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治疗
2019-09-10王文超
王文超
摘要:该文在对蛋鸡养殖场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关键词: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76
0引言
近年,随着蛋鸡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规模化鸡场内常会出现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不仅使育雏蛋鸡的成活率受到直接的影响,同时导致蛋鸡产量的降低,使蛋鸡在产蛋期死淘率明显增加,进而导致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因而,对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进行深人研究意义重大。
1流行特点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生与否与季节不存在直接关系,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与夏季及秋季相比,其冬春季节发病率更高。该病的发生与否与蛋鸡的月龄也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但是3~16周龄鸡群发病率更高,9~12周龄鸡群发病率最高。该病的发生率通常为8%,病死率通常不超过10%,如果病害较为严重,发病率甚至可能会超过75%。该病的传染源为病鸡以及隐形感染鸡只,母鸡传染性明显高于公鸡[1]。母鸡患病后在30d左右的时间内均可通过生殖道排毒,同时该病还可通过种蛋传播而导致雏鸡遭到感染。此外,该病还可在鸡群中进行平行传播,以饲料、水质、空气及风作为传播介质而导致其他健康鸡群受到感染,其传染率通常可以达到10%,如果并不具备良好的饲养及环境条条件,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传染率更高。
2临床症状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由于所感染致病菌毒株的不同在临床症状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传染性滑膜炎以及呼吸道症状。如果病鸡表现为传染性滑膜炎,其单侧跗常出现水肿,一些病鸡甚至由于双侧跗关节水肿而导致行走中出现跛行。患病部位滑膜囊出现囊肿,病情较为严重的病鸡囊肿甚至可达到鸽蛋大小。双腿无力,常卧地不起,病鸡足底肿胀,触摸足底可发现明显的波动感,一些病鸡患病部位出现溃疡或者发生结痂,使病鸡无法正常走动,甚至出现站立困难的情况。一些病鸡滑液囊肿甚至发生于胸部,其大小也可能达到鸽蛋大小。如果病鸡存在呼吸道感染,会表现出各种呼吸道症状。如果病鸡为慢性感染,通常出現非典型的腿瘫以及关节肿大,病鸡生长发育受阻,过于消瘦,鸡冠逐渐萎缩,颜色转变为苍白色,羽毛杂乱。
3病理变化
对病鸡进行剖检,可看到其血量明显减少同时血液较为稀薄。在发病早期病鸡出现跗关节水肿,剪开该出皮肤可见滑液囊部位水肿,在末端处存在肿胀现象,形状类似于水泡[2]。水泡中可看到澄清透明的黄白色液体。如果病鸡发病时间较长,其水泡中的物质不再澄清透明,而是转变为干酪状。在发病中期及后期,病鸡肩关节、龙骨上也出现滑液囊肿,用剪刀剪开后可看到颜色为黄白色同时呈干酪状的物质,一些病鸡爪垫部位也出现肿胀,剪开后与跗关节部位内容物相同。病鸡的肝脏在质地以及颜色方面不存在明显异常,但是出现萎缩;病鸡肠管变细变小,场内不存在任何内容物,同时肠壁部位出现轻微肿胀,肠壁上方可见小气泡;病鸡腺胃部位仅存在较少的内容物甚至完全不存在内容物,同时不存在明显病变;病鸡肾脏在质地及颜色方面均不出现明显异常,但是体积方面有所缩小;部分病鸡存在胸部以及腹部气囊膜变厚的问题,表现出一系列气囊炎症状。
4实验室诊断
4.1染色镜检
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病死鸡的囊肿渗出液制作涂片,经过吉姆萨染色后可看到菌体颜色为紫色,形状类似于球形,同时,可看到大量的白细胞以及粉色网状物;对提取物进行赖式染色,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菌体的形态与支原体极为类似,形状为椭圆形[3]。
4.2平板凝集试验
在无菌条件下提取病鸡的血液,对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后进行平板凝集试验,
通常3min内即可以看到大量凝集颗粒,此时为阳性反应。对血清进行灭活,接着采用生理盐水对灭活后的血清进行稀释,如果可看到呈凝集状的颗粒物质,即可确诊为滑液囊支原体。
5预防措施
5.1加大监管力度
尽可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在采购鸡苗中应选择具备较高滑液囊支原体净化率的种鸡场或者选择未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病的种鸡场[4]。必须做好刚引人鸡只的看管以及检查工作,在引入后首先进行隔离饲养,经过8周以上时间的观察,确保不存在异常后才可与鸡群共同饲养。
5.2加强卫生管理
做好鸡舍内环境控制工作,以防鸡舍内出现温度过低以及湿度过高的不良环境。对雏舍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保证舍内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垫料始终处于卫生、干爽且干净的状态。定期采用高效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及带鸡消毒。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得连续使用同一种消毒剂,而是需要对其进行交替使用,以防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如在空舍期,可采用甲醛对鸡舍内进行熏蒸消毒,如果进行带鸡消毒,可采用碘伏。在养殖场内,采用具备较高浓度的戊二醛进行消毒,其频率为每周2次。在实际的孵化中也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对种蛋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在对孵化机、出雏机及蛋箱进行彻底清洗后也需开展消毒工作,以防孵化环节出现水平传播[5]。此外,还需加强对外环境内苍蝇、蚊子等昆虫消毒工作的重视。及时做好粪便的清运工作,不得将粪便散放于鸡舍附近。
5.3免疫接种
要想对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进行有效预防,必须做好其免疫接种工作。接种疫苗可采用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以及灭活苗,通常需要在蛋鸡18日龄时及产蛋前1月进行免疫接种[6]。如果选择的是活疫苗,接种方式为滴鼻或者点,眼,剂量为1羽份。如果所选择为灭活苗,接种方式为颈部皮下注射,接种剂量为0.5mL。
5.4加强母鸡护理
在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高发时期,需要对母鸡群加强营养供给,保证母鸡的身体素质,提高其抗病能力。
5.5及时隔离消毒
一旦发现滑液囊支原体病鸡,必须立即隔离,对发病区彻底清洁并且消毒,只有确保不存在病毒后才可对鸡群继续饲养,进而缩小疾病的传播范围。
5.6药物预防
采用红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作为雏鸡饮水开口药,连续进行1~3d的药物饮水。在第20天,采用红霉素进行1d药物饮水,第35天将替米考星拌人蛋鸡的饲料中,连续喂服3~5d。在蛋鸡60日龄时,需要为其补充维生素,有效避免应激反应的出现,同时配合使用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等对支原体较为敏感的药物,进而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
6治疗方法
对于发病鸡群,可以连续5d在每天上午将200g氟苯尼考及75g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加入450kg水中后为病鸡饮用4h。而在每天下午,将15g硫酸卡那霉素可溶性粉加入150kg水中后为病鸡饮用3h。
7结束语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一种会对蛋鸡养殖经济效益及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疫病。因此,在日常养殖中应做好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以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邓魏.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症状、诊断与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8(3):106.
[2]王海丰,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综合防治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8(2):73.
[3]张济明.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1):96-97.
[4]林建民,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治疗[J].养殖顾问,2019(5):81-82.
[5]张国辉,当前蛋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180.
[6]任景乐,吕良鹏,郝海玉,等.一起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疗、跟踪监测及体会[J].2019,40(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