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效果分析

2019-09-09黄方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5期
关键词:术式成形术经皮

黄方慧

目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中骨科多见的疾病,其中老年群体是高发人群[1]。近几年,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小梁等处结构会出现退化,进而提高了骨折发生的风险,常规非手术疗法具有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因此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受到限制[3]。所以寻找安全有效的术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如今,经皮椎体成形术成为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线方案,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该术式具有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4]。本研究选择7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6例。本研究经患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6.81±1.57)岁;病灶位置:20例胸椎、16例腰椎;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6.63±1.55)岁;病灶位置:21例胸椎、15例腰椎。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者;(2)未发现者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者;(3)可耐受手术者;(3)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证者;(2)伴精神、意识功能障碍者;(3)伴恶性肿瘤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待麻醉起效后,选择俯卧位,明确受损椎体并仔细标记;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于椎弓皮质外缘斜15°进行穿刺,应注意使穿刺针到达椎体前1/3处,明确穿刺针部位无误后将针芯拔出。然后制备PMMA骨水泥(注意保持黏稠状态),在C型臂指引下将PMMA 骨水泥注入受损椎体至其浸润至椎体边缘(但骨水泥总体积应不大于6 mL)。待注射约两分钟后将灌注管拔出,利用明胶海绵实施压迫止血处理。(2)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手术前期操作参考观察组,穿刺针到达椎体前1/3处。将骨钻置入椎体至前壁,并迅速建立工作通道,然后利用导针进行观察后拔出,置入球囊并实施加压扩张,待判断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停止加压,吸净显影剂并将球囊拔出。在C型臂指引下将PMMA 骨水泥注入受损椎体至其浸润至椎体边缘,待其变硬后将穿刺针拔出。术后,两组均行抗感染、佩戴支具以及康复训练等措施,并随访半年。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分析(例)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分析(例)

1.3 观察指标

(1)总有效率[5]:显效:疼痛等症状消失,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有效: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受到轻度影响; 无效:疼痛等症状无明显变化,运动严重受限;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住院时间;(3)VAS评分[6]: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0~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情况越重;(4)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感染、肺栓塞、骨水泥毒性反应以及骨水泥外漏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分析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1,P<0.05)。见表1。

2.2 两组其它指标分析

观察组住院时间、V A S 评分分别为(8.1±0.6)d、(2.5±0.2)分;对照组分别为(14.2±0.9)d、(4.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4、6.058,P<0.05)。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分析

对照组出现1例感染、1例肺栓塞、4例骨水泥毒性反应、2例骨水泥外漏,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出现1例感染、1例骨水泥毒性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8,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威胁我国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因其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等症状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家庭社会的负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手术等方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重要手段,但药物疗法效果较差,且治疗周期长,若干预不当,则极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手术具有创伤性大、预后质量差等不足,因此选择有效科学的方法治疗该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7]。

如今,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椎体成形术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线方案,其可有效增强压缩椎体强度,有利于避免骨折所致的二次损伤[8]。骨水泥可使椎体内附近末梢神经坏死,从而减小了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9]。该术式主要采用加压注射,有利于使骨水泥均匀分布,从而达到修复椎体高度的作用,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10-11]。另外该术式还可保护骨折端,缓解了术后疼痛程度[12]。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手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利用X线片、CT以及MRI等方式明确“责任椎”,这对于保障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2)该术式包括经椎弓根、经椎弓根外侧以及经椎体侧后方三种入路途径,但以经椎弓根入路安全性较高,同时也对术者的操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注意把握骨水泥的黏度以及注入压力,这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理想,具有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以及疼痛程度小等优点,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治疗依从性高。

猜你喜欢

术式成形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