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王茜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兴趣教学法教学应用

王茜

摘要:寓教于乐,劳逸结合,这向来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太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通过兴趣来引导要比强制性的提要求更有效。本次研究正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去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趣味教学,相信对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会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

兴趣教学法是小学教学中比较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由小学生的个性和认知习惯所决定的,也是由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生素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所决定的。融入兴趣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的作用;也对融洽班级关系,营造良好班风,促进小学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

1兴趣教学法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做好对学生个性的把握很重要。因为小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往往没有太深入的认识,也没有严肃的课堂纪律观念,他们更倾向于根据个人喜好去看待事物。所以,保持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将会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地作用。但就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趣味教学并不容易实现。因为在音乐课上,小学生往往更关心乐器的使用或者一些乐曲的播放,但对于音色、音域、音调等各种乐理知识、术语概念就失去了兴趣。而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几乎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套乐器去进行大量的实操演练,也不可能只给大家听音乐而不去做专业的解读。所以,音乐老师们必须另外想办法,从教学模式、教学语言、教学活动等各方面去做改变,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实现趣味教学。

2融合情境进行趣味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经典乐曲的赏析品评占据一定的比重。比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课本中的《嘀哩嘀哩》、《春天的小河》、《小春笋》等等,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乐曲进行鉴赏。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師在对这个乐曲的鉴赏方面很可能是平铺直叙的进行,上来就直接分析音乐的特点,讲解其中休止符等音乐符号的运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会把整个音乐作品的乐趣、优点拆散开来,这反而不利于学生去很好的体验其中的乐趣。

融合情景进行趣味教学,就是希望老师在进行相关曲目教学的时候能够根据乐曲本身的内容、立意去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乐曲的美妙。比如《春天的小河》,老师可以用这个话题来引入,带领大家一起去畅想春天的小河应该是什么样子?波光粼粼的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小草青青、蜂飞蝶舞,还有风儿吹动树叶的沙沙响声……带着这样一种情景设想去听音乐,可以有效提高音乐的代入感。一边听音乐,一边对其中5节拍、4节拍的节奏变化进行赏析,对其中副歌部分的宽音域进行品鉴,这才能起到趣味教学的效果。

3融合视频作品进行趣味教学

音乐向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经典音乐作品要么是作为影视剧、动漫卡通作品的主题曲出现;要么是伴随经典的广告作品、儿童用品出现;要么是作为舞蹈的配乐而出现。比如《七月火把节》,这首歌就在很多文艺演出中作为舞蹈配乐出现过。还有《沂蒙山小调》,这也同样是很多民族风舞蹈的经典配乐。老师在进行此类音乐赏析的时候,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寻找相关的舞蹈作品作为参考素材,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小学生观看。在进行乐曲讲解介绍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去观察舞蹈人员神态动作的变化,从中领会音乐里所蕴含的情绪。

为了加深理解,老师还可以从音乐主题延伸开来。比如《沂蒙山小调》,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现实中的沂蒙山又是什么样子的?借助网络,音乐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各种图文资料、视频资料等进行教学的拓展。音乐无界限,老师在音乐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死守课堂内容做形式化的解读,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在学习基本知识内容的时候产生一种音乐美的联想能力、鉴赏能力,从而真正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爱,实现教学成果的转化。

音乐是舞蹈的背景,而舞蹈是音乐的诠释。让学生们在看舞蹈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比单纯的去听音乐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加深学生的印象。不过在进行视频融合教学的时候,老师对于视频的清晰度等需要进行很好的把握,不要因为视频质量差,播放体验差而影响学生的体验。

4以游戏方式进行趣味融合

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对保证各类乐理知识的有效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纯粹的理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不好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做游戏的过程中去,会实现学生注意力的有效转移,从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记背理解能力和沟通互动能力。比如在考察学生对全音、半音、大调、小调、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等各种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方面,老师可以采取“抽签选题法”来进行。将需要考察的题目打印在一张A4纸上,然后根据各个题目裁剪成小纸条,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就像街头买彩票的做法一样,让学生随机在箱子里抽签,抽中了哪个题目就去回答哪个题目。

又或者采用“转轮法”,将不同的题目进行编号,把编号依次写到转轮上,随机抽选同学上来转动转轮。最后指针指示的是几号,老师就拿出几号题目的题卡来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教学过程产生更高的热情,对于老师的提问或者各种题目、知识进行充分的思考,给出回答。这个过程对于融洽教学氛围,强化瞬时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5结语

在小学生的心理心态和认知习惯中,浓厚的兴趣是保证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开展兴趣教学法,也正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头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相信在趣味学习体验的带动下,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老师在教学中也会觉得更加省力。

参考文献:

[1]王琳琳, 陈艳, 傅月莉. 浅谈沉浸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1(4):31-31.

[2]马青. 浅谈“奥尔夫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以《我的祖家是歌乡》一课为例[J]. 艺术科技, 2017, 30(2).

[3]孙瑜桧, 赵亚亚.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对比训练——以教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为例[J]. 参花(下), 2018(1):106-107.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兴趣教学法教学应用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