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为基 筑文化自信
——从《直播宜昌》看城市台民生新闻的文化传播
2019-09-06◎李蕾
◎李 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并深刻地阐释“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在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的指引下,《国宝档案》、《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大国工匠》、《舌尖上的中国》等大制作脱颖而出,用文化的力量激起国人自信的浪花。在构筑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城市台民生新闻如何实现定位,又如何实现突破呢?本文试以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直播宜昌》栏目为例,探索城市台民生新闻的文化传播路径。
一、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在文化传播中的困局
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优势毋庸置疑:节目生产贴近大众,具有浓烈的烟火气息,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收视忠实度。但也有无法回避的困境:与央媒、卫视等大媒体相比,城市台节目生产人员紧缺,生产周期短,生产压力大;另一方面,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台拥有的社会人脉资源,及人脉资源本身的影响力也有限。
在人们对文化传播的接受,与生产特性的双重夹击下,城市台民生新闻如何作为呢?宜昌三峡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直播宜昌》栏目立足民生,紧贴城市发展的精神需求,依托电视及新媒体结合的“融媒体”传播方式,追求文化的传播及其城市认同感,在城市台电视民生新闻的文化传播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二、弘扬主流媒体价值,以民生为基,构筑文化自信
主流媒体是且必然是文化产品生产及传播的主体,是传播社会核心价值的主渠道,坚持文化自信,是包括城市台在内的,所有党媒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城市台虽然受到人员、生产周期、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制约,但化解制约,作出个性,引起共鸣,扩大传播,并非不可能。
1.精耕本土,展现地方文化内核
贴近性,是城市电视台最突出的优势,而民生新闻的“民生“属性,让贴近性得到更充分的展现,因为心理上、时间沿革上、以及地域上的多重贴近,使得民生新闻更容易被观众所认同、接纳、重视,因此以民生新闻的方式,传播本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文化归属,正是《直播宜昌》进行文化传播的核心要义。
《宜昌那些事儿》是《直播宜昌》广泛开展文化传播的开拓性作品。2014年“十一”小长假期间,《直播宜昌》首次推出了系列文史纪录节目《宜昌那些事儿》,每期30分钟,分为“地名故事”、“文人·文化”、“血色码头”、“铁路之路”、“治水大业”、“保卫石牌”、“革命宜昌”共七个章节,对宜昌一百多年的屈辱、变迁、建设、发展、辉煌进行梳理。同时又以时空延伸的方式,将宜昌的命运与百姓们的当下生活联系起来,使全片既有历史的严肃感,也充满了生活的时代气息,诠释了“没国哪有家”的历史命题。
七期系列节目,突现“爱国精神”,让“十一”真正回归“国庆”的本意。同时,《宜昌那些事儿》贴近性的叙事方式,让宜昌的普通百姓较为系统地接触到了当地历史、文化,增强了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节目播出后,很快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市发改委提出将《宜昌那些事儿》系列节目作为档案进行收藏!
感受到观众们对本地文化的热情,《直播宜昌》每年都会结合宣传大主题,进行集中策划,2015年《保卫宜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还原宜昌抗战的烽火岁月,许多历史遗存首次面世,市档案馆提出收藏;2016年《我们的文化》,结合宜昌文化符号评选活动,系统梳理宜昌的山水、民俗、民间文艺等文化记忆,市委宣传部点赞;2017年,建军九十周年,《直播宜昌》推出《红色印迹》忆峥嵘岁月,被宜昌党史办收藏、刻碟印发;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片《40年》唤起宜昌人的集体回忆……
不但如此,《直播宜昌》还总结出了“0+7”的传播模式,所谓的“0”就是“化整为零”:当宣传大主题被确定之后,会派出主力记者,从档案管理单位、文化研究单位、甚至是民间,收集整理相关素材,并制成新闻在日常节目中进行播方。到“十一”或是春节等关键节点,栏目组会将所有的相关日常播出,以及最新动态等进行整合,制作成大型系列专题片,以特别节目的方式,每天一期进行播出。这种方式,一方面化解了城市台的大型文化传播与人手不充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让文化传播在细水长流中,孕育磅礴之势,充分展现出地方文化的内核。
2.创新突破,丰富文化表达方式
创新,是媒体生存及发展的活水之源!
