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研究
2019-09-10高晓云
摘要:信息经济时代是崇尚知识的时代,员工的才能比之前有了更高的价值体现,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在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上有了体现。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是公司价值得以提升的源泉。本文从公司实际出发,剖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查总结出影响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相关因素,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信息经济;知识型员工;激励
一、引言
激励是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促使个体产生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的过程。其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需要。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
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创新性、骄傲性等特征,管理知识型员工应采取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创造良好的环境等措施。
二、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上升通道狭窄
对专业技术人员一贯的奖励模式就是将其提拔到管理层,在职位上升通道上攀升,这种做法具有严重的弊端。管理工作可能不是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目标,他们并不想获得更高的行政职位或是拥有更大的管理权力,上升通道狭窄。
2.薪酬规划不合理
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薪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已经不复存在,但公司薪资分配中各级人员对企业薪酬的不满主要是觉得薪酬分配不公平,同工不同酬,有不少员工觉得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收入不同步,企业利润增长快速,但他们的收入却原地踏步,薪酬规划不合理。
3.缺乏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具有创造性,没有固定流程和标准,工作成果往往也是无形的技术、创意等等,没有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4.与普通员工的激励同样对待
我国当前很多公司采用单一的激励方式,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的激励不存在差异,但知识型员工和普通员工的本身有着很大的区别,知识型员工是以知识为谋生手段,其工作效果难以量化衡量,与普通员工用同一种激励方案,造成一种“不公平感”。
(二)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缺乏对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也很大。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还不够成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不清,仍是利益导向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敷衍了事,不明确理论支撑和实际价值。
2.企业文化缺乏激励氛围
在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激励知识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以及忠诚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对知识型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知识与信息共享缺乏鼓励和相应措施,公司部门之间协作较差,知识型员工往往从个人或自己所在小团体利益角度出发,缺乏全局观念,从而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3.绩效考评制度不够完善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与企业的绩效体制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现在很多的会展企业尤其是在中小型会展企业中,考勤制度往往只是简单的员工登记表,财务制度只有员工工资统计表,没有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更缺乏詳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而缺乏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则会导致会展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强,缺乏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不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壮大。
4.忽视内在成长和发展需求科学的岗位管理
美国学者詹姆斯说过,个人发展机会是最能激励员工的方法之一。公司把利润作为第一目标,知识型员工只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日常生产,培训投入力度小。在员工的岗位职责划分上缺乏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使得岗位管理形同虚设。
三、公司知识型员激励管理改进方案
(一)构建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将员工自我实现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制定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有实效性的员工长效激励方法,引导知识型员工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针对不同员工不同特性制定并维护发展路线,在提升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空间的同时促进员工更积极地参与管理。
1.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完善
(1)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供员工自由选择合适路线。
(2)对于还处在职业发展初期的员工,可以采取轮岗制或者是公开招募制度等措施,从多方面的进行锻炼,培养各种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议员工参与规划
员工参与其中可以提出个人想法,在自我意愿与公司指引过程中,明确职业目标,制定出既符合自身又契合企业的规划。
3.定期召开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座谈会激发员工参与其中的热情
(1)可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来了解员工想法,并集思广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让员工参与决策与管理,员工受到心理重视,对于参加企业管理也就会更加积极。
(二)知识型员工的晋升路径设计
知识型员工的成长需要,意味着知识型员工对晋升具有很强烈的愿望。晋升作为一种非物质激励的手段,对满足知识型员工的成长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员工晋升机制,提供有利于其晋升环境,如丰富工作内容、工作轮岗、布置挑战性工作等,使知识型员工在助力公司成长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相应的价值认可和职位晋升。
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在员工晋升过程中除了有特殊贡献之外,一直存在论资排辈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打击了年轻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公司需要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晋升制度,对符合要求的员工进行科学绩效考核,优胜劣汰,公正晋升,有效地促进人才流动。晋升制度的科学与否则直接影响着知识型员工的士气和企业组织的管理效率。在建立晋升机制时,要将绩效考核作为员工晋升依据,其中绩效考核指标要根据员工的特点去量化,保障结果公平可行,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机制。公司在选拔和任用时要遵循公开透明的程序,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局面,对于升职制度的规定,要根据公司岗位情况和岗位说明书的要求,详细说明升职要求、岗位待遇和升职流程。晋升评价体系要全面性、可量化、具有操作性,既要包含员工工作业绩等可量化指标,同时又要包含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等定性指标,定性指标可以采用领导、同事和自我评分等方式。要保证晋升过程的公平性,保障晋升结果的公平性,防止领导个人喜好或情感穿插于晋升工作中。
(三)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实施步骤
1.员工成长激励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具有创新性,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以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企业要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使知识型员工能够对目前企业所处行业的现状、当前前沿的技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有所了解和学习,这不仅能够达到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目的,还可使公司的研发技术、产品设计等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作和挑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建立一种“家”文化,对于工作有更大的信心和热情;提供顺畅的职业发展通道。
2.员工工作激励
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宽松愉乐的休闲环境以及符合知识型员工能力要求的工作,使知识型员工对工作产生兴趣;为知识型员工创造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其感受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给予足够的工作空间和时间以及工作的自由度,使知识型员工能够自主地完成工作不受来自周围的强制干涉;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及员工的工作兴趣并不妨碍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胜任,知识型员工掌握着核心技术和知识,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使知识型员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完成工作,这样带给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胜任感更具激励性;对知识型员工的研制和开发给予肯定,对知识型员工对于工作的创新和有益尝试给予支持。
3.公司制度激励
使知识型员工参与到公司决策中,为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建言献策,并能够影响公司的管理和发展,使知识型员工能够从中得到认同、感受到自己对于公司的价值以及所处的位置;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为员工管理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大型知识型员工密集的企业一向以高薪来吸引和留住人才,良好的薪酬福利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安全保障,使其工作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保障,从情感上了解和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使员工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得到保障。
4.工作关系激励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沟通更加顺畅、工作进行顺利,也能够使员工保持愉悦的工作状态,明确工作职责,避免工作重叠交叉、职责不清而造成工作相互扯皮;培养知识型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一种组织文化,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不断培养和提升管理者的素质,使管理者队伍素质高、能力强,能够理解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性,高效管理和领导知识型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避免高强度、连续性的加班和工作,使员工丧失个人时间、牺牲个人健康,这一现象在现代知识型员工密集的企业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合理的工作时间、满意的个人生活质量和条件更能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四、结论
信息经济时代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型员工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是公司的核心力量,也是公司的灵魂。他们的存在决定着公司的运行水平,从而影响到绩效水平,甚至在公司面临重大抉择时,知识型员工的提议也会对管理者的决策做出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做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工作,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知识型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婷.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23-25.
[2]苏志海.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2):60-61.
[3]姜进.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優化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6:34-35.
[4]贺小兵.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5:27-28.
[5]罗伯特.里尔登.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5.
作者简介:
高晓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