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养成教育与公共安全

2019-09-10陈小娇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养成教育学生

陈小娇

摘 要:从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无一伤亡得到启示:养成教育在培养学生公共安全意识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从情景体验、上好公共安全课、活动的开展三个方面来加以培养。

关键词:学生;养成教育;公共安全

一项伟大的发明在于创造,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在于创新,那么一次伟大的奇迹呢?他在于无数的试验我铁一般的纪律。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以伤亡“0”记录,创下了世界地震史上奇迹。当我们在惊叹这一“奇迹”之余,给我们留下的又将是一串串反思。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遵循的教育准则。”学校,做为教育的中心,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了确保学生安全的责任。如何才能确保学生安全呢?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养成教育。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纲要》多处提到把公共安全教育做为养成教育。纵观近年发生的多起触目惊心的校园安全事故,因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还不在少数。现就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规范管理健全制度,重视学生情景体验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绝不能列为形式,切忌讲得多、落实少,制度多、兑现差。安全摆到了第一、是否做到具体,安全提到重要、是否有预防成效。定期与各部门、各教师签订好《学校安全责任书》,实行领导承包,分片包干,做到不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相结合,并建立安全考核奖惩细则及安全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做到網络化,保证学校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适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公共安全体验情景,有助于学生在情景中分析问题,把“他为”的公共安全教育转化为“自为”的公共安全教育。如:“应急演练”、“找出我们身边的隐患”、“我该怎么办”等模式都能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公共安全情景教育。这样,让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二、加强教育群防群治,构建长效、一体的安全生产网络

1. 构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教育模式。

一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人们都说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一个不健全的人,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的能力和全体教师共同承担校园安全的责任。根据自身周围和学生的特点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如学校周围环境,重点对师生进行各种事件的应急处理的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的能力。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做到不惊慌失措,并能采取有效办法保护自己。然后要教育学生家长做好监护工作。通过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家长明确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在安全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安全隐患在哪些方面,应该重点做好哪些防范工作。要了解和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孩子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还要根据季节的特点,把学生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告诉家长,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让家长真正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监护责任。采取家长所能采用的办法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利用社会的庞大监督系统规范学生的行为,发现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置身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 以课堂为抓手,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公共安全课是将关于公共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技能,适时地选择主题融入相关学科或独立主题的一种课程设计方式。是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在公共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一是随机教学,即是说就目前或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逃生技能和行为规范进行教育;二是参与讨论,通过教学案例借助多种渠道进行讨论,从而审视自己在应急情况下的抉择,达到养成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习惯;三是角色扮演,假定自己处于一定情景中,在想象中进行安全行为体验;四是学科渗透,公共安全知识作为一项基本技能,他不仅仅存在于公共安全课中,还存在于我们其他的任何一门学科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时时、处处渗透对学生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

三、强化宣传,活动开展卓见成效

“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时刻不忘安全工作”。学生的养成教育除了亲身体验和安全知识教育外,活动的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利用班会课、安全教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让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二是通过组织学生亲身参与(或参观)消防、交通、地震等部门的演练,增强学生体验经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

总之,学生公共安全养成教育任重而道远,但在老师们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为学生们构筑起一道公共安全的“防火墙”,让祖国之花绚烂绽放。

参考文献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养成教育学生
公共安全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
赶不走的学生
关注城市公共安全 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学生写话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