我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评估的方式有很多种,我选择让学生围绕“窗花”来练笔,是因为我观察到他们在課堂上对文本中“窗花”部分的品味仍然意犹未尽。课后,我请明觉中学的诸春雷老师将学生的习作拍给我,现摘录其中两位学生的部分文字:小寒前后,万物似乎都躲了起来,只剩下几种傲雪的植物在迎着寒风绽放。不见五颜六色的身影,大地显得有些寒酸了。
突然,在这个早晨,我看到窗花跃然眼前,像是崭新的生命在严冬起舞。高楼大厦、小桥流水……没有什么是窗花不能展现的,如云一般,千变万化,生动形象。我居然还在窗花中看到了一个穿裙子的小女孩,撑着一把伞,站在站台上,似乎在等什么人,而她的身后,柳树的枝条正在优雅地舒展。
——杨帆
窗户上的窗花在阳光下正散发着它那耀眼的光芒。
在窗花上,你想看到什么就能看什么。想看树,便有树,想看人,便有人。有挺拔的白杨,有婀娜多姿的杨柳,有孩童,也有老人。
阳光透过依旧茂盛的香樟,洒在小孩子的脸上,孩子吃力地仰着头望着树梢上的积雪,他可能是想把那些积雪抖落下来。另一侧,老人正懒洋洋地倚在椅背上,跷着腿,眯着眼睛。不远处的几个妇女正在择今早刚从田里采摘回来的菜。
我呆呆地看着这窗花中的一切,不由得在心里感慨,自然真是奇妙啊。然后,暖阳升到天的正中央,花渐渐消融。
——陈高课,已经上完了。但,真正的文化课,是从上完的那个时刻开始的,包括经验,更包括教训,指向学生的生活。希望我和学生都能够把这次《小寒》节气文化课,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在关注“现在”这个时间点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过去”和“未来”。在无限的时间坐标轴上,我们把自己放进去,让真实的自己站在鲜活的时间刻度里。
希望学生能够在他们的心中,慢慢地立起一座节气的宫殿。
(许超,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