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

2019-09-10潘云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引导自学

潘云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但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而且是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二是营造亲切的教学情境,促进合作探究;三是培养综合概括能力,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四是依托巧妙练习,形成学习成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导学案为学习的靶向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四个环节进行学习,即一读二思三写四用。

关键词: 自主学习;引导;自学

前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立,自致其明,非谓教师滔滔演说,学生默默聆受。”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从过去的以硏究教法为主转变到以研究学法为主的轨道上来,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两个字一颠倒,意义便截然不同了。“学会”强调教师的作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人”;而“会学”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生动地、活泼地学。

《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当前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我认为,在生物教学中,要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是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这需要教师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自主学习前,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程序与方法,而我上课时一般都先发放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有的放矢的去学习。具体方法是:一读(即将課文读通读懂,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内容);二思(即看一看“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读读课后思考题或学习任务,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三写(即研读课文,深入思考,分组讨论,小组合作,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迁移所学知识,联系最新生物学信息,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自主学习过程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保证学生亲身“先学”。

二是营造亲切的教学情境,促进合作探究。

一方面,教师应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探究能获得预期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授课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另一方面,在教的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到几点。第一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学生在讨论和争论中常常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第二,互相讨论,及时评价。通过分组(每组中根据优中差分配学生,便于学生帮教)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组与组之间和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评判分析、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当学生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

三是培养综合概括能力,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学习生物不能把所学知识孤立起来,而要抓住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零碎的知识片段构成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网络体系。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除了体现在新知的学习上,也体现在对于旧知的整理复习上。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时,对于动植物分类,要求学生把前面学过的有关知识串联起来,利用知识网络图表进行扩散开来,分枝散叶,层层分析总结下去,进行整理归类复习。例如动物的分类,可以根据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然后又将无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排序罗列出来,再把每一类无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点一一归纳出来。如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常见动物名称,(并标注珍稀动物及保护级别),生活环境以及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和典型代表动物生活习性等等。同样脊椎动物也是如此依样进行拓展开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动物进化的内在联系和总体规律以及所属分类等级。学生通过对旧知的梳理,查缺补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而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是依托巧妙练习,形成学习成果。

自主学习重在过程,而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能否进行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巩固拓展倾吐和表达,而这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因此、在完成“教”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收获,当堂分层布置练习题,并及时检查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会学的能力。

总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一个逐步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同知识一样,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因此,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使学生学会“自学”成为知识的主人,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才能有利于培养开拓型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海兰,刘秀荣.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C]// 2004.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引导自学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