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19-09-10张慧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4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张慧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美国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也吸引了我国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如今在我国中小学已经被广泛使用,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面旗帜。通过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圆”的课堂实例,阐述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中各阶段的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2011年创办了可汗学院,打造出全新的全球性的课堂的概念,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全球教育人士的关注。国内教育界人士也高度重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和运用,并在很多学校进行了试点,为我国教与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罗伯特·陶伯特(Robert Talbert)教授在“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 ” “线性代数”等课程中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罗伯特·陶伯特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式图。笔者根据该模式图设计出翻转课堂流程图。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为例,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实现翻轉课堂教学。

一、上课前

1. . 教学设计阶段

(1)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设计的第一任务是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并明确为达到目标所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根据对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主要为认知目标,具体为:能够认识圆,能分清楚圆心、半径、直径。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具体为:在课前独立观看视频;在课中小组协作、交流、讨论深入研究圆的实质,加深对圆的认识,能根据不同条件用圆规画圆,并在充分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爱数学的精神,提高学生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下自学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2)学习需求分析

在日常生活有各类圆或像圆的物品,如吃饭的碗、洗脸的盆、喝水的杯子等,因此学生对圆并不陌生,但对于如何正确画圆学生还不知晓。

(3)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①用圆规画圆;②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③由半径求出直径;④由直径求出半径;⑤用圆设计漂亮的图案。其中,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4)学习者分析

学习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有所增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挑战,能自律,会督促自己进行预习。在学习本节课以前,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圆形,已经有了对圆的基本认识。

2. . 教师录制教学视频阶段

教师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或者自己制作教学视频。本节课视频内容包括:①由不同的圆形物品引出圆的概念;②由圆的概念引出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③明确半径与直径关系;④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 — —根据不同的条件,应用所学知识画圆。根据上述分析,可利用Camtasia Studio和几何画板来录制视频,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 . 教师设计练习题阶段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①半径R=0.5cm,则直径D=?②直径D=2cm,则半径R=?③以不同的点为圆心,半径R分别为0.5cm、1cm、3cm、4cm画圆;④以任意一点为圆心,半径R分别为1cm、2cm、3cm、4cm画圆。

4. . 学生自主预习阶段

(1)观看教学视频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观看教学视频,实现对圆的认识与记忆。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播放。

(2)自测练习,发现问题

观看完教学视频后,学生在上课前独立完成第三阶段中的练习题,检测知识掌握的程度,如果有些题不会做甚至不懂,可以继续观看视频。

(3)在线讨论或电话沟通

当学生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后,仍对一些知识点不清楚或练习题不会做时,就可以通过即时聊天软件(如QQ、微信等)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二、上课中

1. . 教师指导下的协作学习

(1)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圆的知识点、学生练习后所提出的问题,整理出五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一个圆,而不是正方形、长方形、椭圆或其他图形呢?以任意一点为圆心所画的不同的圆,区别在何处?两个半径相等的圆,直径一定相等吗?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否都相等?不同大小的圆,是由什么来确定它的大小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再次查看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对学生进行分组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异同,将学生分成每6人一个小组。

(3)小组协作学习和知识内化

基于第一步中教师所提出的五个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并利用几何画板的绘制功能通过对圆的亲手绘制、拖动、讨论、辩论等形式来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教室里巡视,适当对部分小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2. . 成果展示

经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协作学习后,每组学生将本组的收获进行整理并保存,以图片、电子文档、表格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上传到服务器。全班学生通过作品进行会话、讨论、交流,最后互相评价,总结出圆的性质。

3. . 反馈评价

教师通过学生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完成程度、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等,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教师应注重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并通过这些评价来获取有益的教学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能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设计出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何世忠,张渝江.再谈“可汗学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2):24-26.

[2] 金陵.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9):18.

[3]黄春梅,曹晶瑜.高校翻转课堂模式有效教学研究 — —以学习理论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8):143-144.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