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研究

2019-09-10赵郁华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应用能力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行业发展的新形态,而这也对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传统专业教学水平达标的基础上,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功能来进一步拓宽教学模式,以此来保障自身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继而顺利完成相应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三通两平台”的重要组成内容,“十三五”提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任务,因此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也已经成为常态,其对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通过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所以做好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研究工作便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22-0125-03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internet plus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education industry,and this also put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to apply information;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the standard of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se the internet function to further broaden its teaching mode,so as to ensure that its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n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objectives. At the same time,the resour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hree links and two platforms”.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roposes that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greatly enhance the main tasks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pabilities of information service education. Therefore,the teachers based on the resour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re upgraded. Th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capability model has also become the nor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and to guid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rough the suppor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erefore,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research of improving teachers’information applic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resour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Keywords:resour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teacher informatization;application ability;model research

0  引  言

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即按照基于平台化的培训以及应用活动,来保障相应平台应用工作能够覆盖至相关区域学校(以中小学为例)全体专任教师,使教师可以快速高效地应用优质的数字信息资源,有效提升师生优质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水平,以此推进我国现代化教育水平。但从现实角度出发,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本身在实践期间涉及的专业性知识相对较广,整体组织协调难度较为明显,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最终成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状况发生。

1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内容要点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以政府提供对应数字信息教育资源的基本公共服务载体来体现,并按照网络学习空间的模式逐渐使资源服务成为支撑,基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其所包含组织架构为:国家数字信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省级数字信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其中國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与各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连接构成逻辑清晰的统一整体,且在省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体系下又可与各市县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经省级枢纽环节连接而成的逻辑统一整体,以此使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以及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核心要点即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做全面培训,并为区域各学校专任教师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个人空间。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出发点即改善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并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法,达到变革以往教育流程,转变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的目的,以此使自身教学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

2  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

2.1  明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在实践期间必须明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互联网特征来看,用户至上的理念是其能够发展壮大的基础,而对于教育行业,师生间的角色关系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即学生为教师的用户,因此教师教学期间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组织相应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才能确保最终教育教学效果完全达到预期[1]。

通过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环境,以使教师能够快速全面了解学生个体需求以及自身学习进度,并按照线上结合线下的信息化教学活动要求,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形式,提高教学实效性,以此确保教师根据自己自主思考成对教材的二次处理,并借助相应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来设计阶段明确的学习主体,之后在师生交互期间再生成可供参考转化教育资源,最终达到服务不同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的目的,为教师树立具备现代化教育观的全新教学理念。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构建的网络信息应用环境架构如图1所示。

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在教师登录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后,便可充分共建共享各级类型多样的教育资源,尤其名师网络工作室、教师工作室、特色空间功能的拓展,名师网络工作室可以使教师教学资源丰富性显著提升,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工作室功能可以及时更新教师教学模式,保障教师教学效果能够完全得以体现;特色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师教学方案,同时确保学生后续学习实效性完全达到预期。这些都对教师形成开放共享教育思想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可通过学科协作组来让青年教师与成熟学者教师自由交流、共同研究,逐步提升学科教师集体教学智慧。这种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所设定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配合其鲜明的功能,可以有效整合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确保其信息化应用能力得以不断提升进步,同时教师自身教学业务水平也因此得到有效提高。

2.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成型

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其本质目的是培养教师具备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而信息技术素养作为直接反映教师信息化应用技术水平的客观指标,也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得以成型的关键,因此在实践期间必须注重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要突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交互融合创新特质,明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资源,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来全程辅助教师教学活动,引导教师运用图文声影等不同感知方案去丰富教和学的信息传递形态,最终达到优化传统教育教学中概念理论、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各自教学环节的内在联系的目的,继而开发更多实用性强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2]。

比如从学生视角出发,通过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而形成的主题探究学习模式,学生可直接通过相应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其所包含微课网功能板块、人人通空间功能板块等按照直接查找名师空间以及资源库检索等方式,搜寻所学主题学习资源,形成主动探究学习的模式。而从教师视角出发,通过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内容,教师做好合理的引用设计,便可形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此期间教师可直接在相应区域微课网发布微课视频,来让学生自行根据微课内容提前在家中进行自主学习,之后完成预习训练题送交教师,待教师通过训练检测题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后,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难点、知识重点进行讲解,后续再系统化做回顾总结,以此全面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些都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得以成型的直观展现,也是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效果得以达标的前提。

2.3  整合优质资源,提高教师教学知识管理能力

整合优质资源提高教师教学知识管理能力也是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个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师必须明确虽然利用互联网能够快速使知识碎片化和融合化,但如果只是关注对知识资源的广度扩充,而不重视知识资源深度探索,也很难保障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达到预期。因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做好丰富多样的专业权威知识整合,使教师管理以及重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确保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比如针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本身具备多个不同资源输入通道的特点,类似微课网、职教网等,各资源输入通道也支持教师资源的更新上传,因此在实践期间完全可以构建分学段或分教材教学设计、课件、视频资料等资源分系,整合出完备的、持续的、可供随时检索获取的精品优质教学资源,以此提高广大教师教学知识管理能力。同时促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本身所具有的资源推送服务功能,确保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高效管理;加深教师对知识资源深度探索欲望,以达到使用平台资源丰富完善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目的。

3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实践注意事项

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的价值,即让教师通过学习建设个人空间,使网络学习空间可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达到不受传统教学时空限制的学习目的。且在此期间,教师可熟练利用平台功能及各种优质资源,高效进行教学活动,形成从教师个体发展需求角度出发,目标明确的制定课题编制和视频课件设置等信息化辅助教学模式,以此全面提升自身基础信息化应用能力。

但在实践期间仍需注意,现实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教师工作繁忙且原有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完全满足常规教学的情况下,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往往会让教师产生不满、倦怠、畏难等负面情绪,即使最后培训学习完成,但大部分教师学习后也无法轻松灵活地进行运用。这些与教育部未对教师信息化能力制定硬性考核指标、教师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意愿度不高、学校信息化设备更新缓慢等有着直接关系[3]。

因此,为使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可以顺利开展进行,在实践期间,相应教育部门必须积极制定合理的信息能力考核指标,组织丰富相关活动,确保教师能够重视信息化应用的功能作用;校方应配合教师定期组织专题培训,评比优秀课例研讨,周期性做好硬件更新,保障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成果能够得到有效展现;同时丰富培训教程以吸引教师能够不断学习,使教师提高对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客观认知,确保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的价值能够充分得到发挥。

4  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基于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模式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其是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期间必须注重平台训研质量,明确各流程步骤合理性,使教师能够通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信息技术与科學教学深度融合,为我国教育事业高效、稳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宁宁,王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J].软件导刊,2019,18(8):212-216.

[2] 赵玉,陈志华.基于云计算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142-145.

[3] 李振武.“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环境下的班级教学策略研究 [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5):43-45.

作者简介:赵郁华(1976.11-),女,瑶族,湖南郴州人,计算机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应用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本教学的探索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