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云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探讨

2019-09-09林春蕾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堂本生态文明优势

林春蕾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他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本文对凌云依托自身优势,打造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样本的经验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堂本;资源;优势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凌云县一直受困于地形和区位,经济上一直难以取得大的突破。但是,凌云县独特的山水和气候等自然资源优势却是其他很多县市区所无法比拟的,具有较强的开发利用价值。凭借着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凌云县先后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广西卫生县城”等国家、省部級荣誉称号。2018年12月,凌云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凌云县过去的劣势如今完全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凌云可以依托自身优越的自然资源,奋力打造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国样本”。

一、凌云独特丰富的资源优势

(一)文化资源优势

凌云县,古称泗城,有四条河流纵横交错会聚于城中,是一个近千年州、府、县治之地历史的文化古城。凌云建制历史悠久,宋皇佑五年(1053年),宋皇朝在凌云设置泗城州,管辖利州、侯唐州、归乐州、龙川州,也就是如今的百色、田林、西林、凤山以及贵州的一部分,管辖面积十分宽广。清顺治15年(1658年)设为泗城府,乾隆五年(1740年)清朝在泗城府设置凌云县,至今有近千年州、府、县治历史。时至今日,境内仍保留有挹翠门、文庙、三星塔、水源寺、云台寺、中山纪念堂等古建筑,千年州府底蕴悠长。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如今,凌云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依然享誉华夏,《凌云壮族72巫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凌云白毫茶制茶技艺》《凌云瑶族龙凤舞》等7个民俗文化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朝里那巴吼敢歌圩文化节、金保“二月二”民俗文化节是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培育了一大批文学、舞蹈、书画等反映凌云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民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2013年,凌云荣获“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

(二)山水资源优势

凌云地处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全县海拔在210至2062米之间,大石山区占93.6%,是比较典型的山地地形。全县分布着两大地貌,即土山和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其中土山区占全县总面积近60%,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石山区占近40%。县内河流有泗水河、布柳河2条干流,11条支流,分属右江、红水河2大水系,总流域面积1777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18.181亿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1235毫米。县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8%,是百色澄碧河的主要源头,也是珠江水源的发源地,素来享有“山雄、水秀、洞幽、城古”的美誉。境内有集休闲、考察、观光为一体的茶山金字塔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亚洲神奇第一洞”的纳灵河谷国家3A级景区,泗城文庙国家3A级景区,有正在开发的国家湿地公园浩坤湖等景区,成功融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度假区。荣获“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

(三)康养资源优势

凌云地处“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长寿之乡”“中国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区域之间,空气纯净圣洁,水质优良稳定,全县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000至5000个,最高可达10万个,被称为“天然氧吧”。全县百岁以上寿星有365人,高过世界长寿区认定标准占人口的比例(7/10万),2015年获得中国长寿之乡,是全国首个“全国异地长寿养老养生基地”,享有“山上水乡、古府凌云、宜居天堂”的美誉,目前现还保留着光绪年间慈禧太后赐给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的一块“禾寿”牌匾。

(四)茶叶资源优势

凌云白毫茶历史悠久,在凌云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亚洲唯一能加工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六大类茶品的茶树品种,1915年,和国酒茅台同台获得巴拿马奖,1984年,经全国优良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第一批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2005年获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获得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名茶评比“红茶类”金奖,2016年获“凌云白毫”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1.39万亩,涉及种茶、制茶、售茶的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22.5%。是广西茶叶第一大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茶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凌云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助力凌云脱贫攻坚和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国家政策优势

凌云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其中4个瑶族乡)110个行政村(社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三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1992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2002年国务院被确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国家扶贫县,凌云可以同时享受国家少数民族福利政策和国家扶贫开发扶持政策,具有政策叠加优势。

二、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建议

针对上述优势,凌云县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开发以下绿色产业,实现相关资源产业化发展,逐步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助推凌云富民强县和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

凌云县既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等生态自然资源。目前,境内已经拥有4A景区一家,3A景区两家,凌云可以依托这些A级旅游景区进行“组团式”打造,一方面对现有景区进行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对全县潜力优势资源进行配套开发,并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和参与性、体验性,争取用3-5年的时间再建成若干家集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省级和国家级旅游景区,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全县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猜你喜欢

堂本生态文明优势
历代《文选》刻本中的陶诗文献辑说
矮的优势
张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在兹堂系版本 补板文字来源考
“《儒藏》精华编”《河东先生集》出版
方以智《物理小识》版本考述
画与话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