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艺术设计人才色彩模型培养体系初探
2019-09-10闫晶李宣
闫晶 李宣
摘 要:针对目前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借助色彩理论,以红蓝绿光学三原色分别作为艺术、技术、人文的表征,以色彩系统的视阈审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驱动下的通专结合的新艺术设计培养模式,以“艺术技术融合,项目驱动”和“文化创意引领,产学对接”理念推动各项教学活动生动而有序地进行,最终达到培育知识能力全面平衡的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OBE理念;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色彩模型
中图分类号:G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0-0092-0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which present art design education are faced with, this research took the optical primary colors red, blue and green separately as the representations of arts, technology, humanities, with the aid of color theory, and looked into the art design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lor system. A new training mode of art design for both universal and special genius driven by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also constructed, in the concepts of "art integrated technology, driven by project " and " production docked study, leading by cultural creativity "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activity to be vivid and orderly, and finall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he art design talents who have comprehensive balanced knowledge and ability.
Keywords: OBE concept; art design; personnel training; color model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是一个学习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学生学习产出评价的结构与系统。教育结构和课程被视为手段而非目的。在OBE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本研究基于OBE理念,首先通过分析当下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学生能力提升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色彩模型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活动,提供评估策略。
一、当下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窘境
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反衬出当下艺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当下艺术设计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1]。
(一)“重艺术、轻技术”
“重艺术、轻技术”是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最普遍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浦海燕等学者曾直言目前我国服装院校“重艺术轻技术”现象比较严重,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多是“艺术家”[2];段然等学者提出艺术类环境设计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以艺术设计为主,缺乏对环境设计技术指标的把控,导致学生的设计缺乏实用性,可行性不高,尤其是对光环境类抽象环境设计的把控[3];吴蔚学者指出传统建筑学专业以设计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往往重艺术、轻技术,重形态分析、轻客观量化,这与当今社会倡導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4]。
(二)“重艺术、轻人文”
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专门的艺术专长选拔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重艺术轻人文”所引起的问题不仅普遍反映在艺术生自由散漫的学习生活习惯和风气等方面[5],也反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所体现出的创作缺乏真善美的设计意识和人文精神等方面[6]。
(三)“重技术、轻艺术”
技术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具有高度艺术效果的形象或意境。艺术创作是在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之后,“按照美的规律”将一系列艺术元素进行有机组织和处理,对表现的内容予以创造性地“抒发化、诗意化,或强调化、深刻化,或升华化、自由化”,从而生发出一个个崭新的艺术世界。我们的专业艺术教育,正是应该在这样的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熏陶之下,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激发学生去追求崇高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然而“重技轻艺”的倾向却把手段当成目的,一味追求技术、推崇技术,置艺术的内涵、情感、形象、意境于不顾,它阻碍了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削弱了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想象力,阻碍了学生艺术素质、审美素质的提高[7]。
综上,如何培养出兼具审美眼光、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的全面型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全人教育色彩模型
本研究借助色彩理论,以红蓝绿光学三原色分别作为艺术(审美)、技术(科学)、人文(文化)的表征,以色彩学的系统性的视角审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模型的理论基础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是色彩三原色以及光学三原色。其中,光学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色,由这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如前所述,艺术设计学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學科,目标是培养和训练既具有审美水平,懂得艺术规律,又掌握现代设计技术,同时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全面发展人才。概括来说,其包含艺术(审美)、技术(科学)、人文(文化)三方面素质的教育。根据较为普遍的色彩心理认知,本研究将光学三原色分别作为一个方面的表征,即红色对应富有激情的艺术;蓝色对应理性的技术;绿色对应生态的人文。如图1所示,当建立起艺术、技术和人文三部分培养内容与红蓝绿三色的表征关系,则按色彩理论,最终培养出的理想化的三者兼具的“完美的人”反映为无瑕的白色,或者说是为钻石般的透明色。相应的,根据培养对象在某方面能力的强弱,相应色彩上也会体现出强弱明暗,最终由于其色彩比例和强弱的不同,在混合色上体现出能代表其能力素养倾向性的色彩。如,若某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均较高,但在表达技法和科技手段上有所欠缺,则他最终反映出来的色彩是温暖明亮富有朝气却显得过于梦幻和理想化的黄色;若技术和人文表现均可,但缺少艺术激情,则反映为明净而过于理性的水蓝;若艺术技术均佳却欠缺人文关怀,则反映为艳丽却妖媚的紫色系。色彩认知趋向与其表征内涵基本一致。
(二) 模型的特点
1. 系统性和全面性
以色彩模型作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表征,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系统性。如前所述,目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最突出的问题即为培养定位的不平衡。而当以三原色色彩理论审视人才培养,它的构建基础即为艺术、技术、文化的三足鼎立,三者缺一不可。在运用色彩模型辅助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三者不可偏废的核心原则将会自然地以集体潜意识发挥作用。
