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孩子的成长世界

2019-09-10李芳芳

高考·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家访寄宿制班级管理

李芳芳

摘 要:对于高中寄宿制学校来说,家访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另一种实践。通过家访,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走进孩子的成长世界,更好的读懂孩子,更好的理解原生家庭对孩子个性成长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师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更好的促进班级团队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访;高中;寄宿制;班级管理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是啊!没有情感,何谈教育!

一、为什么要家访——家访是撬动师生间情感相通杠杆的支点

(一)家访工作现状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家访工作存在如下阻挠和误区。

1.家长层面

(1)认为现在通讯手段如此发达,有多种沟通途径,老师没有必要上门家访。

(2)认为现在社会都讲究个人隐私,老师到家里多少有些尴尬,尤其是闹离婚、再婚或是单亲家长不想让教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状况,常常以“没有时间”推托教师家访。

(3)认为自己会教育孩子,不需要老师的帮助,拒绝老师家访。

2.教师层面

(1)平时工作很忙,没时间家访。

(2)怕给家长增加心理负担。

(3)误以为只有遇到问题时才家访。

3.学生层面

(1)害怕老师将自己在学校不好的方面告诉家长,引发家庭矛盾。

(2)对老师本身存在恐惧,不敢和老师有深入的交流。

(3)害怕家长透露自己成长过程中人一些不好的事情,给老师造成不好的印象。

(二)寄宿制高中家访工作的必要性

寄宿制高中,学生一周有5天在学校,学生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比父母还多,在一定程度上,班主任充当了父母的角色,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饮食起居,情绪、情感。因此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否顺畅,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家访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条有效途径。

1.家访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

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能够更好的走近孩子的内心,让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2.家访是学生成长的情感需求

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喜好。高中生随着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独立意识增强,更注重情感,这就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走进学生的成长世界?如何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何让班级管理工作如鱼得水?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立情感链接,如果教师能获得孩子的认可,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家访工作正是拉近师生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3.家访是教育个性化的社会需求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高生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说,他们无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都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独立的思维,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被赏识。而家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更客观的认识学生的个性,让我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

因此,家访工作依然是家校沟通中不可缺少的一条途径。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教师教育责任的延续,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另一种实践。家访工作是撬动师生间情感相通杠杆的支点。

二、家访工作实践与研究

(一)家访实录与感悟——走进孩子的成长世界

家访手记:2018年4月,家访日前2天,在家长群中发布家访信息,请方便家访的家长单独留言,说明方便的时间段和家庭地址,我再根据时间段和地址统筹规划路线。共收到多位家长留言方便家访,地址分别分部在留下、转塘、双浦、和半山,我对路线作了一个大致规划,家访日前一天晚上和家长进一步确定好时间段。家访日一早,我如约开始了家访之旅。早上九点,到达留下沈同学家,沈同学和妈妈见到我都非常开心,我们聊到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成长的趣事,后期的发展等,2个小时很快过去。告别第一家,继续出发去转塘祝同学家,祝同学理科非常好,语文和英语非常弱,偏科嚴重,人很安静,很腼腆。祝同学不知道我会来家访,见到我有些惊讶,刚开始有些不自在,慢慢聊到电脑,聊到他寝室的同学,他放松下来,不再那么拘谨。时间很快到饭点,祝妈妈留我吃午饭,我婉言谢绝了,我说我家访有自己的原则。告别祝同学家,在外面吃过午饭,再导航去双浦的金同学家,沿途感叹杭州的新农村建设真棒,一栋栋独立的小楼,干净整洁的村道,环境真美,金同学和妈妈已经在家里等着了,到达后收到了热情的接待。另一位袁同学家也在双浦镇,金妈妈非常善解人意,她怕我路不熟,专程和金同学一起陪我去袁同学家,在袁同学家见到了袁同学和袁爸爸,大家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期望,从袁同学家回来,收到了袁爸爸的一条微信,感谢我对孩子的关心,并悄悄告诉我袁同学没有妈妈,希望我能多关注孩子,并且帮忙保密。我瞬间读懂了孩子平时的一些表现,也深感责任重大,我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从这次家访后,几个孩子和我的交流明显比之前多,在我的课堂上也更专注,在班级事务上也更热心,每个孩子都有较大的变化。其中金同学主动申请做卫生委员,帮我分担班级卫生方面的工作,袁同学由同学们推选做了副班长;祝同学在后来期末考试中成绩突飞猛进,班级第一名。从这次家访中我意识到家访应该面对所有同学,而不仅仅是对有问题的学生,因为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从而更好的读懂孩子,更好的和孩子沟通;家访可以拉近老师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老师的心里很重要,而这种认可感可以促进孩子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二)家访的原则——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系统。

1、家访要真诚相待。

家访不是去告状,不是应付任务,家访更像是去看望朋友,把家长和学生当作朋友,相互尊重、信任,支持。

2、家访要多一份宽容。

家访不是去找茬,家访是寻找对学生的认同感,对学生缺点与不足加以引导、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接纳学生,欣赏学生,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3、家访要多一份理解。

家访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心灵之间的碰撞,走进孩子的成长世界是为了更懂孩子,更好的理解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了解孩子面临的困境,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系统。

三、家访的成效

家访让我更理解学生,更欣赏学生,更疼爱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也更得心应手,渐入佳境,相比高一班级的散漫、喧闹、高二的这个学期,班级班风学风有了明显好转,同学们积极向上。家访让我和孩子们都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一)班级管理更顺畅

1.在家访中,教师能真实的了解学生在原生家庭中生活、成长的情况,这是学校生活中无法接触的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以后的教育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达成共识。

3.可以赢得家长的理解与尊重,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

(二)家校关系更和谐

1.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渴望独立和自由,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不多,家长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了解,部分家庭亲子关系较为紧张,在家访的交流中,教师可以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提出看法并给予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构建融洽的家庭关系。

2.通过家访的交流,可以消除误会和隔阂,家长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孩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3.可以帮助家长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合理规划孩子的未来。

(三)师生关系更亲近

1.学生看到老师不顾辛苦来看自己,虽然会有些顾虑,但内心能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这种重视会让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

2.教師当着家长的面肯定学生的优点可以给家长以信心,其对孩子的关注势必更多,可以给孩子自信,促其积极进取。教师当着家长的面指出学生的不足,可以给学生一种必须改正缺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家访会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亲近,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种相互亲近的信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

四、后记与反思

家访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当班主任叩开学生的一扇扇家门时,面对突然到来的老师,学生及其家长所感受到的将是一种别样的温馨,而这种温馨显然是电话和网络无法传递的。

装着爱心的家访具有温度,家访可以帮助我们推开一扇门,走进孩子的成长世界,让教育更有成效,让班级管理更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家访寄宿制班级管理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将合作教育进行到底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