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大竹方言母语者对文白异读字的语音选择

2019-09-09唐传思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方言

摘要:本文以四十五名大竹方言母语者为对象,调查了他们对常用文白异读字的语音选择,并通过年龄、性别、地域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年龄的年轻化,文读音使用率相应增加,并向着全面取代白读音的方向发展。文读音的发展速度与文白读音的语音差异成反比。

关键词:方言;文白异读;语音选择

引言

方言中的某些字存在着两个或多个具有文雅、俗白风格的语音形式,并形成了系统的层次。一般来说,白读音更具方言特色而文读音则更接近标准语。本文对45名大竹方言母语者就一些常用文白异读字进行了发音调查,并通过年龄、性别和地域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一、大竹方言中文白异读字的语音特点

据饶红梅(2016)《四川大竹方言音系研究,》大竹方言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个。与普通话相比,其声韵都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大竹方言中存在4个特有声母,分别是[η],[],[z],[],但不存在普通话中所具有的[],[],[],[],[n]。其次,大竹方言中没有普通话韵母[],[],[],但有自身独特的[iai],[ue],[io]三个韵母。其与普通话有三种对应关系:一对一、一对二和一对三。“一对一”即一个方言韵母对应一个普通话韵母,后二者以此类推。

二、调查过程

1.语言变项

语言变项指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意义不变的语言项,其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就作为一个语言变式。本文将文白异读字作为一个语言变项,文读音和白读音作为语言变式。调查在大竹县内进行,主要选取石河、双拱、杨家三镇45名当地人进行调查。所选取的文白异读字共18个,可分为以下三类:

(1)文白两个读音声母不同。这一类的字有:导[tɑu]—[];义[i]—[];业[]—[];研[]—[]。

(2)文白两个读音韵母不同。这一类字有:绿/律[ly]—[lu];雷/累[lei]—[luei];内[nei]—[nuei]。

(3)文白两个读音声韵母皆不同。这一类字有:去[]—[];敲[]—[];解/街[]—[kai];间[]—[kan];觉[]—[]咬[iɑu]—[];吓[]—[xe];闲[]—[xan]。

例字读音中前者为普通话读音,后者为大竹方言读音。

2.调查目的及对象

本文目的在于考察文白异读字在不同年龄、不同群体方言母语者中的语音选择,并预测文白读音的消长趋势。考察这一语言变项的社会影响因素,并找到语音选择的原因及其演变发展的方向。

选择发音人时有意识地囊括了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域环境的被试。其中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78岁。调查对象包括农民、退休职工、个体工商业者、公务员、外出务工者、企业员工、在校学生。

3.发音语料及方法

本文采取两类调查方式:一是面对面调查,主要针对本地的被试;二是网络调查,主要针对身处外地的被试。面对面调查主要通过询问引导被试说出所要调查的例字,网络调查则是让被试对十个例句进行录音:

(1)你是我领导得嘛!

(2)这个疙瘩哪门解不开了?

(3)你去屋头睡一觉就不得累了。

(4)别个律师又没得啥子义务帮你。

(5)这个内存卡是绿色的。

(6)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7)快点做作业,莫敲桌子了。

(8)他一直在这间房子头搞研究。

(9)刚才打雷把我吓了一跳。

(10)我们等下去逛街嘛。

这十个句子都是典型的生活口语表达,采用方言口吻和用词,引导被试自然地用方言进行录音。录音时,考虑到被试可能受普通话读音的影响,在读完十个句子后,还采取单个字询问的方式,以确认该字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语音面貌。

三、数据分析

1.发音总体分析

(1)老年组文白异读字的发音情况。老年被试中有四名定居农村,另三名定居镇上或县城。调查发现,老年组被试的文白异读字几乎完全保留着当地方音,即白读音。老年组共7名被试,共发音126次,其中白读音118次,占总次数的93.65%,文读音4次,占总次数的3.17%,文白两读4次,占总次数的3.17%。除了“觉”字文白读差别较大,其他字基本都保留了白读音。而“觉”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在大竹方言中的“睡瞌睡”代替了“困一觉”的位置,所以“觉[] ”这一白读音逐渐被文读音所取代。

(2)中年组文白异读字的发音情况。该组被试的发音情况较为复杂,但也更能体现文白读音的变化。中年组共20名被试,其中男、女性人数、本地和外地人数各占一半。总发音次数为360次,其中白读音158次,占总发音次数的43.89%;文读音179次,占总发音次数的49.72%;文白两种读音同时存在的23次,占总发音次数的6.39%。中年组在文白异读字的语音选择上文读音已经超过了50%,并且存在两种读音同时存在的过渡阶段,说明中年人在文白异读字的语音选择上有着文读音倾向。

(3)青年组文白异读字的发音情况。青年组被试共12名,男性、女性各一半,大部分都在外地求学或工作。发音总次数为216次,其中白读音68次,占总数的31.48%;文读音为135次,占总数的62.5%,文白两读为13次,占总数的6.02%。青年组的被试文读音的比例相比中年组占幅明显增加,部分文白异读字已出现全部文读的现象。

1.4少年組文白异读字的发音情况。少年组被试年纪在14到20岁之间,有本地学生、工厂学徒及待业人员。共6名被试,其中男性、女性各占一半。发音总次数为108次,其中白读音16次,占总数的14.81%;文读音为82次,占总数的75.92%,文白两读为10次,占总数的9.26%。少年组处于白读音向文读音转变的后期阶段,近50%的文白异读字已全部文读。

