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三分式”教学模式探究

2019-09-10张莉

高教学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师范生应用型分层

张莉

摘  要:地方型高师院校在向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文章讨论了应用型数学专业培养的现状,阐述了“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应用型数学专业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必然性,从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和分级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地方型高师院校;应用型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0-0074-04

Abstract: Local normal college must inevitably face the problems of the technological college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major students train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of tri-type model is provided, and the necessity of adopting tri-type for applied mathematics majors is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training method of mathematics majors is presented from classified cultivation, layered teaching and grading evaluation respects.

Keywords: local normal college; technological college; classified cultivation; layered teaching; grading evaluation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化调整以及产业的加速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赋予了新的内涵,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一方面企业一线招不到人才的矛盾现象。因此,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等级发展,为了建立新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核心思想是要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即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根据《决定》精神,升本的地方高师院校将转型发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1]。地方型高师院校转型后怎样培养学生必将成为地方型高师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数学专业为例,在本科职业教育现状下,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的建设和培养方法。

二、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培养的现状

一直以来,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响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地方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队伍数量已经相对饱和,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大大降低了就业率。另外,教师资格申请制度的改革,加大了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难度,提高了教师职业的门槛。因此,减少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招生规模是地方型高师院校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发展非师范数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必然选择。应用型人才[2]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制度、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应用型院校的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专业特色不鲜明、应用技术能力不突出等。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尴尬”现状,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地方型高师院校的优势是师范教育,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必须以地方性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为目的,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宗旨。但是大部分地方型高师院校在转型后,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没有结合地方需求教师的特点,对高中、初中、小学的数学教师的培养没有采取区别培养,对免费师范生和一般师范生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培养,仍然采用封闭式的“一锅端”式培养。另外,对应用型人才定义的极端理解也会造成人才培养定位的不明确。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才是“货真价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事实上,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等成人教育以及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都属于应用型人才,只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和程度不同。重点本科院校侧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一般本科院校兼顾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侧重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地方型高师院校转型后并不是变成了高职院校,只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这一人才培养的特征,不仅要求数学教师要有深厚的数学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教师技能,然而,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学术型而轻视应用型人才的现象。大多数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都重点引进学术型人才,而具有实践、推广和转化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师资力量薄弱,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学科教学法专任教师,这就是造成人才培养的“尴尬”现象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旨在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对数学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分度不高,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教材、学习课时等几乎一样。专业的课程科目设置过多,课程授课时间分布不均衡,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分类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使得很多转型后的高师院校存在着“形转质不转”的现象。

(三)不重视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本科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而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则整体明显下降,生生之间的差距明显,整体素质较低[3]。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尤为突出的就是厌学情绪严重、数学基础差、多级分化严重。目前,应用型院校几乎都在不同程度地在高等数学中的开展了分层教学,但迫于经济和教学场所的制约,数学类的专业课程几乎没有涉足。大多数数学教师采用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在没有经济和制度的驱动下,很难主动倡导或实施分层教学,大家都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做少犯错误”等思想。因此,没有学校政策导向和分配制度的保证,仅凭教师个人教学热情,分层教学是成不了气候的,这也是造成人才培养的“尴尬”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分式”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的意愿,结合地方教育、经济发展的需求,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里探讨的“三分式”教学模式即分类培养、分阶段培养、分层教学。分类培养是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职业倾向,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类别,制定相应的人才核心素养指标,围绕核心素养指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分类培养的核心是分类别指导,服务个性成长。分层教学是指在同类别人才培养模式和同一阶段人才培养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施分层教学培养。

(一)“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取决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通力合作,学校一定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坚持民主与集中制度,采用自愿申请和学校推荐两种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改革试点教学单位,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指导原则。

(二)分类培养的有效措施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有效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生入学后必须全方面的做好“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宣讲工作,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倾向,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通过分流测试确定人才培养类别。一般地,分类测试的时间定在大学一年级学习之后较好,这是因为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必须要经历一个过渡期,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保障学生能顺利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另外,人才培养的类别设置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具备充足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前提下进行相应的设置,一般分为三类:深造类、就业类和创业类。深造类指的是学生通过大学学习之后,将继续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习;就业类指的是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创业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之后,通过某种平台或载体,将个人或团队所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

(三)分阶段培养的有效措施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分阶段培养是指将四个学年进行有效的分割,突出每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地,可以采用“121”阶段模式,将四个学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即通识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扎好基础知识,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确定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即专业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了分类培养环节,主要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第三阶段为第四学年,即能力提升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主要发展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提升。

