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式作文教学实践探究培养策略

2019-09-10顾风祥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读写结合农村小学

顾风祥

摘 要:在教育的发展之中,“读写结合”一直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方向,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读写结合式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在日后学习的主要基础,而在农村地区对于小学生的读写结合的培养,也需要老师加强对其的重视。语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又是对学生素质教育最好的传播途径,因此在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与成长。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又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逻辑条理,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在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方面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样的现状也导致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不到提高。因此,本文将通过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读写结合的写作能力培养制定相应的策略,为语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读写结合、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实践探究

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提升语文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过,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各项条件的落后,相关教学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导致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没有老师引导,缺乏相关的写作理念同时又缺少创作灵感,这些原因都是影响农村地区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只是能够通过语文课本来学习知识,没有课外书籍来丰富学生的见识面,而且对于老师而言,对学生的课外引导也比较少,导致学生在语言组织与表达方面不能够有效的发展,致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无从下笔、抓耳挠腮的现象频繁发生。除此之外,老师的综合素质也处于落后的状态,教学理念还是比较传统,忽视了对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在平时的语文教學中处于一种被动的教学模式。基于这种问题的产生,从而对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当中制定了三个发展策略,通过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利用阅读的方式辅助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从生活出发

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也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所以说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实际生活,因为生活能够为学生在写作时提供灵感,也是写作素材的大合集。比如小学经常会以父亲、母亲作为作文命题,这样的写作主要是为了突出父爱、母爱的伟大,而这写作的资源以及素材便是要来源于生活中父亲、母亲的形象,所以说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能够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及灵感。

而在农村地区,自然景观的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比较舒畅、自由,相比于城市的压抑,利用这些自然景观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自由、轻松、广阔的环境中能够让学生随心所欲的发挥自身的思维想象,将这山间的山清水秀、田间的鸟语花香通过自身的感悟进行描述。所以说,在农村地区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的条件,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

景与物一直是小学阶段主要的作文写作方向,所以在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应当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心体会和观察生活当中的人、事、物、景等各方面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生活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识面,促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从分的发挥自身的写作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在室外的环境中描绘自身所看到的事物,可以在学校的操场开展这样的写作教学,让学生观察操场的人、景、物的变化,对其进行描绘,从而编辑成作文。

二、以阅读辅助

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设施的落后,导致学生在相关的教学中不能欧股有效的发展。对于写作而言,阅读是提升学生写作的一个主要途径,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说良好的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在农村很多的学校建设没有图书馆,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教学的局限性,而写作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书籍书获取知识最快的方法,而这也就成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的一大阻碍。

在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在课题中对学生讲过“感动”,因此课题会为学生制定“感动”的写作命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叙事型的作文,主要让学生表达出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哪一个瞬间让你很感动,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不过在学生写叙事作文时,经常会出现流水账的作文,对于写作毫无教育意义和价值。基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生命的感动》对学生进行感动内容的讲解,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生么样的事和感觉是感动,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在叙事文中主要有六个要素,指的是人物、时间、事件、起因、发展、地点,对学生在叙事文的写作技巧和结构框架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写作的方式,同时在加上“感动”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在写作时的感觉。

三、展开自主批改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的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比较随便,甚至有些老师对学生的作文直接不去批改,以至于学生不能够有效的认知到写作的质量好与坏,也就不能够发现自身的写作问题。其实也可以理解,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当中,一篇作文的基本要求都在400字,而老师有时候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这样算下来进十几万的字对老师的工作量确实不小,但是这不是老师推卸责任的借口。在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开展自主批改、或是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批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的存在,从而能够加深对问题的深刻记忆,确保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读写结合教学的环境之下,老师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在农村的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的培养当中,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过于落后,因此老师应当有效的结合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以及提升学生对素材资源的掌握和储备,再结合阅读的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书籍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最后利用自主批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新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教学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建胜.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103.

[2]张红霞,吕俭平. 小学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学周刊,2018(36):42-43.

[3]韩新雄.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系列化习作教学探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9):24-25+41.

[4]陈锦萍.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年级作文评价有效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9):97-98.

基金项目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作文研究》(课题编号为:181063)的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读写结合农村小学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