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2019-09-09张朝茜
张朝茜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8例卵巢囊肿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月经周期及经量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AMH水平均上升,bFSH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周期及经量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在卵巢囊肿治疗中可产生显著疗效,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月经周期、卵巢功能等,临床应用安全且可靠。
【关键词】
卵巢囊肿;腹腔镜卵巢剥除术;开腹手术;卵巢功能
卵巢囊肿为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肿瘤,其发生与内分泌、环境、遗传等因素有较大相关性,可导致流产、月经失调等,从而对患者身心健康形成极大影响[1]。目前针对该疾病患者,临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且伴随医疗技术及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使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被逐步应用于临床中,其能够有效清除病灶,同时避免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损伤[2]。为此,本研究将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用于卵巢囊肿患者治疗中,并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2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64例。观察组年龄23~51岁,平均(39.08±4.15)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3.69±0.52)年。对照组年龄22~51岁,平均(39.06±4.18)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3.72±0.48)年。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CT、超声检查等,将恶性肿瘤者排除。对照组在全麻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中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处理后,于脐与耻骨联合之间做一切口,长度为7~10cm,随后将筋膜与肌肉钝性分离,切开腹膜,使腹腔暴露在外,找出存在囊肿的卵巢后将其拉出腹腔,切开卵巢皮质,对囊肿进行分离并取出,探查对侧卵巢有无囊肿等情况,若未发现异常使用温盐水冲洗腹腔,将腹腔内残留液体吸尽,最后缝合腹腔、冲洗创口,并予以预防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全麻下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后,与脐缘上1cm部位做1个切口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结合患者卵巢部位于左下腹做两约5mm切口,并置入直径为5mm的戳卡,经腹腔镜对腹腔情况进行全面探查,了解囊肿形态、质地等,采用单极电钩于囊肿表面灼一裂口,逐步分离卵巢皮质与囊壁;完整剥离囊肿,在剥离囊肿后,将其放入取拾袋,取拾袋口拉出腹外,于囊壁做一切口,吸出囊液,取出囊皮及取拾袋,并將囊皮送病检,术后予以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卵巢功能进行评定对比,其中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采用上海贝西公司提供的AMH测定药盒检测,基础卵泡雌激素(bFSH)采用上海贝西公司提供的FSH测定药盒检测。2)观察并比较两组月经恢复情况,包括月经周期及经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卵巢功能
与术前相比,两组AMH水平均上升,bFSH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月经情况
观察组月经周期及经量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卵巢囊肿为孕龄期女性易患疾病,且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导致继发感染、囊肿破裂、恶性癌变等。故如何抑制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发生等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及预后改善有着重要意义[3]。
卵巢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的生育能力,AMH、bFSH均为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当发生卵巢囊肿时,患者AMH水平将逐步降低,bFSH则呈上升趋势。以往临床对于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手段多以开腹手术为主,但该术式具有创伤性大、术后并发症多等弊端,极易影响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AMH水平均上升,bFSH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月经周期及经量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在保留正常卵巢组织情况下将囊肿从卵巢剥除,从而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而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通过利用腹腔镜技术可有效提高手术准确性,减少对卵巢及周围脏器的损伤,且能够使卵巢血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同时本研究腹腔镜组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进一步证实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此外腹腔镜可对患者全腹腔进行探查,及时诊治盆腔共存疾患,有助于为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实施卵巢囊肿剥除术可有效加快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邵明君,陈静鸳,胡旻,等.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变化[J].浙江医学,2016,38(13):1108-1110.
[2] 符婕,陈慧娟,栾莹,等.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05):875-878.
[3] 马金红,孙俐,戴进.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J].北京医学,2016,38(03):282-283.
[4] 王馥旭,丁雪梅,董春红,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远期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08):1367-1369.
[5] 于筱卿,赵瑾,王国庆.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06):67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