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对策

2019-09-10莫良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4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中学语文

莫良杰

摘 要: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教育事业也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近几年,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大力改革教育,国内教育事业普遍向好,特别是农村地区,与过去相比上升了很大的空间。 当然它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外阅读调查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得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越来越小,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的负面情绪。为了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正确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脱离传统、被动的教学模式,强化语文学习水平,为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1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

读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 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提高涵养,培养健全的人格,更能教会我们做人,就如一位名人曾说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可见读书对我们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学会读书,爱上读书,善于读书。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当今农村初中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度的访问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学生对于阅读还是有一定的兴趣, 大部分的人会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他们愿意用阅读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不爱看书,甚至不看。 他们阅读的范围一般都比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些课外书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的。 有的喜欢小说,有的喜欢诗歌散文……他们认为这方面的书籍比较符合實际、贴近生活,更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 相对的那些名人传记、名著之类的书籍选择的就比较少,特别是外国书籍,看得人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对于课外阅读这件事,大部分学生都是能接受和喜爱的,家长们也是尽可能的支持和满足孩子们的需求,真正做到了不干涉、不过问,这是一个好现象。 而那些少部分需要家长、老师、前辈们的介绍,推选书籍的孩子们,是因为他们自己缺乏了对读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的。

2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1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不仅是一种基础能力,还是重要的生活情趣与爱好。如果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就会主动、积极地加入其中,实现自主探究。 相较于初中的其他课程,初中语文课程内容过于固定化,这也使得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地运用传统固定、僵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课外阅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跳出语文教材的局限,还能拓展思维与视野。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朗读《朝花夕拾》中的某个故事,让学生写下故事梗概。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持续集中注意力与学习热情,对于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

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将自身的阅读以及经历,结合自身的感受与体验表现出的方式,学生会通过阅读的行为来传递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因此,通过合理、科学的课外阅读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思想中的不足,还能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3.1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学习仍以个人兴趣为主,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先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内容引入到教学中, 让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伊索寓言的部分内容后,再向学生讲解这些故事包含的寓意:《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坏人不能心慈手软;《狼和小羊》《猫和鸡》则采用浓厚的讽刺技巧,揭示出当时统治者的凶残。还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电影或者视频,将这些小故事进行动态化展示,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2确立课外阅读目标,深化阅读的有效性

确立课外阅读目标,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为能强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阅读目标,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及关键知识。进行名著导读时,可以设置既简单又能帮助学生发展的目标, 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对文章中的信息与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 然后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让学生将书中的重点知识及精彩内容、 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背景找出来,不但能深化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3扩展阅读范围,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初中语文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必须要向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 必须跳出课文的固定模式, 扩大阅读范围与内容, 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质量,丰富并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比如在讲解初中语文人教版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时,教师可以适应当将内容延伸,除了讲解海底奇遇之外,引申出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 体现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3.4以学生为主体

读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首先应该考虑的也是学生,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自己爱上阅读,从而主动读书。 众所周知,“阅读”是一项大工程,大任务,它是帮助我们建立完善品格的重要方式,是我们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项重要手段,更是让我们了解自我、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作为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更应该牢牢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的分支。

3.5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要读好一本书,不仅需要课内的阅读,同时需要课外的阅读,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正确运用在课上学到的知识技巧,把它们运用到自己课外的阅读中。 同时阅读时积极做好笔记,勾画重点、难点和自己受益的地方,这样便于今后的复习回顾。 可见,传授给学生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何其重要。

结束语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建立人格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各方面的识别能力都不是特别好,喜欢追逐潮流选择书籍的时候往往依靠的是兴趣导致他们的阅读容易受到误导,反而背离了阅读的宗旨。 教师在这其中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通过给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永.强化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措施[J].文学教育(中),2016(12).

[2]林梅. 用良好的习惯照亮孩子的未来———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2015(3).

[3]徐册泉.农村 初 中学生课 外 阅读 策略 研究 之 探索[J].新 课程(中), 2018(2):35.

[4]胡爱琴.农村 中学语文课 外 阅读 存 在的问题 及 对策[J].考试周刊,2018(25):39.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