2.分项分析

前面提到,本文所调查的语言变项分为三组,下列就这三组文白异读字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1文白异读音声母不同,字数为4:老年组共发音27次,其中白读27次,文白两读1次;中年组共发音80次,其中文读49次,白读28次,文白读3次;青年组共发音48次,其中文读41次,白读7次;少年组共发音24次,其中文读24次。

2.2文白异读音韵母不同,字数为5:老年组共发音35次,其中文读1次,白读34次;中年组共发音100次,其中文读42次,白读58次;青年组共发音60次,其中文读46次,白读14次;少年组共发音30次,其中文读30次。

2.3文白异读音声韵皆不同,字数为9:老年组共发音63次,其中白读57次,文读、文白两读各3次;中年组共发音180次,其中文读88次,白读72次,文白读20次;青年组共发音108次,其中文读48次,白读47次,文白读13次;少年组共发音54次,其中文读28次,白读16次,文白读10次。

上述结果说明,随着年龄的年轻化,大竹方言母语者白读音的使用率逐渐降低,文读音的使用率逐渐增加,即文白读的语音选择在不同的年龄层有不同的表现。而三组文白异读字中,文白两种读音的发音差异越小,文读的概率越大,文白两种读音发音差异越大,文读的概率越小。

四、影响语音选择的社会因素

1.年龄对语音选择的影响

语言变异的年龄差异是最直观的。一般情况下,老年语言往往比较保守,保留着较为原始的面貌;而青年语言则变化较快较多,可以说他们就代表着语言变化的趋势。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发音者年龄越大,越趋向于使用白读音;年龄越小,越倾向于使用文读音。可见,随着被试的年轻化,文读音使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共时研究足以说明大竹方言中特有的文白异读字近几十年来不断在靠近文读音,即普通话标准语的发音。

2.性别对语音选择的影响

男女在使用同一种语言变体时,语音上有所不同,这是语言性别差异中最普通的类型。一般认为,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原因,女性一般比男性更多地使用标准语。本文有意识地分别选取了一定数量的男性和女性被试,试图找到性别和语言选择之间的联系。

调查发现老年组和少年组的文读音比例都是女性高于男性,但中年组和青年组却恰恰相反,说明这两个年龄段的男性也同样更加偏向于使用标准语。此现象可能是跟中青年组中的外地被试有关。中年组外地被试主要生活在广东沿海,青年组中的外地被试则主要分布在成都。由于白读音的使用会造成交谈困难,故在外地居住的人会更多地选择文读音。

3.地域环境对语音选择的影响

上面提到语音选择的性别差异是由地域差异所引起的。不同的语言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语言选择,由于白读音只在一定的方言区中使用,人们在非方言区就会倾向于使用标准语进行社会交往,从而产生文白读音的变化。

调查中外地被试在文白异读字中的文读音比例大大超过本地被试,且这一群体的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文读音。说明语言环境是引起被试语音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五、语音选择的原因分析

1.普通话的推广

随着人口流动和社会融合,人们对标准语的使用逐渐增多。调查中有被试说到自己之所以会用文读音是因为小孩在学校接受的是普通话教育,为了适应孩子,所以选择用接近普通话标准的文读音。语言的社会性本质决定着语言是为社会服务的,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大竹方言区的白读音会在某一时间完全为文读音所取代。

2.方言接触的影响

随着大竹县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厂的建立,一批外地人逐渐涌进,随之带来的则是各个方言的接触与融合。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些被试之所以会产生文白两读的情况,就是源于交谈对象是外地人,为了有效地进行交流与共同,因而会采取标准音的形式。

3.语言心态的影响

语言虽不分高低贵贱,但调查显示被试会从心理上感觉文读音是接近普通话的标准音,而把本地方言称为“土话”。这种现象在女性身上较为常见,她们认为说普通话是文化水平和素质较高的表现,这种心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文白读音的语音选择。

六、结语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调查了四川大竹县方言母语者对方言中文白异读字的语音选择。选取了出现频率较高的三组文白异读字,对45名被试进行了访谈及录音,考察文白读音的使用情况,并从年龄、性别、地域环境三个因素进行因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竹方言文白异读字的读音发生着由白读到文读的變化,其中年龄和地域因素与语音选择有紧密联系:年龄越小,越倾向于选择文读;所处地域为外地的更倾向于选择文读。性别差异在此次调查中不明显。此外,我们还发现,在三组文白异读字中,文白两种读音语音差异越大,越不容易发生变化,如两种读音声韵母都不同的字;语音差异越小越容易发生变化,如两种读音只有声母不同的字。

参考文献: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第3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高玉娟,邵钟萱.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沈阳方言语音变异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6(5).

[3]黎昌友,彭金祥.四川达州方言与普通话音系及声韵配合比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3).

[4]马楠.汉语方言语音变异过程的类型[J].汉语学报,2013(1).

[5]饶红梅.四川大竹方言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6]佟秋妹,李伟.江苏三峡移民语言选择模式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1(1).

[7]汪启明,程曾.近十年(1997-2007)四川方言市县话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7).

(唐传思, 1994年出生,女,籍贯四川大竹,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2016级在读研究生。广东广州,510000)

猜你喜欢

方言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方言梗”走红的启示
“方言”走红, 体现的是文化认同
鸟儿也有方言吗
让方言冒芽等于缘木求鱼
重庆·味道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跟踪导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