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特色做法的实践与分析

2019-09-10全志方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4期
关键词:班组安全管理

全志方

摘要:班组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其安全管理成效直接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地,是确保安全目标实现的重点和关键。合理开展企业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安全的有力保障。本文就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特色做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班组;安全管理;特色做法

引言

班组是企业的生产中最小的生产组织单位,是企业的最底层組织。如何在班组中进行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最重要的课题,对于企业来说,班组的安全管理是长期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一、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

人类的发展历史一直伴随着人为或意外事故和自然灾难的挑战。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安全问题,虽未形成系统的论述,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等,就安全的预防作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事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了分别论述。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出现以及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从最初的天意论到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论,从事故频发理论到现代因果连锁论,再到安全管理新思维———HOP,安全管理的重心也从过去的听天由命、事后补救、事前预防到关注人的行为,最终到追寻隐患背后的管理因素的探索,这一系列的变化体现了管理学方法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和运用。

二、班组安全管理的工作任务

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月、周有计划,日有布置,月有总结;认真搞好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进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及组织员工广泛开展安全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组氛围,调动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的特点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组织,班组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最基础内容,同时班组的安全工作还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班组作为企业加强管理、搞好生产的基础和关键,必须要加大对班组安全生产的重视,从组织和技术两方面着手,防患于未然,从点滴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都要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总结,保证做到日有计划、月有总结。班组在进行安全工作时,要保证对每一名组员进行培训。对于生产中的安全技术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推进安全技术的革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班组安全管理的特色做法

(一)预防为主,重视班组安全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实践的前提。高度重视班组安全教育,要求所属部门和单位统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从规范制度入手,紧紧抓住筑牢班组安全防线的关键节点,加大班组安全教育力度,彻底转变班组安全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同时,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基础上,积极研究班组员工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改变工作和人员行为策略,及时掌握教育新规律,寻求教育新途径,搭建教育新平台,不断优化班组安全教育流程,真正达到班组安全教育的经常化、实效化、常态化,确保改变班组安全教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旧模式,发挥班组安全对整体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严把用人关选好班组带头人,安全责任清单化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需要从班组开始,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好班组带头人同时制定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班组负责人作为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责任目标和工作压力层层分解传递下去,直至每一个岗位,做到班组成员对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对上级负责,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体系和工作局面。一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以安全教育、安全督导和安全检查为主要任务。将班组的安全分析、安全隐患的排查作为工作的重点。二是班组成员作为生产任务的实际执行者,要对其工作进行细化和操作上的流程标准化,保证班组成员分工清晰,职责明确,步步到位。三是对员工的安全责任进行细化、量化,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事件和未遂事件进行记录,在召开安全组会的时候进行总结和分析,达到优化和消除生产隐患的目的。四是建立完善班组奖惩约束机制,把主体责任目标落实情况与有效的考核、奖惩结合起来,严考核,硬兑现,促使责任、成果由全员共担、共享。

(三)柔性管理在班组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所谓柔性管理,更强调“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通过采取非强制性方式,将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在基层班组安全管理中主要的表现有:①“狭义”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取代现场管理。很多企业追逐文化潮流,纷纷形成了本单位的安全理念、安全手册等,然后在真正的执行过程中,理念、手册束之高阁,基层员工还是按照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文之教化”成了口号、成了空谈;②单纯的用“传、帮、带”代替安全管理。对于班组管理中,前辈带晚辈、师傅带徒弟、老员工带新员工等形式,有利于生产技术的传承和经验的推广,然而单纯地依靠“传帮带”,则会导致管理上的缺失,能不能被带出来,能不能很好的传承,是不一定的。

(四)强化技能培训

作为企业生产的第一线,每一个班组都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对班组成员进行来教育培训,提高班组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在开展班组成员的培训工作时,要制定年度、月度的具体计划,让培训常态化,对计划认真贯彻落实。进行培训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的局限于一种形式,可以通过事故预先、安全讲座、事故演习等行进行。在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时,还要锻炼他们对危险工作点分析和预控能力。查找出那些容易发生人为安全事故的点,做好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的事故。

结语

企业的安全生产源于各个班组安全工作的落实,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面镜子,一人之失、一事之失、一时之失,都可能给自己以及别人甚至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班组安全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只有充分发挥班组的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把班组的安全工作做实、做细,才能使企业每个员工真正将安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方国卫.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特色做法的实践与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15,12(9):69-70.

[2] 毛海峰.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汉江集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旅游发展公司)

猜你喜欢

班组安全管理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班组新世界
企业班组建设问题与策略
夯实班组文化
浅谈企业如何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建设班组文化 培育文化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