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仪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本体感觉康复的疗效观察
2019-09-06垢金辉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301800
垢金辉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目的:为了分析平衡仪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本体感觉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包括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术后应用平衡仪进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睁眼稳定指数、闭眼稳定指数和平均轨迹误差。结果:试验组患者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睁眼稳定指数、闭眼稳定指数和平均轨迹误差分别为(76.94±12.17)分、(1.86±0.25)、(2.45±0.36)和(39.82±6.1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5.22±11.20)分、(2.24±0.38)、(3.84±0.68)和(52.55±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平衡仪进行训练可以更好促进善患者本体感觉康复,效果显著。
踝关节在人体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人体站立、行走以及下蹲等动作的完成。因此如果踝关节发生骨折,会严重限制患者的行为能力[1-3]。目前临床踝关节骨折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由于踝关节不稳定以及踝关节周围本体感受器未能完全康复,患者难以开展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4-5]。因此踝关节骨折术后除了要恢复关节活动度之外,还应该恢复患者骨折周围的本体感觉功能,进而提高下肢活动的协调性[6-7]。平衡仪是近些年新研发的康复训练仪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8-10]。基于此,本文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衡仪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本体感觉康复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包括患者26例。对照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0例和6例,年龄范围为17~51岁,平均(25.67±4.56)岁,包括开放性骨折患者4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2例。试验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和5例,年龄范围为18~49岁,平均(25.84±4.47)岁,包括开放性骨折患者5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1例。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开展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包括主动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术训练以及步行训练等[11-12]。
试验组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平衡仪进行训练,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设置平衡仪基础训练初始参数为躯干区间不限、幅度为5cm、不稳定系数为5,后基于患者的训练效果来适当调整训练参数,提高训练难度。平衡仪训练分为单足训练和双足训练,每种训练方式均包括负重控制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和运动控制训练等内容。每组训练为2min,重复2次,组间休息1min,每天开展平衡仪训练1次。除了上述针对性训练之外,还可以采用场景训练来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包括滑雪游戏、射击游戏、平衡球训练以及切水果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睁眼稳定指数、闭眼稳定指数和平均轨迹误差。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指标均采用±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踝关节骨折术患者康复治疗后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睁眼稳定指数、闭眼稳定指数和平均轨迹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睁眼稳定指数、闭眼稳定指数和平均轨迹误差分别为(76.94±12.17)分、(1.86±0.25)、(2.45±0.36)和(39.82±6.1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5.22±11.20)分、(2.24±0.38)、(3.84±0.68)和(52.55±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踝关节骨折术患者康复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3.讨论
本文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衡仪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本体感觉康复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后试验组踝关节骨折术患者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睁眼稳定指数、闭眼稳定指数和平均轨迹误差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平衡仪进行训练可以更好促进改善患者本体感觉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