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2019-09-07詹新生张江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5期
关键词:蓝墨云太阳能发电

詹新生 张江伟 王 锋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140

智能手机诞生以来,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及行为习惯。同样,它也极大地冲击着高校里的传统教学。课堂上“低头一族”不断蔓延,不仅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更是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但移动终端学习已成为人们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移动终端(本文主要指手机)进行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正在探讨的问题之一。

1 混合式教学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面对面的班级授课为主,课堂利用PowerPoint、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讲授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优点便于师生间交流互动,时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能根据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便于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等。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元化,善于利用网络快捷、直观获取知识,因此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013年,规模在线课程(MOOC)开始风靡我国教育界,它是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和开发,分解成以知识点为单元的微课程,可通过网络终端学习,能实现即时学习、即时反馈、即时考核、即时交流和拓展,让学生更容易学,更有兴趣学。但也有一些不足,如缺乏教学的互动;不能进行实践操作;学习过程缺乏情境刺激,容易产生注意力疲劳和注意力涣散等[1]。

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面授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络在线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进行深度融合,以多样化的活动和评价为核心,以网络课程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基础,结合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开展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是大势所趋,未来将是一种常规的教学模式。

2 混合式教学实践

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光伏发电工程技术中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分析教学内容为例说明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实践情况。本次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课前是线上网络学习,课中是线下面对面课堂教学,课后是线上复习巩固和提高。

图1 混合式教学过程

2.1 课前网上学习

课前教师登录云教学平台(以蓝墨云班课App为例),上传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太阳能发电优缺点、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及分析微课视频,上传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蓄电池、离网逆变器微页(运用H5技术将教学相关知识内容制作成短小、精彩的多媒体“微页”)教学资源,上传教学课件、资源链接等资源。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收到蓝墨云班课App学习任务提醒后,利用手机App观看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优缺点微课视频复习上次课的教学内容,为本次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利用手机App学习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分析微课,学习相关微页资源。学生课前学习教学资源情况可以从蓝墨云班课App后台看到(如图2所示)。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在线答疑,以此筛选课上需要重点强化的内容。

图2 学生课前学习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及原理分析微课情况(部分)

2.2 课中线下课堂教学

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App发布在线测试题,学生利用手机App进行在线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检查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如图3所示)。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加以讲解,如本次测试第5题的正确率只有77%,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如图4所示)。课堂教学还可以解决线上不便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结合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蓄电池、离网逆变器等器件或设备实物补充、讲解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师生根据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框图,完成系统的搭建、测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系统各组成部分,加深学生对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原理的理解。教学中可以介绍光伏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2]。

图3 课堂测试统计分析情况

图4 针对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

2.3 课后线上复习巩固及提高

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身边的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如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交通灯等),把所找到系统图片或视频用文字说明其组成及原理,上传到蓝墨云班课App上。此目的是复习本次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组成的认识和原理的理解。通过让学生查找身边的离网光伏发电系统案例,真正体现了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离网发电系统存在不足或局限性,提出解决方案—并网,为下次课学习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分析作铺垫。

2.4 教学总结和教学评价

本次教学借助蓝墨云班课App,推送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学习。线上学习时,学生可时时、处处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线下主要是解决线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技能操作。

借助蓝墨云班课App,从教学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查看资源、参与活动、课后作业反馈都有记录,便于对学生客观、公平公正评价,本次课教学评价见表1。实践表明,本次课教学效果较好。图5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情况汇总。

表1 教学评价

图5 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情况

3 结语

移动互联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多元化、移动化,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混合式教学融合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各有优点,适用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在以后教学中将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蓝墨云太阳能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太阳能维修等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