民生新闻本身就是社会变革、传媒创新的产物,自出现之日起,民生新闻就一直追随着时代的脚步,求新求变,完成自我革新。以《直播宜昌》2015年开始的读书日特别节目为例:
2015年,《书·话宜昌》,以电视散文的方式与观众分享古今经典作品,畅谈读书经验,美则美矣,但是缺了人间烟火气;
2016年《分享你与一本书的故事》系列,重在“分享”、重在“故事”,有人从武侠小说中学到了肝胆侠义;有人因为读了一本书,找到了人生方向;也有人因为一本书,消减了些许困顿……有情节、有味道,但少了个性;
2017年《字里行间》系列,选取了七位阅读者:大学教授用《纪念刘和珍君》表达师生之情、青年演员吟唱京剧《花间独酌》、新闻工作者在朗读已逝父亲的家书时泪不能禁、小朋友奶声奶气地演绎《我的妈妈》、创业者在自己创办的花园里,回顾《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年轻的情侣,用情书见证爱情……字里行间的温度与力度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我们依然不满足,因为缺少了地域特色,缺少了当下城市发展的蓬勃生机;
2018年,《直播宜昌》再次创新,推出了《读·诚》系列,由多位朗读者,诵读宜昌本土作家,或文学爱好者的文学作品。朗读者与作者之间,总有丝丝缕缕的联系,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师生,有的两者合一,而有的是互不相识却有缘文字的陌生人……这些关联,由朗读者结合自己的小故事,和对文章的理解,在朗读过程中娓娓道来,让字里行间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文字美、故事美、电视画面同样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徐徐画卷中,宜昌之美得以显现,美在自然环境,也美在文化底蕴。
当然,创新也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创新,也有传播形式上的创新,当下,新媒体是所有媒体人都必须正视、重视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技术给电视传媒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带给受众革命性的视听体验,文化传播也需要新媒体与传统电视的结合,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让影响更为深远。清明时节,《直播宜昌》在进行十集《烈士》系列节目的展播过程中,随即推出了相关的H5(页面制作)专题,手机时代,这种新媒体方式相对于电视,可能有更多的受众,也是更灵活的传播渠道,成为创新主题式宣传、新旧媒体合作的一个很好尝试。
3.紧贴民生,突出文化传播的引领
民生新闻是文化传播的宝地,以民本意识、民生关怀、民意表达为主的叙事方式,使得民生新闻更加注重贴近性、亲和力、参与性、互动性、以及现场感、动态感等。让观众看得下去、接受得了、品得出味道,文化传播中的正能量才能够得以凸显,正如传播学者哈·罗德·莫尼斯所说的:“一种媒介不是某一文化借以发挥作用的中立机构。由于其特殊方式,它是价值的塑造者,是感官的按摩师,是意识形态的倡导者,是社会格局的严格组织者。”
但是,如何才能紧贴民生?我们可以从《直播宜昌》的《绿水青山》系列节目进行分析。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直飞宜昌,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年之后,《直播宜昌》按统一宣传要求,推出了《绿水青山》系列,展现宜昌不负总书记殷殷嘱托,在践行环保生态方面取得的成就、给民生福祉带来的深刻变化。无论是从背景、还是从内容上来看,这组报道都是偏向时政性的,但“绿水青山”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完美体现了“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策划思想。
(1)内容选取精而炼,满足“听故事”的心愿
践行环保,主题厚重,但“绿水表山”化繁为简,以《进退之间》、《清源洁流》、《不染一“尘”》、《船过不留痕》、《岸江一色》、《开门见山》为报道主题,一一对应《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6个专项方案,即化工转型升级、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港口船舶绿色排放、岸线生态修复、城区生态修复等,选取特色案例,由点到面讲述。每篇报道时长控制在两分半钟,没有长篇累牍,从生活、生产出发,以人物或案例为线,成果点睛收尾,一气呵成。
(2)文风表达简而神,当好政策“翻译家”
《绿水青山》系列报道在文字文风上下足了功夫,仅仅是六组报道的标题就让人耳目一新,对主题高度概括而不失生动形象。各个报道的解说词也是如此,大量运用短句式和一些俏皮的词汇,如将“流域治理”比喻成“最微小的毛细血管”,“水质好不好,江里的鱼儿是终极裁判”;网络语言被广泛使用,如“有高颜值,也有好气质”。用词上有“小心机”,也有“真性情”,《岸江一色》中的结束语,“让宜昌人看得见、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莫名戳中心底的柔软处;《开门见山》中“傍山而居,青山常在,树木常青”,也可以说是日常生活的写照了。这些透露着真性情的语句,让人完全跳出了看新闻节目的一贯感受,更像是听邻家小妹讲故事,讲述中,不是干巴的案例堆砌,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把这些东西加以翻译,变成观众易懂的拉家常。
(3)节目制作优而美,符合收视需求
传统的主题报道基调多为大气厚重,但《绿水青山》系列报道并没有延续这种风格,每期时长2分多钟,以案例切入,用“记者出镜+记者讲述+现场+同期”的形式展现,总基调明快、振奋,更像是在新媒体端传播的短视频,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让人看之不厌。值得一提的是,6期报道的编导意识都非常强,出镜、现场、同期的衔接非常自然,后期剪辑画面卡点、留白都恰到好处,让人不禁生出“宜昌真美”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