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2019-09-10钟梅
钟梅
摘 要: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基于学生综合素养建设的需求为出发点的,高效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的速度快,而在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高质和高效。因而,笔者认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注重把握三个要点:一是使用情境以调动情感、启发思维,二是分层施教以均衡教育、照顾个体,三是拓展学习以发展素养、引向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基于学生综合素养建设的需求,数学教学不仅是要向学生传授理论和计算知识,而且要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数学思想、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效引导——这样,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目标要求了。因而,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既能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同时发展素养的高效课堂。
笔者认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可以从使用情境、分层施教、拓展学习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使用情境以调动情感、启发思维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古板”(严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思维比较被动。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让其感觉数学有趣,要想方设法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其思维主动活跃——由于情境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就比较容易达成我们所要的目标。
比如,在教“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利用初中生喜欢竞争、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特点,构建了一个游戏情境:阿凡提和巴依老爷为了一块农田产生了纠纷,两人约定,双方各组建一个团队进行解方程比赛,哪个队胜了,谁就得到那块田。然后,我把学生分成组,每两组一起“出场”,分别代表“阿凡提队”和“巴依老爷队”进行对抗赛。如,我出一个式子,4X+Y=20——先由“阿凡提队”给出任意一个X(或Y)值(如x=3),由“巴依队”迅速给出y值(y=8),然后双方互换攻守。看哪个队答得快且准确。这样的小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巩固了知识,特别有兴致。
再比如,在教“二次函数”时,为了启发思维,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大家都很熟悉《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假如森林运动会是这样的——先是小灰兔和小白兔进行跑步比赛,两人速度一样快。如果把两人的速度分别设为函数的横轴和纵轴值,函数值为两人的胜负可能性。这时,函数图像是一条斜直线;然后是小白兔和小乌龟进行比赛,这时候两人的胜负可能性函数图像就发生了变化。刚开始兔子跑得快,函数曲线向横向走,而随着兔子开始骄傲,乌龟开始发力,曲线开始向上扬起,而且越来越陡,到最后几乎成了一条竖线,这说明小乌龟已经确立了胜局——这个小故事虽然与函数原理不尽相同,但却形象地在学生头脑里绘出了图形,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度高。
二、分层施教以均衡教育、照顾个体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开始明显体现在成绩上。特别是数学学科,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所任教的班就是这种情况。这给教师组织教学造成了很大困扰:我们要采取普适性教学策略,那么有一些学生跟不上,又有一些学生“吃不饱”;我们要采取攻坚策略,如果抓尖子生,那么就等于放弃了大部分学生,显然是不负责的,而如果抓落后生,那么就会造成班级整体成绩下滑,又不利于那些有能力学生的发展。所以,面对这种两极分化的情态,采取分层教学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三到四个层次。然后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教不同层次的内容并提出不同的成长目标。这样,既保证尖子生继续快速发展,又保证落后生能得到有效基础指导。
三、拓展学习以发展素养、引向实践
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为了传输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就如数学这个学科,我们教学生学习数学理论和计算能力,但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让他们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是希望他们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这就是数学实践力培养的需求。
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不仅是要关注教学质量和速率,而且要关注学生素养的建设。可以通过拓展学习、探究学习、实践体验等方法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教了函数之后,学生确实会计算习题了,但他们就能把这个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了吗?——这当然还需要有个培养和引导的过程。于是,我给学生出了个社会实践作业:请同学们在课下调查本地出租车(包括网络专车、快车等等)的计价规则(比如出租汽车起步价是8元,到3公里后,就变成每行1公里加价1.2元)。然后尝试预算出自己的出行成本,如果能画出一个付费函数图来,你会发现,每次出行你可以用这张图快速查出自己要支出多少车费——通过这样的拓展训练,学生们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以上,从使用情境、分层施教、拓展学习这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学情和发展需求,要把教学的视野放宽,不应仅仅局限在知识传授上。这样的高效课堂才是学生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明.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构建[J].中外交流,2016(1).
[2] 劉辉.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