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2019-09-10叶炳煌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内涵

叶炳煌

【摘要】  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相比于其它学科,物理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这一点也体现在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中。通过分析这一普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许多困难都是来自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缺乏。因此,本文将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谈起,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物理核心素养 内涵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992-7711(2019)20-038-010

“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相信许多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遇到许多这样的学生,明明课上已经清楚讲解了相关概念或者解题方法,学生的反馈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已经听懂,但是在课后习题或是后来的测验中,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的错误率还是不低。接下来,笔者将围绕物理核心素养来开展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探讨。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与传统物理教学所强调的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教学要求相比,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物理知识,而又超越物理知识的。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思维、科学思维、创新思维以及研究态度等几个方面。

物理思维即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通过该学科的学科特点来看待问题,并且应用物理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相互促进。科学思维则包含更广的学科内涵,在物理素养中,科学思维主要强调学生应用建模的方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相对较好理解,即指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探寻、创新出新的应用模式或是思考路径。研究态度则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需要保证的准确性,以及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具备的严谨、谨慎的实验精神,当然也包括物理学科所强调的注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学科精神。

通过培养学生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来引导学生首先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相关理论知识,而后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过程来做到知识的真正内化,思维的真正形成,从而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境界,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明确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物理教师进行教育优化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等来设计、实施物理课堂的教学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以下培养策略可供广大同仁参考。

1.注重问题应用,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知道,疑问句句式往往比陈述句句式要富含感情,往往更能引起交流对象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增加疑问句句式的应用。例如,在学习“相遇与追及问题”的相关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首先平淡地介绍了一遍题目的大意以及此类题目所需要使用的物理公式,而后便开始自顾自地在黑板上解起题来,带来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本就认为物理公式中的字母、数字枯燥、无聊、陌生,教师再使用平淡的语言无疑会增加学生走神、发呆的可能性,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亦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反的,如果教师能够将分析过程通过课堂问题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就能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的思考。“按照这个速度,同学们可以算出两辆车什么时候可以相遇吗?”,“根据v-t图像的显示,应该怎么计算路程与时间呢?”,“会不会有相遇第二次的可能?”......通过类似这样的引导性问题,学生就不仅能够学会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也能够在跟随教师思路,开展自主思考获得结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物理思维、科学思维等物理核心素养。

2.保证动手机会,提升物理素养

虽然教学内容中有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但是在应试教育等理念的影响下,许多物理教师都将实验教学课的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的时间也就少了。然而,物理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因为思维能力、研究态度等方面素质的养成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过后总结出的经验累积而成的。例如,在“重力加速度”的相关实验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时间来体会知识的可应用性。通过亲身试验,学生也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更多、更具体的问题,从而使得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细致。

3.开展小组讨论,拓展学生思维

笔者在应用小组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主要的体会是其在拓展学生思维角度、丰富学生思考方式上的显著作用,而这一作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电磁感应大题的解决方法往往不止一种,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虽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但是如果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要求学生小组内自行讨论各自解题的不同思路以及不同路径,就能够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锻炼学生应用物理思维进行语言表达、知识应用、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对学生物理思维、科学思维、创新精神的一种提升,从而有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过程中一种十分实用的教学方式。

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仅仅掌握基础知识已经不足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中做出更多贡献。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跳出题海战术,跳出传统思维,开始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课堂引导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动手机会的保证以及小组讨论教学模式的开展等方法来养成学生的物理思维、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以及研究态度。

[ 参  考  文  献 ]

[1]严维财.高中物理课整合合作学习的实践尝试[J].才智,2019(27):96.

[2]孙立恒.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9):111.

[3]郑西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策略[J].学周刊,2019(30):70.

猜你喜欢

物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策略
基于践行物理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有意识 课堂有渗透 教学有效果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