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双元制看我国高职教育
2019-09-10梅珂英
梅珂英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双元制职业教育指的是,整个培训过程在工厂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由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一种办学制度。该模式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之“双元”,主要表现在培养场所的双重属性(企业和职业学校)、培训主体的双元属性(学徒和学生)以及所属权的双元属性(联邦政府和各个州)。“双元制”充分体现了德国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教学为技能培训服务、学习内容安排呈螺旋式上升以及采用模块式教学的特点。
双元制的优势:融合为王
教育同生产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贴近社会需求。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学习时间按照7:3的比例,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接触的是企业最新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企业支付给学员一定数量的工资,从而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培训结束后即刻投入工作。
企业广泛参与,办学自主权较大。大型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中小企业若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的职业培训,也可以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且企业办学自主权较大,没有必须雇佣培训学员的责任,同时,学员也没有必须在该企业工作的义务。
行业考核标准具有权威性。双元制模式以行业考核标准为核心,结业考试成绩由相关职业行会颁发专业证书。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性的原则,也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理论和实訓并重的教师队伍。在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主要有两类——企业的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发挥重大作用的师资。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5年以上职业实践经验的“师傅学校”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2年职业实践经验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4年专业学习及2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灵活合适的教育分流体制。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德国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长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选择再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希望在大学之前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
如何借鉴双元制职教模式
明确定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专业的设置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点。在德国是先有职业, 然后再根据职业特点、工作范围来具体细化专业方向。而在我国是根据学科教育特点划分专业, 然后根据专业寻找适合的职业岗位, 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对学术型本科而言较为合理, 但对于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就略为牵强。鉴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主动适应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产教融合:注重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具备完善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政府从法律法规层面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学生入学前与企业签订协议, 学习期间即获得工作经历, 还可获得实习工资。职业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我国需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 让参与校企合作的双方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 也降低了用工成本;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 解决了实践教学中师资不足的难题,也实现了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技能优先:完善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双元制考核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主要在于对人才考核模式的选择。目前我国所采用的人才考核模式大多数是以期末考试为主, 这种考核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考核, 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要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核中逐渐推行“以职业资格证代替考核”“以技能鉴定为目标”“培训和考核相分离”等方式,进行考核模式改革, 把技能培训作为考核的指向标, 倒逼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制度保障: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德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建设和修订过程以及其与时俱进的内容,对我国修订《职业教育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我国要健全完备的职业教育立法机制,通过职业教育立法,提高职业教育法律的可操作性、保障学生的就业、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规范企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行为,从而强化企业参与学生技能培训的程度,实现企业和学校互利共赢。同时,我国应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完善职业教育法制监督体系,培养民众良好的职业法律意识,使企业愿意参与,公民重视参与,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双师双能:职业教育教师技能提升。德国职业教育教师门槛高、待遇好, 因此教师队伍十分稳定。在德国要成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 需要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水平, 最后还要获得德国政府承认的教师资格证书。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我国应加大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加大过程性培养,建立动态化考核机制,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努力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双管齐下:职业教育“量”的扩大与“质”的提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高等职业教育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扩招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但也不可否认,高等职业教育“量”的扩大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培养质量会否下降的担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扩招中应坚持宽进严出,“扩量”与“提质”两手抓。既要坚持德技并修,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相融合,同时也要结合区域产业新发展,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建设内涵。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建设者和专门人才。保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教育是根本保证,其中职业教育为大多数劳动者提供了教育保障乃至就业保障,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基于这样的重要性,全社会都应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