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

2019-09-06周凡力辽河油田总医院肿瘤外科辽宁盘锦1240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6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本院开腹

周凡力 辽河油田总医院肿瘤外科 (辽宁 盘锦 124010)

内容提要: 目的:临床研究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1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腹腔镜下切除组:66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开腹组:65例患者,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1)腹腔镜下切除组术中与预后各项指标对比传统开腹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2)腹腔镜下切除组术后相关免疫功能水平对比传统开腹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3)腹腔镜下切除组术后发生感染率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结论:临床泌尿系统肿瘤实施腹腔镜切除术,疗效显著,能够提高预后恢复,提高患者免疫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泌尿系统肿瘤通常指泌尿系统相关部位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都是临床中易发生肿瘤疾病的部位[1]。一般来说,泌尿系统的肿瘤位置发生在腹膜后面且位置较深,手术较困难,通常预后较差。男性患者多发。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具有腹腔污染小,术中视野宽,微创,轻度疼痛和腹腔粘连少的优点,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越来越被患者及医师所认同,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也不断在改进。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31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临床研究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1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腹腔镜下切除组:66例患者,平均年龄(51.26±2.31)岁,肾肿瘤10例,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7例,膀胱癌11例,前列腺癌13例,肾上腺肿瘤14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开腹组:65例患者,平均年龄(53.21±1.98)岁,肾肿瘤11例,肾盂癌6例,输尿管癌10例,膀胱癌11例,前列腺癌14例,肾上腺肿瘤13例,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组间病例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距(P>0.05)。

1.2.1 病例选择标准。(1)被诊断为泌尿系肿瘤的患者;(2)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3)患者没有相关的家族遗传病史。

1.2.2 病例否定标准。(1)无其他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患者;(2)病情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3)本次研究前半个月内,接受影响本次临床结果的相关药物或者物理治疗。

1.3 治疗方法

传统开腹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在腹直肌大下切口,找到并切除病灶。手术完成后未观察到明显出血,进行缝合。腹腔镜下切除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先取仰卧位并抬高腰椎。在腋中线的髂嵴上做一横切口,制成人工气腹。穿刺腋前和腋后线的肋缘,分离腰背筋膜。缝合髂嵴切口,开放一周的肾筋膜,不同类型的肿瘤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4 检测及观察指标

1.4.1 术中与预后指标检测。包括手术耗时、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

1.4.2 免疫功能水平检测。术前术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外周血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CRP水平进行测定。

1.4.3 术后感染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本院采用最新版SPSS19.0软件。临床研究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差分析用于测量后的计量资料(±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与预后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腹腔镜下切除组术中与预后各项指标对比传统开腹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中与预后指标对比(±s)

表1.两组患者术中与预后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耗时(min) 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术后卧床时间(d) 住院时间(d)腹腔镜下切除组 66 101.99±10.34 70.78±15.56 2.06±0.43 5.38±1.45 8.05±1.22传统开腹组 65 154.42±9.85 101.52±19.78 8.92±1.59 10.43±2.20 15.10±1.72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水平对比

2.3 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对比

治疗后对比两组出现术后感染的例数,腹腔镜下切除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有4例,占总数的6.06%;传统开腹组患者出现感染的例数为21例,占总数的32.31%。腹腔镜下切除组出现感染的例数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

3.讨论

泌尿系肿瘤在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中并不算高,但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相对常见。肿瘤可能发生在泌尿系统的任何部位。近年来,我国泌尿系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2]。因此做好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接受专业治疗就很有必要[3]。近来,微创技术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腹腔镜下切除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开腹组,接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结果显示,与接受传统开放性手术的患者相比,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耗时、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等方面较传统开腹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说明在治疗泌尿系肿瘤之中,腹腔镜手术的结果是乐观的。在手术过程中,腹腔镜检查可清晰观察病变处的具体情况,最小限度的开放患者的腹腔,从而完成手术[4]。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围术期的感染的发生率(6.06%)明显低于行传统开放性手术(32.31%)P<0.05,而术后生存率也显著高于行传统开放性手术者(P<0.05)。在腹腔镜手术中,通过手指的直接扩张建立后腹膜空间。向内和向下推腹膜时,腹膜和肠道不会受损。但肿瘤过大时,应用腹腔镜则要谨慎。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泌尿系肿瘤时的临床效果较为乐观,以及安全性较强,能够提高预后恢复,增强患者免疫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本院开腹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