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心交给读者 绷紧业务之弦
——楚天都市报新闻督导评估制度探析

2019-09-06张仕武

新闻前哨 2019年8期
关键词:楚天都市报督导

◎张仕武 张 颖

2018年5月起,楚天都市报推出新闻督导评估制度,5位编委会成员,每月分头对“重磅”报道、常规重点报道、品牌栏目、版面主打稿件、定制栏目稿件等5类主要新闻产品进行督导评估,月月通报,奖优罚劣。至今,该制度已施行一年有余,先后发布了70余篇共计21余万字的督导评估报告。

新闻报道督导评估制度,本质上为专业评报。“专业评报几乎与办报同时出生,什么时候有了报纸,什么时候就有了专业评报”。但是,除了日复一日的针对整份报纸的常规性评点、打分,针对报纸主干报道实施专项、定期的督导、评估制度,在全国都市类媒体中尚属首例。

当前,在新媒体、自媒体的强劲冲击下,一些传统纸媒不知所措,盲目跟风,不再信奉“内容为王”,因此逐渐丢失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最终陷入更加窘迫境地。楚天都市报创新推出的新闻督导评估制度,即是践行“内容为王”、坚持新闻至上、坚守核心优势的有益探索。一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一举措起到了较好的激励、鞭策作用,为增强新闻报道的丰富性、多样性、稳定性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制度效应。

一、紧紧瞄准传播效果,强化新闻产品意识

翻开《楚天都市报》,“重磅”报道、常规重点报道、品牌栏目、版面主打稿件、定制栏目稿件等,贯穿于各重点版面、显著版位,共同构成整份报纸的主干部分,既有成系列、气势恢宏的“大块头”,又有精悍耐读、散落各版的“小而美”,是体现报纸是否有血有肉、是否鲜活可读的主要指征。

互联网时代,人们常说“用户体验”。如果将读者视作用户,那么新闻报道自然就是媒体提供给用户的“产品”。树立受众意识,提升用户体验,打造精美产品,恰是楚天都市报引入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要领之一。

2018年5月份发布的第一批督导评估报告中,“产品”的提法就比比即是,例如:新媒体编辑要有产品意识,尽量提前介入选题策划和实施,紧紧围绕传播效果最大化这一目标,琢磨不同平台的呈现特点和呈现方式,比如已开始尝试的依据看点实施多条拆分、浓缩重组,用产品思维指导传播思维。”

因此,楚天都市报每月发布的5类督导评估报道,实质上也是5份“产品质量报告”——肯定 “重磅”报道、常规重点报道、品牌栏目、版面主打稿件、定制栏目稿件等五类产品的优长,指出其缺陷不足,指明改进方向及措施。

产品设计领域经典之作《用户体验要素》提出,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产品是如何工作的,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是如何“接触”和“使用”它。

在楚天都市报的系列督导评估报告中,“传播力指标”或传播效果,是常见词、核心衡量指标之一。以2018年12月“重磅”报道督导评估报告为例,该报告用数据说话,详细分析了《写往ICU的情书》等重磅报道的全平台传播效果:

“通过新媒体平台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这几个系列重磅报道的用户体验感较好。《写往ICU的情书》仅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就达到122万,视频播放量55万次,跟评330条。数据告诉我们,这篇新闻产品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针对采编薄弱环节,高擎问题导向旗帜

楚天都市报新闻报道督导评估制度及其系列报告,不仅仅是一份份“产品质量报告”,还是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而定期地监督采编态度、检视工作质量的“作风监察报告”。

首先,对负责撰写、发布督导评估报告的编委会成员来说,是一种“作风监察报告”。

在推出该项制度之前,楚天都市报编委会就有言在先,要求每一位撰写、发布督导评估报告的老总,“不能只说好话,不说问题”、“不能只有评估而没有督导”,强调要对新闻报道的偏差和不足及时发出提醒,要在日常采编工作中体现督促和引导。

每月初第一周内陆续发到编辑部QQ群中的督导评估报告,楚天都市报全体员工可下载阅知,哪位编委会成员督导评估得细致,哪位编委会成员似乎有些“走过场”,大家一看心中自有评判。因此,楚天都市报编委会经常性地在周度业务例会上督促相关编委会成员:

“按规定,要求在月初的第一周发布完毕,个别老总拖到上旬过了才写出来,既不合规,也不新鲜。有的报告说好话太多了,尖锐泼辣不够;有的报告只是整理和概述,缺少思考和见解。这两种情形要引起重视”。

其次,对承担相关版面、栏目稿件采写任务的业务部门、记者编辑来说,也是一种“作风监察报告”。

以2018年10月发布的定制栏目督导评估报告为例,报告中点名道姓地指出,“某某栏目连续两个月未达标,某某栏目甚至发稿量为零。虽然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种种困难,但能从中看出部门主任、分管副主任未能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呈现放任自流之势”。

丝毫不留情面的评估督导之下,各业务部门积极作为,你追我赶,很快就又将新闻生产之弦绷得紧紧的。

为民服务的职业责任感,体现在每一篇稿件、每一个版面、每一个新闻栏目之中,更是体现在督导评估制度的严谨细致、敢于质疑批评、敢于追问的精神之中。在这种常态化的监督之下,从编委会成员到部门主任、普通编辑记者,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都保留着对职业的敬畏感。

三、坚持“内容为王”,弘扬新闻专业精神

在新媒体强劲冲击、媒体融合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之间、新闻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任何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精神意志的竞争。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群众的舆论喉舌,承担着诸多社会责任。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报道有价值的人和事,乃是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排在首位的责任。

楚天都市报新闻督导评估制度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工作流程、工作态度、团队协作、部门管理、舆论导向、传播效果的全方位监督、引导,从而达成最核心的终极目的——不断提升新闻生产能力,坚定不移地弘扬“内容为王”,充分体现媒体本色、践行责任担当。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督导评估制度之下,楚天都市报编辑部上下根据报告的内容,对照工作成效,反思采编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拿出实际举措,及时予以纠正。

例如,2019年5月发布的重点报道督导评估报告,指出4月份重点报道的总体质量有所下滑,体现在重大典型或连续性重点报道缺失、民生类重点报道质量偏弱、重点题材丰富性不足等三个方面。

针对这三类问题,督导评估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各部门加强民生报道选题的策划与采写力度,特别是民生领域、民生热点的深度调查性报道,一直是都市报的稀缺品。同时进一步加大重大典型人物的线索发现,以期形成月度报道的亮点和看点”。

在责任担当之上,凝结着的其实还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精益求精的新闻从业理念。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泛娱乐化、内容创作者的平层化,对新闻专业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消解,“内容为王”、“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显得尤为珍贵。不忘初心的楚天都市报人始终信奉,好内容力大无穷,好报道张力无限。

在楚天都市报系列督导评估报告及编委会的指导思想里,功夫在诗外,文笔看风骨,记者不到达现场,文中就不会有地气烟火气;不直抵心灵,报道就难见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穷尽真相,就不足以彰显记者的勇气和担当。

近两年来,在传统纸媒休刊停刊消息不断的大背景下,楚天都市报发行大盘稳固,不降反升近,在全国同类媒体中较为罕见。楚天都市报人坚信,之所以还有那么多忠实读者,那是因为自己还在认真办报,还在专注新闻。

正如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句创作箴言:把心交给读者。读者总是记着你,每天还想看看你,这是受众对诚恳、热心、专业的媒体的最好回报。作为媒体人,就是要以文字手艺人的专注精神,向读者展示专心,向用户表露专情。

猜你喜欢

楚天都市报督导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让短视频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切入点——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Share with us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