(四)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一般是在同类别和同一阶段人才培养中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扩招导致大学本科生水平普遍下降。另外,“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分类培养主要遵循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这就使得在同一类别培养中的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保证“三分式”人才培養的良好效果,必然要进行分层教学及其分级考核。

四、应用型高师院校数学专业“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培养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模块化设置

从2007年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开始到现在,几乎每所应用型高师院校数学专业都有招收免费师范生,根据“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一般将数学专业分为三类培养:免费师范(就业类)、卓越教师(就业类、创业类)和复合人才(深造类)。

结合各自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传统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进行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应用发展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三基”,常微分方程和概率论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里对传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进行了拆分,对于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在必修课程中只要求学习概率论,在发展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需求选修数理统计。对于复合师范生则要求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近世代数、初等数论等,对于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要求必修初等代数研究和初等几何研究,而对于复合师范生则要求必修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在专业发展课程模块中,可增设特色模块,如就业模块、考研模块、创业模块、专业素养模块、师范技能模块等。就业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中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中小学解题研究、中考数学试题解析、高考数学试题解析、数学史、数学文化、竞赛数学、中学数学逻辑等课程。专业素养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与之对应数学考研方向的一些后继发展课程,如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统计学选讲、数值方法选讲、金融学选讲、教育方法论选讲、泛函分析选讲、偏微分方程选讲、计算机语言选讲、动力系统初步选讲等。师范技能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试讲试教、教育见习、微格训练、几何画板、课件制作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必须有区分度和较强的针对性,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重在培养教师技能实践能力,复合师范生重在培养数学软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师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讲试教、几何画板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数学建模、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复合师范生,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师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讲试教、数学软件、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二)改变教学手段,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4-6]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它按照学生实际的知识层次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和考核,较好地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能力。对于数学专业课程的分层教学,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开展,可以先选取实践、实验类课程开展分层教学,再用“以点带面”的传动方式实现全面分层教学改革。以“数学建模”课程为例,数学建模课程往往包含实验,需要学生应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不同,以及学习的目的不同,可以实施分层教学[7]。以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基础层不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目的,重在培养一种建模的意识,以便在今后的教师岗位上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建模的意识,使其“学会数学、会用数学”。第二层次是提高层,提高层是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强地借助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培养目的不同,其教学内容(数学建模模型、算法及其计算机编程能力)的选择也不同。实施的分层教学方式可以是开放的,即在设置教学层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层次之间要具有一种动态转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三)改变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实施分级考核

分级考核是根据分层教学效果,按照学生实际的知识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考核,以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事实上,分级考核是与分层教学对应的,是分层教学的必然产物。考核[8]的目的是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果在教学中实施了分层教学,那么考核也应该分级。分级考核的关键在于,对于不同层次,合理设置成绩评定方式和考核方式。数学类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侧重理论,不进行实际操作,实践课既要讲理论,又要实际操作,两者的教学侧重点不同。理论课可以调整综合成绩的构成比例,增加课堂与平时测验成绩比重,将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方式,改成每章进行一次检测,由平时检测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共同决定。对于检测试卷和期末试卷仍然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且要做到分层次。如果是大类分层,那么每个分层都命一套试卷;如果是小類分层,在一张试卷中区分基本题、较难题和拔高题。对于实践课可以将分级考核形式更加推广,对于低层次采用开卷或半开半闭卷方式进行纸化考试,对于中间层次采用上机考试,对于高层次采用科研论文撰写方式考核,考核的内容也可以从课本上迁移到课外。

五、结束语

“三分式”人才培养改革是新时期地方型高师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作为应用型高师院校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专业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学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了解数学、学好数学、精通数学已经成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时代要求。由于受到教育资源、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素养、教师技能等方面的水平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数学专业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也是应用型高师院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是,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应用型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指导原则,同时也要认清“三分式”教学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比如分层教学和分级考核将更加要求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专业水平。总之,“三分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和良好效果依赖于学校政策保障,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三分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最终将推动地方型高师院校实现新发展和高度。

参考文献:

[1]龚小兵.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探究[J].高教学刊,2015(20):43-44.

[2]程兴中.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3):384-386.

[3]刘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7(3):150-151.

[4]张军侠,祝志勇,潘菊素,等.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打造“卓越园林技师”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56-59.

[5]郑美玲.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审思[J].教育评论,2016(4):144-146.

[6]陈之辉.关于大学数学课程分层教学实施方式的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19):43.

[7]雷秀红.在数学学科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教育,2018(2):68-68.

[8]赵刚.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40-240.

[9]蒋青松.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证: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3):4-6.

猜你喜欢

师范生应用型分层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