2. 开放性和指导性
色彩模型并不是三个孤立的数值,却是三个维度(三原色)叠加出的丰富色谱,其中每一种色彩都生动直观地体现着一种能力知识结构形态。其中并不存在绝对意义的“完美的人”,每一种色彩所代表的培养对象的状态都具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因此,色彩模型不同于以往直指课程学习结果的由分数所堆砌出的 “成绩单”,它所反映出的不是单向线性的成绩优劣,而是一个学生素质的一目了然的可视化“体检单”。它给出的不是“结果”,而是“特质”。在这一点上,它非常贴合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同时,它通过不同色彩表达着学生在各个阶段各方面能力的强弱变化,便于随时调整教学规划。例如在打基础的一二年级,通过学生色彩倾向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而在发展专长的三四年级因势利导,鼓励在特长上精研深耕。
3. 直观性和推广性
如前所述,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特殊性,与理工科专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艺术设计类师生思维方式普遍偏感性和跳跃式,对目前以数字表征为主的教学管理材料和规则常难以理解和运用。色彩模型通过视觉传达中最直观的色彩,将理性理论转化为感性认识,以艺术设计师生最熟悉的色彩理论构建教学管理方式。这首先有利于教师的理解,从而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规则进行更好地贯彻;其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师生教学间的配合,也解除了学生学习中不必要的束缚和压力;最后有利于同行的理解,从而便于院校间的推广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更好更快捷的了解。
三、色彩理论在“艺术设计全人教育”中的实践
(一)理念指导——培养方案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下设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业设计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长江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在新形势下,为了培养符合现阶段产业需要的全面型艺术设计人才,本学院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驱动下的通专结合的新艺术设计培养模式,探索出“艺术”、“技术”和“人文”三元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1. 大学一年级的“艺术+人文”比重最大:所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按大类招生,大学一年级课程“艺术”和“人文”比重达到80%,主要包括艺术的史论课、设计美学、造型能力训练课和生态人文摄影等课程,丰富学生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综合素质。
2. 大学二、三年级的“艺术+技术”比重最大:二年级分专业,二、三年级以技能学习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专业限选和专业选修课占比重较大,人文艺术类逐渐减少;教学以项目案例的形式开展,强调学习过程即成果的理念,完善“过程化”和“展示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学院制定了对平时成绩认定的评分标准,同时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给予经费保障。
3. 大学四年级的“艺术+技术+人文”三元融合,三年级结束学生就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导师,继而选修该方向的课程和毕业设计,并进入教师创建的工作室和文化创意公司实习,把四年所学进行统合,以文化创意引领设计,以艺术审美美化设计,以科学技术实现设计,并在项目中检验设计是否全面完善,使产学研形成完整的反应闭环。
(二)教学实践——课程改革
1. 艺术技术融合,项目驱动
立足创意产业需求,对接当前以及未来潜在需求,建立了校内外教学团队,这些团队以项目作为驱动,着重培养学生如何把设计技法、艺术素养融入创意设计中。
学院建立了100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学习小组,20个“指导老师+本科生”的学科竞赛小组,6个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特色文化创意团队,以生态茶服设计、生态影像调查等研究方向,通过承接横向项目和指导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竞赛、参加国家、省、学校、学院“四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等形式,搭建集课程项目、课题与竞赛项目、工程实践项目为一体的学习平台,完全涵盖一、二课堂的多维度、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项目驱动跨专业跨课程开展真实项目制作,让学生在参与真实项目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开阔视野,构建起艺术的感性和技术的理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学院建立了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产品品牌包装与设计、摄影与摄像和美术写生等10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的预研的课程成果与企业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用户需求和企业运营环境,用市场来促进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提高。
2. 文化創意引领,产学对接
2015年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创办12家文化创意类企业并首批入住驻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孵化园,并获得了2016年浙江省科技型企业的称号,入驻企业营业额年均约30万元以上,文化创意公司每年参加杭州文化创意博览会、上海科普产品博览会。我院教师创立的文创企业业务涉及展示设计、空间设计、视频拍摄、动画制作、服饰设计等领域,先后完成了杭州国际茶博会整体展示设计、杭州文博会临安区展位设计、中国黄茶博物馆室内设计等项目把文化创意产业的真实需求引入到学生实训课程中。每年约有100人次左右学生参与这些项目,既推动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社会影响力,又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针对目前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培养定位欠全面平衡的问题,本研究以色彩系统的视阈审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知识能力全面而平衡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项教学活动生动而有序地进行,最终达到培育社会需要的兼具审美眼光、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的全面型创造性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
在本研究的后续开展中,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和实践如何发挥色彩模型在学生分层分类管理和课程评价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例如在项目式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通过色彩评价体现出的能力倾向进行团队角色定位,优势互补;如何基于色彩模型的理念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而不再是以分数进行单一评价等。这些探索可有助于让每个学生自己的优势潜能充分发挥、充分发展,真正培养出不拘一格、有独创性和开拓意识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25.
[2]浦海燕,吴永红.服装设计教育不应该重艺术轻技术[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04:15.
[3]段然,朱家莹.环境设计类专业光环境教学和人才培养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环境设计系为例[J].灯与照明,2018,03:45-47.
[4]吴蔚.技术与艺术,孰轻孰重?——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建筑,2016,05:124-127.
[5]王耿衔.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9:118-119.
[6]姚刚.信息化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思考[J].美术大观,2018,09:144-145.
[7]王汲.用心灵感触艺术美——由“重技轻艺”谈艺校的艺术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1,02: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