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貌原则视角下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语用失误研究

2019-09-09富丽瑶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

摘要:跨文化交际在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交往中不可避免,两国文化不同,导致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称呼语的语用失误就是比较常见的类型。本文主要对中俄称呼语的语用差异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称呼用语的影响,使人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促进交际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称呼语

引言

最早提出语用失误概念的是英国语言学家J·THOMAS,他在《论跨文化语用失误》一书中将语用失误定义为:不能理解“表达之意义”。笔者认为,语用失误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方式的不同,或者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在跨文化交際中发生误解,影响交际效果。

本文主要对礼貌原则视角下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对称呼语的语用失误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中俄称呼语的语用差异,促进中俄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俄汉礼貌原则

俄语中的“вежливость”一词在《словарь по этике》中被解释为:礼貌是一种道德品质,对于拥有这种品质的人来说,尊敬他人已经成为其日常行为规范和同其他人交往时的习惯举止方式。Формановская Н.И.认为礼貌还包括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待人接物客气、有分寸。

中国文化认为,“礼”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仁、义、礼、智、信更被奉为儒家五常,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貌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国的“礼”提倡谦虚,讲究的是恭敬、辞让。

二、俄汉称呼语的语用失误分析

1.代词性称呼语

在中俄的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代词性称呼语的语用失误就是第二人称代词“ты”和“вы”的语用失误,下面通过以下几组对话我们来了解下“ты”和“вы”的正确使用方法:

A.—Послушай,моя пери,—говрилон. Ведь ты знаешь,что рано или поздно ты должна быть моею,—от чего же только мучишь меня?(Лермонтов)

“你听我说,我的小天使!既然你知道你早晚是我的人,干吗还要折磨我呢?”(莱蒙托夫)

B.—Вы мне гадки,отвратительны!—закричала она,горячась более и более.(Толстой)“我对您感到厌恶、嫌弃!”她大声喊叫,越来越激烈了。

由上面的对话我们可得知,在俄语交际中,“ты”通常用于称呼亲近的、熟悉的人,或者对方是下级或者晚辈,表达亲昵,或者在非正式场合使用。而代词“вы”通常在正式场合使用,或者对方是长辈、陌生人、不太熟悉的人、让自己不满或生气的人。

2.名词性称呼语

(1)亲属间称呼语的语用失误

如果是称呼家中的长辈,在汉语中我们也通常会称呼为大姨、二姨、姑姑、大叔、二叔等,而俄罗斯人通常只称呼тётя、дядя,;对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称呼中俄都一样,只是在俄语中外公外婆也和爷爷奶奶一样称为дедушка和бабушка。在俄罗斯也可以直接称呼长辈的名字来表达不是很亲密的关系,但是在中国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中国的文化非常讲究尊敬长辈,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万万不可的。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在俄罗斯一些年长的人习惯称儿童或者青年为сынок、дочка,就是孩子、小姑娘的意思。当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和一些俄罗斯的中老年人关系比较亲近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这样称呼你,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该称呼语的含义,这样才能避免误会,因为在中国,如果被非血缘关系的人称为儿子、女儿,我们会认为对方有侮辱我们的意思。

(2)职业及职位的称呼语语用失误

在汉文化中,为了表示对陌生人的尊敬礼貌, 在称呼陌生的长辈时可以直接称呼他们的职业,例如护士、医生、司机、服务员等,但是俄罗斯人通常不会这样称呼,他们通常会将女性统称为девушка,无论他们年轻与否,如果你在街上称呼俄罗斯的老奶奶为бабушка,她一定会非常不高兴的。俄罗斯人通常会用господин来称呼男性。

对于职位的称呼语,中国人通常习惯于在职位前加上姓氏,例如李老师、李医生等。而在俄罗斯是不可以直接称呼人们的职位的,一些初学俄语的同学经常会套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称呼俄罗斯人,如:учитель,у меня вопрос. Продавец,дай мне меню.。通常在俄罗斯用名字和父称的形式来称呼别人是比较礼貌的称呼方式。

(3) 专有名词称呼语语用失误

在汉语的语用习惯中,我们喜欢称特别熟悉的朋友为“老”……“小”……。例如:年长的人经常称邻居、朋友为老王、老李等,但是在俄语中千万不可以在姓氏面前加“老”来表达亲切之意,例如:старщ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如果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直接称呼他的名字或者昵称就可以了。

结论

称呼语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必要手段,恰当的称呼语是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礼貌准则,造成了称呼语的语用差异。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选择正确的称呼语,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冲突,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1983(4):91-112.

[2]王丽莎.礼貌用语在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9.

[3]陈延刚.称呼语在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J].文学语言学研究,2016.

(富丽瑶,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136)

猜你喜欢

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称呼语在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关于商务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探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