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电气设计的优化措施

2019-09-10黄荣忠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4期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电气

黄荣忠

摘 要:近年来,随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机遇。然而,由于我国发展初期的文化、技术受限,建筑电气工程在设计方面存在着一系列在发展中遗留的问题。文章从现今的建筑电气设计体系的现状出发,列举了其存在的漏洞,并尝試给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帮助完成对建筑电气设施的优化构思,从而推动对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建筑电气设计;电气设计优化

前言:

电气设计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完善的电气设施是对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各领域进行着对基础设施的功能、设置上的优化,电气设施的优化,更是要严格把握其现实存在的漏洞,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一、现存问题

(一)设备缺乏细分管理

当下建筑设施中,缺乏对电气设施的管理细分体系,使不同功能的电气设施无法得到针对于它们最合理的维护措施与周期安排。

(二)防灾害措施不足

电气设施的重要性与其受到的在极端状况下的防护措施强度不成正比,缺少防火灾、防雷电的机器保护措施的设置。

(三)安全性考量不充分

当下建筑设施中,电气设施与大部分的建筑接地工程设施一同放置,在操作或维护这一类的消防、监控等设施时,有可能受到电气设施漏电的影响。

(四)技术自研程度低

我国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所使用的电网设施、节能组件,大多为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产品,缺乏高质量的电气设备的技术支持。同时,在节能方面的功能也不够健全,使推动电气设备方面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成为难题。

二、优化措施

(一)建立细分管理机制

在现代建筑设施管理中,要定期对各类设施进行功能、受损度、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检测,并对需要更换的设备组件进行维修和替换。电气设施的种类众多,诸如照明、供电、电动引擎、变压等多种功能的设施,其功能指向与合理的维护周期有着不同的需求。若按照最低时限进行检修,会造成人力物力上的资源浪费;但若按照最高时限进行检修,则会造成部分设施无法在合理的检修周期内得到检测,可能导致电气设施功能的失效,甚至造成安全事故隐患。在现行的电气维修体系中,往往采取宁可年检浪费人力,不可埋下安全隐患的妥协措施。因此,若要对电气设施的维修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必须建立电气设施细分化的管理体系,对供电、照明、引擎、变压等多个功能的各自的维修时间年表,并严格依照按表登记的形式对电气设施各功能模块的检修历史记录进行登记,供管理人员进行核实校对,保证电气设施能够得到正确、高效的检测。

(二)建立灾害防护措施

现今的建筑工程设计中,缺乏对于电气设施在极端状况下的应急防护措施的设置。包括火灾情况下,电气设施的消防应急方案;以及在雷暴天气下,电气设施对自我设备安全程度的自检能力与防护设备的启用。在对该类极端情况的考量上,建筑电气设计工程方面急需建立合理的体系,以提高电气系统的应急防护能力。

1.消防应急体系

消防系统是针对于建筑可能发生的火灾隐患的应急防护系统,对于电气设施的防护要采取第一时间发布警报并优先启动灭火程序进行应急处理的思路。首先在电气设施的设备间里设置实时温感检测装置与火灾报警器,在明确有火灾情况的发生或潜在可能性时发出声光双形式的警报,通知管理人员进行核实与抢救;同时连通火灾报警网络,进行对消防网络的火灾险情数据的传输,在最短时间内地将火灾发生的地点、时间进行报告,以帮助消防力量进行及时调配;最后要在电气设施的设备间设置应急自动灭火器,在发出警报的同时自动启动,以惰性气体灭火为主,防止以水灭火导致的漏电危险性的出现,以确保后续到场的电路维修管理人员、消防队员的施工作业安全。通过警告、报警、自救三位一体的消防应急体系的建立,确保电气设施消防措施的完善。

2.防雷安全体系

防雷体系的建立需要从设备与空间布局两方面出发。首先,在电气工程设计时的材质选取上,要尽可能配备完善的防雷设备,如防闪棒、避雷针等,为引雷装置设置向下安全传导的路线,通过钢筋等设施进行安全引雷,避免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施导致设备的损害。同时与周边建筑的区域避雷网进行关联,保证能够及时将能量进行疏散传导,防止过多蓄积的能量对引雷装置产生无法控制的破坏进而导致装置的失灵。同时要确立监控体系,对防雷设备的功能进行实时的监控,使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设备功能是否健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提高设施安全系数

在原有的建筑设计之中,电气工程的设计未能与建筑自身的其他基础工程建立良好的线路兼容,导致在设施的布局上,一方面在多楼层的电气设施排布方面呈现混乱的局面。现今高楼建筑越发普遍,超过二十层以上的建筑已成为常态,若未对电气变压进行合理的处理,极易导致各楼层电压的差异与不稳定,要在底层、中层、高层进行至少三个以上的分区域变压器的设置,提高电气设施变压的稳定性,确保建筑电路的安全运作。另一方面,建筑内部的接地系统设置较多,然而电气设施的布局往往未与它们进行隔离,甚至由于部分工程方为压缩设施空间,以调配出更多的商业用建筑空间以提高利润,将大部分的接地工程设施都挤兑在同一个设备间内。这样的布局极大程度上造成了电气设施需要与其他的电子机械设备、防火防盗设备共用相同的线路,这使得电气设施的漏电情况极易在操作其他接地工程的过程中发生,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优化电气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类接地工程与电气工程之间保持安全作业距离,保证各系统之间的稳定工作,同时也可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重视技术科研能力

我国电气工程在初期发展迅速,但在进入新世纪以来,与建筑相结合的电气工程技术逐渐停滞,发展缓慢。由于建筑厂商对成本的压缩与对电气工程的不重视,导致电气设施高新技术的引进收到阻碍,家庭安全电路、环保转换电能等电气领域的新技术无法得到应用。在思考建筑电气设计优化之时,要坚决摒弃以利润为先的设计思路,放弃将低廉的电气设施作为施工建材的首选,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与经费补贴,重视加强电气设备的技术自研,提高电气设施对电能的利用率,向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努力拼搏。同时要以科技为驱动,不断深化电气设施的智能化格局,紧跟中国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节奏,持续推进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使电气设施的功能运作更加人性化、安全化、智能化。

结语:

建筑电气设计的优化要严格考量电气设施与其他建筑设施的兼容性,在保证建筑功能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气设施的器材选择、安全措施、布局调配的改良,进行体系上的完善、功能上的健全。只有当建筑电气设计实现了从技术到体系的全方位优化,才能令其有效地帮助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同时使建筑智能化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春枝.浅析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J].建设科技,201845(2):68-69.

[2]章庆.建筑电气设计中安全与节能措施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6(6):227+229.

[3]王祁胜.浅谈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No.529(20):131-131.

[4]吴友发.浅析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低碳世界,2015(25):199-200.

猜你喜欢

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电气
谈谐波对建筑电气设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浅谈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技术
浅析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浅谈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
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