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2019-09-10王家钎
王家钎
摘要: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10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发现:(1)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2)心理关系在师生关系中有着很大作用;(3)师生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笔者认为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尤为需要关注的。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校适应;发展特征;综述
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当前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越发深入,并且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从元研究的角度看,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梳理,不仅可以揭示出师生关系的许多变化,还可以对次进行完善。为此,笔者以“主题或关键词”=“师生关系”,“范围”=“核心期刊”,在“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和筛选,选定10篇学术论文为研究依据,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以期更深的了解师生关系,为深入了解师生关系提供参考。
一、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研究
师生关系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受师生对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如果能如对方所愿,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等,并保持接近或亲密的心理关系;相反,如果其中一方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和需要,或者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相互之间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如抑郁、焦虑、烦躁等,此时双方的友好关系就会中止,或产生疏远、淡漠甚至敌对的关系。[1]这些关系中无论是哪一种都有着浓重的个人情感,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以自己对另一方的个人感觉来评定。如果双方过于否定对方,长期以往下去只会造成学习的氛围另人压抑,老师不喜欢学生,而学生厌恶老师,这样的教育是很难很好开展的。所以作为教师不仅需要明确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职责,也要认清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很好的让情感交流在教育中发挥作用。
二、关于影响师生关系因素的研究
(一)师生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从王耘和王晓华的研究发现[2],女生的亲密性、合作性和主动性明显比男生高。这说明女生更倾向于与教师交往,更善于与教师保持亲密关系,也更听从老师的指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女生相较于男生更为安静、顺从,因此老师对两者的反应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男生和女生所察觉到的师生关系也有所不用。另外受到传统观念中女生比较弱势,所以老师对女生会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也造成女生与老师的关系更加友好。
(二)师生关系存在年级差异
而从姚计海和唐丹的研究发现[3],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变化师生关系也不断变化,在五、六年级的时候更加明显。五年级不仅表现出高亲密性,还表现出高冲突性的特点。而到了六年级后,学生与老师不存在较高冲突但也没有亲密的感情联系和积极的反应。中学生师生关系具有鲜明的特点,初一师生关系最好,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师生关系呈波浪下降的发展趋势,初二和高二表现相对最不理想。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五、六年级、初二和高二是师生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三)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有关
另外,刘万伦和沃建中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4],不同类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对学校的喜爱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亲密型的师生关系的学生对学校生活更为适应与喜爱,而冲突型的学生则与之相反。这一结果说明师生关系对学生学校适应性存在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对学校喜爱,也能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間的关系,而糟糕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不喜欢学校,这也会进一步使学生更加厌恶老师,师生关系愈发恶劣。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喜欢学校,对学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从而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总而言之,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生活和适应性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三、师生关系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在对研究资料的分析中发现,对师生关系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并予以解决。[5][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对象所处的跨度不够大,并且对对象的研究内容较单一。从研究的资料中可以发现,虽然有对幼儿时期师生关系的研究,但是主要都是以对中学师生关系的研究为主,并且内容大都是从师生亲密性、冲突性等方面而言的,较为单一。
2、在研究方法上而言科学性、可靠性、真实性有待提高。文章大都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实际的实验操作比较少,导致实验缺乏实际证明,例如闵容和罗嘉文写的《师生关系研究论述》。所以在这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和完善。
3、对师生关系研究的内容较为单一。从研究资料来看,文章主要对师生关系的本质、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和师生关系发展的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缺乏对其他方面创造性的研究。
(二)对策
现代教育观念主张建立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王耘等在对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要建立和谐的小学师生关系。王耘等在对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要建立和谐的小学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并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重视五、六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心理需要,采用灵活的师生交往策略。(2)充分考虑学生在心理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特点,加强与男生的情感交流。(3)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注学业不良的学生,加强积极的情感交流、减少消极反应、满足学生需要。(4)采取班干部轮流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班集体管理的责任,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及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与教师更多交往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与信任。
本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实师生在课外的交流也十分重要,而这些文章中几乎都未涉及到课外交流这一方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并且相关研究表明,幼儿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远超过以后的任何事情的师生关系,而这方面的研究也有所欠缺,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另外,本文并未从多角度论述,而是通过几篇文章进行的概括,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实验和学生访谈等形式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培养和谐师生的关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根据学生年级和性别的差异及其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育工作;(2)师生之间需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3)通過相互之间的心理关系进行教育活动。
还有研究认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引导教师改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了解学生的心理,加强情感交流,减少消极反应,满足学生需要。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恰当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四、总结
目前国内的很多论文一般都是把中小学师生关系放在一起进行论述,把小学师生关系专门分离出来进行研究的很少。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与中学生有所不同,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的小学师生关系就显得意义重大,对于这方面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彦君.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3 (3):86-87.
[2]王耘,王晓华.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19-20.
[3]姚计海,唐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4):277-278.
[4]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88-89.
[5]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1996,33(3):57-61.
[6]刘万伦.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6(4):25-27.
[7]闵容,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06(1)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石牌中心小学校 江苏昆山 2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