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招商引资思路, 应对长三角一体化新格局

2019-09-08徐剑锋

杭州 2019年31期
关键词:细化招商引资长三角

徐剑锋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正呈现出新的格局,长三角地区的资本流动与企业迁移也正呈现出新的特征。为此,杭州的招商引资需要面对新格局,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加强招商引资思路的创新。

长三角将形成一体化新格局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将呈现出多经济中心形成、资本与人才流动加速、产业内分工细化、企业家成为资本流动先导、营商环境与研发环境成为引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多中心城市形成。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将进一步促进交通便捷度提高,政策障碍消亡,距离的作用下降,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影响力加强,城市的经济分工细化。除了上海等综合型经济中心,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合肥等城市将强化或形成新的经济中心。同时,这些经济中心的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像杭州的旅游、企业金融、数字经济的中心地位很可能强化;合肥的科技人才与资源的集聚辐射功能提高。

资本与人才流动加剧。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与市场机会增加,企业需要新的布局,资本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重组与流动加快。资本成为各种要素流动的先驱,它将引导要素与企业流向区域资本的洼地与收益的高地,从而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而高端人才会在资本引领下加快流动,同时人才流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项目与企业的迁移方向。

产业内部分工细化。从行業来说,基于较为相似的要素环境,长三角各地的产业同构会进一步加强,而产业内部的分工会不断细化。尤其是电子、化工、机械、纺织等长三角较为集中的产业,更会沿着产业链加强产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例如在数字经济领域,杭州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上海的软件设计与服务、苏州的数字经济硬体制造业的专业性功能强化。对纺织服装业而言,南京与宁波等地的化工原材料制造、绍兴的纺织品交易中心、上海的研发设计与国际贸易等功能细化;杭州的女装、织里的童装、宁波的西装、海宁的皮革服装、桐乡的羊毛衫等产品类别分工延续并更加细化。

企业家成为资本流动的先导。企业家是各种要素的中心,是资本与企业流动的牛鼻子,企业家因素至关重要。企业家决定着自身资本的流向、产业调整的方向,还能通过产业配套、产业链接,影响着外来资本的进入及其稳固性。一个地方的企业家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决定当地经济的兴盛与衰落。

营商环境与研发成为引资重要因素。随着长三角交通时距的缩短,在要素资源相近的条件下,营商环境将是影响资本与企业迁移路线的重要因素。在土地、税收、管理等逐步趋同的环境下,政府的服务效率将成为其中的关键。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谐安全环境、便利的生活环境才能引得进并留得住高端科技人才,才能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形成良好的研发环境。

杭州招商引资

需因时而变创新思路

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杭州招商引资需要创新思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方式与手段的全面创新。

强化杭州的经济中心功能。充分发挥杭州在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突出杭州的数字经济中心功能,加强杭州在数字资源的开发、交易与运用;推进与上海的差异化分工,加快业态、模式、监管、利率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互补互促,强化杭州作为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民间金融中心的地位;弘扬江南文化,吸收国际先进文化,创新杭派文化,形成新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形成新的特色文化中心。杭州经济中心的强化是吸引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与好项目、好企业向杭州集聚的重要基础。

充分发挥企业家优势,使本土企业家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知识型、创新型的新杭派企业家正在形成,企业家将是杭州招商引资的关键因素。要更多地借助杭州企业家,“以企引企”“以民引外”。做好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家引人才、引项目、引企业,尤其是瞄准成熟科技项目的转化,强占先机,使浙江民营资本引领科技项目更多在杭州落地。与此同时,要通过民营企业家引进项目、配套项目、配备本地人才,加快外来项目与本土产业的融合与链接,加快产业链的延伸,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与社会效益。

实施招商引资“负面清单”。在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与工业园区建设方面,不过多地规定产业类别限制,不过多地运用优惠政策。不管什么行业或企业,只要不违反法律,只要按市场机制进行预测认为企业可行,该企业就可以落地入户。企业会根据市场进行运作,即使所谓“重复投资”,企业也会在市场倒逼下走向产品细化与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协作,无须行政力量过多干涉与限定。

根据“轻资产”“轻土地”的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改变“土地引资”的传统路径,而以良好的环境引资。尽力避免圈地大造新园区,更多地利用现有园区的更新,加快传统工业用地的改造,吸引新的投资;通过政府适当补助,充分利用存量写字楼、办公楼的闲置资源,促进招商引资与产业集聚。

营造“亲商”“聚才”新环境。杭州要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挥数字经济、智慧服务优势,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建筑审批时间、土地价格、收入房价(房租)比等薄弱环节下力改进。在尽量减少歧视性政策的前提下,加强对重要项目的跟踪与差异化服务。

作者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细化招商引资长三角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在融入乡村振兴中细化文明实践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浅议招商引资与地方经济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招商引资研究
人社局荣获全市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奖
论初中英语教研工作中的“细”与“实”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策略研究
基于分区梯度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