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探究

2019-09-10李守晶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管理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关乎学生素养甚至全民素养的提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二者的融合,如:加强宣传,增强感召力;加强实践,扩展课程体系;树立典型,丰富学校文化形式;加强引领作用,形成多方联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管理,路径

一、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关乎学生素养甚至全民素养的提升,关乎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有效抵制一些不良观念或思潮;其次有助于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成为高校学生自觉行动的内在依据;再次,也有助于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价值,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高校管理,可以科学引导学生在日常中、在思想观念上、在精神状态上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践核心价值观,成为助推实现民族复兴梦的生力军。

二、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

1.加强宣传,增强感召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短期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科学的工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注意从学生日常性的学习和生活出发,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和精神诉求,用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方式强化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高校学生管理者尤其要注意,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和教育资源,持续有节奏地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宣传,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高校学生内化于心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来,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真正融合。

2.加强实践,扩展课程体系。思想认识离不开社会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然要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動的有效开展可以加强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无形地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来说,高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尤其是寒暑假这两个长时间段,有组织地安排高校学生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深入掌握和了解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群众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对基层的新变化、新面貌、新风尚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感知,进而深入领会中国梦的深刻内在,加强和提升学生们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道德理念。此外,学校还应该在思政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深度上有所拓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合理运用新媒体和相应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加以认真策划,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思想中,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满足学生的精神诉求。

3.树立典型,丰富学校文化形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榜样的正面宣传可以形成极具传播力的示范作用。所以高校管理工作中也要注重积极挖掘先进人物,努力树立典型形象,以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感人故事积极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不仅从感性上激发学生对先进典型的情感共鸣,更要从理性上让学生深刻认识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他们对促进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和精神示范,从而由内而外地真正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到如何以实际行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高校还应丰富和优化学校文化环境,积极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有效建设高校的精神文化。高校的学生社团丰富多样,应利用社团资源和影响以活泼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高校文化活动的热情,在参与中提升觉悟,在互动中改变观念,在娱乐中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切实发挥高校文化活动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4.加强引领作用,形成多方联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是某一个环节的单项作业或独立课程,而是需要将其渗透到高校教育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在各个环节中要注重根据高校学生的现实特征,不断促使高校学生的思政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有效而通畅的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管理和教育的各个环节,对促进学生主流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此外,高校学生管理要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还要注重管理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学校管理转向多方教育实现合力,既要加强高校管理者、教育者的队伍建设,尤其要通过强化培训力度及时更新高校管理者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力和专业度,同时也要调动家庭的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学生管理者要积极建立学校、家庭与学生之间有效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家庭既要即时掌握新时代的新观念,也要积极参与到促进学生观念更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管理活动中来,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教育中的浸润与渗透。

作者简介:李守晶,(1985.2-)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西京学院至诚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管理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