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洞区大跨扁平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

2019-09-06刘文静

天津建设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施作洞室拱顶

□文/刘文静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隧道逐步向大跨度、大断面发展,众多大跨地下结构,如地下水电工程、地下油库、地下LPG库、地下场馆等不断建成。大跨隧道一般选择在地质较好的地层建设,但当不可避免地在如灰岩、白云岩等岩层中建造时,会受到地下溶洞的影响。

国内已有众多学者[1~4]研究溶洞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指出了溶洞的存在对洞室的稳定性存在不利影响。但以上研究成果均针对小断面、近圆形隧道,大跨、扁平隧道与小断面、近圆形隧道的受力及施工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溶洞对大跨、扁平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隧道掘进中围岩变形和破坏的规律并就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为后续大跨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给予指导。

1 数值模型建立

基于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采用地层-结构模型进行建模与计算。地层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选取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锚索、锚杆采用cable结构单元模拟;C30喷层混凝土采用shell结构单元模拟。

计算模型范围取隧道左右各100 m、底板下方100 m、隧道顶上方100 m,纵向取1 m。结合袁伟泽、徐干成等[5~6]的研究成果,隧道横向分5 块,导洞横向宽度取10 m;锚索间距取5 m,长度取30 m,预加力取2 000 kN;锚杆间距取1 m,长度取6 m。见图1。

图1 计算模型

先开挖两侧导洞1、后开挖中导洞2、再开挖两中立柱3,最后开挖下台阶4。开挖后立即对本区域范围内溶洞进行处理,施作锚杆、锚索等支护结构并设置6个位移监测点,分别位于拱顶、拱顶角、拱腰、拱腰角、拱肩角、拱肩。见图2。

图2 计算模型及监测点布置

计算时将岩体简化为均质体,基于Ⅲ级围岩,参照GBT 50218—20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RMR 分类及Hoek-Brown 经验准则综合考虑,Ⅲ级均质岩体的黏聚力为1 000 kPa。考虑到一般坚硬岩层中构造应力的存在,本文取侧压力系数为2。见表1和表2。

表1 隧道结构的物理力学参数

表2 支护结构的物理力学参数

为研究不同位置溶洞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选取拱顶加固区(直径10 m)、拱顶(直径10 m)、拱腰(直径10 m)、拱肩(直径10 m)、隧道内(直径10 m)、加固区外(直径40 m)6个不同位置进行分析。

2 计算结果及讨论

2.1 无溶洞无锚索

在无溶洞无锚索工况下,隧洞开挖后剪应变增量及塑性区见图3和图4。

图3 无锚索工况剪应变增量

图4 无锚索工况塑性区

隧洞开挖后在较大侧压力的工况下,拱顶、拱肩、洞室边墙角及仰拱处均形成了贯通的塑性区,拱顶存在逐步塌落的风险。

2.2 无溶洞施加锚索

采用锚索对洞顶进行支护后的塑性区见图5。

图5 施作锚索后塑性区

隧洞顶部塑性区域大幅减少,仅在洞室周围形成局部的塑性区且均未形成贯通区域,洞室可处于稳定状态。由此可见,洞顶锚索对洞室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采取措施确保锚索加固效果。

2.3 不同位置存在溶洞

当溶洞位于隧道周围不同位置时,会对洞室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见图6。

图6 不同位置溶洞下不同位置位移

由图6 可知,溶洞所处位置对成洞后拱顶及拱腰处的位移影响不大,而对拱肩处的位移影响要稍大,影响最大的溶洞位置为拱腰。

隧道开挖完成后,溶洞位于不同位置时锚杆轴力差异不大,最大差值仅为9 kN;锚索轴力差值较小,最大差值为50 kN,故可知溶洞的存在对洞室的稳定性的影响不大。见图7。

图7 不同位置溶洞下锚杆和锚索轴力

另外,溶洞位于不同位置处时,隧道开挖完成后洞室周边的塑性区均位于洞室壁周围有限范围,仅在溶洞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区别,在其余位置处塑性区的分布差异不大。

2.4 拱顶溶洞回填与否

为研究溶洞回填与否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模拟计算了拱顶溶洞在回填后施工锚杆、锚索及直接在溶洞壁施工锚杆、锚索工况下隧道开挖后的稳定性。见图8。

图8 拱顶溶洞回填与否不同位置位移

对溶洞进行回填后施作支护或直接在溶洞壁施工支护,除拱顶溶洞角部外,洞室周围其他位置的位移差异不大;两种工况下锚杆的轴力分别为29.1、29.0 kN,锚索的轴力为2 585、2 580 kN,故可知对于直径不大的溶洞来说,可以不对溶洞进行处理,而在溶洞侧壁直接施作支护结构。

3 结论

1)对于水平应力较大的隧道而言,隧道开挖后存在拱顶逐层塌落的风险,需采取锚索、锚杆等支护措施,锚索对隧道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与施工时需确保锚索的施工质量及耐久性。

2)溶洞位于隧道不同位置处时,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不大,隧道开挖后可对洞室轮廓范围内的溶洞采取一般性的处理措施,但考虑到锚索锚固效果,设计与施工中需对位于锚索锚固区的溶洞加强处理措施。

3)对于隧道轮廓范围的溶洞,隧道开挖后也可不对溶洞进行回填处理,而在溶洞侧壁上直接施作支护措施。

猜你喜欢

施作洞室拱顶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泥石流冲沟隧道洞口适宜工法及支护施作时机研究*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基于爆破等效荷载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合理间距分析
关于隧洞围岩破坏特征的连续-离散耦合分析
隧道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及施作工艺研究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
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预应力锚索作用机制研究
大规模压气储能洞室稳定性和洞周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