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剪纸课
2019-09-10田土生
田土生
剪纸艺术是指用剪刀将纸剪成名种名样的固案并巧妙地加以组织,赋于美好的象征意义,托物寄情来反映人们的美好愿望。它是九年义务阶段必不可少的美术课教学内容之一,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可反流传于我国民间,更是以校本课程已走进校园。如何在农村美术教学中上好剪纸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掘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剪纸课所需的材料和制作也简单方便易操作,作品内容又贴近生活,趣味性強等,学生乐学,所以效果更好,成绩显著。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教学:
一、营造剪纸艺术氛围,感染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内容的兴趣”。这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的话。为此,为了上好剪纸课,我首先营造剪纸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上课前我首先准备好剪纸材料及贴近我的生活,学生喜爱的剪纸作品感染他们。如:生活中的窗花、喜花、灯花,名家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创意作品,上课时展示他们,用作品说话,用艺术魅力感染熏陶他们。如在一次剪纸课中,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幅作品:像中国河北蔚县剪纸大师焦新德的《祝寿图》,华裔艺术家李宗仪的《鹰》,我创作的《乞巧》等。当我刚把这些作品打开一幅展示到黑板上时,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掌声,同学们情绪顿时高涨,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啊!真美!”“真棒!”,“太好了!”,“要是我也能剪出这样的作品多好!”“我也要好好学习剪纸”等等,接着我对他们产生的这种兴趣启发诱导,同学们这么喜爱剪纸作品,只要大家努力,一定会成为剪纸能手。剪纸艺术是我艺术宝库里的珍宝之一,有着广泛的用途和价值,学习它可继承和创新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美丽。
二、选择内容贴近生活,紧扣教材。
在教学内容上,为让学生易于掌握一些剪纸知识和技巧,教学中我力求所举作品图例及样稿设计都来自我们周围生活,难易程度紧扣教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十二生肖、在瓶、果蔬、蝴蝶以及多面对称图案等。
三、把握好创作环节、培养创作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创作出优秀作品,这是上好剪纸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看、二画、三剪刻、四修改、五互评的五步教学设计环节。
一看,就是在创作前事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作品,让他们去欣赏。欣赏时再对剪纸的原则、用刀、创新等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思考、质凝、观察、探究。从而看懂作品,掌握作品是如何创作、设计。
二画,即作品样稿的设计过程,也就是如何画稿,比如先用铅笔勾勒,形象要生动有趣,布局疏密合理,装饰物象。装饰物象的花朵纹理要合形体要求,线条流畅婉约,且处处相连,如设计十二生肖中的“猴”、“猪”时,作品形象就不能太像生活中的猪、猴,艺术作品必须带有一定的夸张性及拟人化等,作品形象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勾画猴子的形象要刻画出猴子的机敏、顽皮,猪的形象要丰满、活泼、可爱,头部及四肢要装饰符合形体的花纹图案,躯干要装饰富于变化的花朵图案,镂空的地方要处处相连,这样的作品才看起来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三剪刻,即如何把设计好的稿件剪刻成作品,如何握刀,运刀是关键,握刀时要使刀尖与纸近于垂直,先中间刻,再向外拓展,用刀方向从左向右,从上到下,先刻细致部位及紧要处,再刻其它部分及外轮廓,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决不能草率从事,操作要认真细致,对刻下的纸块要用口吹或用刀挑刻出来,决不能动手撕扯。
四修改,即作品完成后, 要寻找不足、成功与失败,要像修改一篇文章一样多次修改,多次剪刻,直到满意为止。
五评,即把创作好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评说、借鉴、学习。待学生掌据了剪纸的原则和用刀创作出一幅幅作品后,就可以将作品展示与学习平台,大家共同欣赏、交流学习了,这是开阔学生眼界,创作激情的关键。记得在一次剪纸课中,当我把学生创作完成的一幅物品张贴与学习平台时,同学们看到大家创作的作品便连声称赞,惊叹不已。不难看出他们已被这种艺术氛围感染,他们对剪纸艺术的喜爱与创作激情也随之剧增。一堂生动有趣,满获而载的课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然,要上好一堂课,让学生创作更优秀的作品,不仅取决于课堂,还要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善于留心观察民间剪纸、大师作品,也多观察物象特点,善于总结,学会搜集素材,多设计稿件,勤动手、多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集希望、理想、情思于一体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