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七人民医院各科患者都能得到康复治疗全科型,康复医院目击记
2019-09-09赵昕
文·赵昕
指导专家·吴绪波(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物理治疗学系主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治疗科主任)
随着康复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各科康复于一科的“全科型”康复理念,已成为医院里的应用学科。康复医学在患者治疗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正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并向临床各学科延伸。
当全科医学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专科里铺开多学科融合的“全科医学”概念成为一个医疗新热点。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率先开创了独特的“全科型”康复治疗区,汇聚心内科、神经内科、骨伤科、妇产科、儿科等所有涉及到康复的治疗项目,形成了上海独具特色的康复平台。让需要康复训练的不同疾病患者不必在各科室跑来跑去,能够更专心于康复之路。
平台型康复实现“医疗+康复”双服务
在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里,似乎全都应该是躺着、全身插满各种管子的重症患者。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物理治疗学系主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治疗科主任吴绪波指出,长时间静卧本身就会伤害健康。科学数据显示,一个健康的年轻人,连续躺4周,肌力就会下降50%。“老年人长期静卧,哪怕坐起来都会发生眩晕,各种身体功能下降。可以说,静卧一个月以上,死亡的风险就会加大。”为此,在市七医院的ICU,康复师们会每天到床前为重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后会搀扶重症患者们坐起来、甚至站起来做康复训练。康复的早期介入使得患者大大缩短了卧床时间,避免了许多后期的隐患,得到了“医疗+康复”双服务。
“我们现在做的是平台型康复,即整合所有康复力量,为医院全科病人服务。”吴绪波举例说,怀孕生孩子是喜事,可是,生娃的女人有一个难言之隐:30%到50%的女人生娃之后会漏尿,也就是憋不住尿。“通过盆底肌训练,可以防治漏尿。以往妇产科有一套康复设备,通过盆底肌训练,解决产妇产后漏尿的问题。但其实,老年人憋不住尿的情况更多,这一康复方式完全可用于解决老年人的漏尿问题。”康复平台整合后,不同科室的康复设备就可以汇集在一起,男女老少都可以进行针对性康复,而不必跑不同科室。
脑中风、心梗患者应尽快康复训练
脑中风后,患者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困难以及认知障碍,常伴有精神忧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世卫组织的统计显示,中风患者经正规康复治疗后,第一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提高至60%,在复杂活动中需要别人帮助者仅占20%。康复治疗对降低中风患者的残疾率十分重要。如果患者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使用错误的运动方式,不仅恢复时间长,严重者还会发生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降低生活自理能力,也给后期的康复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而对于心梗患者,不少人都认为必须绝对静卧,运动是大忌。吴绪波主任透露,最新医学研究表明,患者发生心梗放支架后,有20~30%半年后会再次发生血管狭窄,大部分患者十年内会再次入院治疗。“这跟运动不足有关。”吴主任说,“尽快进行运动评估,选择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法,才是最好的选择。”患者需通过运动心肺测试系统,测量运动中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相关数据,供康复师评估其各种功能,让康复师了解患者在不同动作中的体能数据。康复师通过专业测试,定量分析患者最合适的运动量、运动方式,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说话不利索、穿衣困难更需康复
与医师重在诊断、治疗疾病不同,康复师更注重解除人体功能障碍。什么是功能障碍?说话、穿衣都是功能,说话不利索了,穿衣有困难了,就是功能障碍,要想办法解决。也就是说,肩、颈、腰、腿疼,即使从医学上诊断不出什么大毛病,但从康复角度看,更需要治疗“防未病”,其目标是“不影响生活质量”,而非“治病”。
“老年人腰腿渐渐僵硬,自己扣纽扣、系裤子都有困难,通过专业训练,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可以解决。”吴绪波说,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也是严重危害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康复师可借助仪器从视觉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三个方面来准确判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并以此有针对性地指导风险预防,从根本上防止老人跌倒,并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直至完成功能的康复。同样,对于居家长期卧床的患者,康复师也有办法找到其合适的运动方式,帮助其恢复部分功能,比如自己吃饭、大小便,以减轻家人的照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