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要不焦虑的早教,父母首先要做到量力而为

2019-09-06金韵蓉

父母必读 2019年5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早教智力

宝贝到底需不需要早教?有人说早教只是父母太过焦虑和好胜的产物,也有人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支持哪一派的观点?究竟什么样的早教观念才适合你和孩子?

2018年末,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早教问题的峰会。在会议中,我以一个专业儿童心理和行为治疗师的身份和视角,发表了对幼儿早教问题的看法。那天的论坛主题是,幼儿需不需要早教?早教是不是个噱头,还是爸妈们太过焦虑和好胜的产物?

如果从大脑的发育来看,1岁以下幼儿的脑部重量每天都会增加1.7克;到了2岁时,幼儿的大脑重量已经到达成年后的75%。90%的大脑发育,在5岁之前就已经完成。而6个月到2岁,则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就开始接受适当的智力方面的引导,确实是有其神经医学和发展心理学上的科学依据的,同时也确实有为将来的智力发展做好准备的必要性。只不过现代家长的普遍性焦虑,让早教这件事变得有点过于急迫和极端了。

我在论坛中的论点是:

早教,当然是必需和必要的。不管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爸爸妈妈给予的早教,或根据家庭预算量力而为的早教训练。对宝宝来说,这两种早教都属于现代育儿的核心内容,也是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所认同的教育方式。

在此次论坛中,有专家提到,现代家长的过度竞争和焦虑,让早教变成了宝贝不堪负荷的压力。这种情况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早教变了“味”?在会议中,我先替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说了些话,我认为没有哪一个父母生了孩子之后,就决定要用高压手段或填鸭教育来伤害孩子,爸妈的焦虑除了来自于自我的要求之外,更大一部分确实来自于大环境的压力,例如,那些专门吓唬家长的公众号,社群圈层里的攀比竞争,以及专家们的高调论述。

记得30多年前儿子刚满2岁时,在医院从事儿童心理治疗工作的我,也像所有的母亲那样,望子成龙地带着儿子参加每个周末的早教课程,只不过那时的早教资源稀缺,没有让我的荷包过度失血,也没有让我2岁的儿子过度疲累。为什么我也会带着孩子加入“早教”的队伍?这是因为,我不仅是儿童心理教育专业人士,也是个忙碌的职场女性,每天陀螺般地旋转于工作、家庭和孩子之间,虽然那个时候的工作压力不像现在这么沉重,但实话说,也不可能像专家们说的那样,每天早晚都必须做到有2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深度陪伴。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我特别能理解现代父母对早教的“热忱”之心。

我不是说家长的专心陪伴不重要,也不是说一面刷手机、一面陪孩子听故事是对的。我想说的是,往往就是因为对父母的标准太严、分享太虚伪、建议太不切实际,才让一心求好的年轻父母们乱了阵脚,在各种压力的交逼之下,不知不觉、也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了填鸭式教育的高压父母。

因此,如果你问我,该不该送孩子去早教机构学习?什么样的早教才是最适合孩子的?以及怎么样才能让现代父母不那么焦虑?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摆正心态,量力而为

在孩子大脑发育最活跃的黄金阶段,父母可以量力而為、同时又谨慎地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早教资源,让孩子不要错过智力启迪的最佳时机。但是,父母们也必须明白,一旦进入学习,就是面对竞争的开始,这对只有2岁多的孩子来说,既是体力上和精神上的压力,也有可能是对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剥夺。因此,父母们学会在面对孩子的学习表现时如何把握好情绪反应和进行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既会影响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多汲取生活中的正能量

至于如何疏解现代父母们的压力和焦虑?我的答案是:多看见和多鼓励自己已经做得很好的部分;理解现实生活中一定会发生的、充满挫折的部分(还有屏蔽掉那些只会在朋友圈里炫耀自己有多么成功的人);以及寻求来自亲人更多的宽容和支持。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力量。想想现在漂到外地工作的年轻爸爸妈妈们,别说整个村庄了,有双方父母的全力相挺,就已经是幸运儿了!

金韵蓉

婚姻家庭与儿童心理专家、百万畅销书作家、专栏作者、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女性领导人心理学”导师,出版有《女人30+》《爱在左,管教在右》等20余部著作。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早教智力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南南的困惑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欢乐智力谷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