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合作培训对提高麻醉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分析

2019-09-05陈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麻醉科综合能力效果

陈婷

[摘要] 目的 针对医护合作培训对提高麻醉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该院的麻醉科低年资护士28名进行医护合作培训,对麻醉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前后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培训后麻醉科低年资护士专业理论学习评分(92.36±5.21)分和专科操作技能评分(93.67±3.48)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医护合作培训制度的应用对于麻醉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使其手术配合满意度及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医护合作培训;麻醉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b)-0067-02

我国的医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麻醉学科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其工作的范围逐渐地由临床麻醉拓展到了对患者的疼痛治疗、舒适化治疗移交急救复苏等方面,长期以来,这些工作都是由麻醉师一人担任,“亦医、亦护、亦工”这样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医院临床上工作的需求[1]。因此,对麻醉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的增强。医院培养和配备高素质的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可以在实际的临床工作当中与麻醉师进行有效的配合,进而使麻醉的相关工作质量得以提升,以此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2]。但是,因为麻醉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麻醉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麻醉监测、药品、疼痛、急救护理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仪器。但是,麻醉科护理人员大多是低年资护士,因为经验不足,对相关的操作不熟悉,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就会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3]。因此,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该院麻醉科低年资护士28名,研究医护合作培训对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麻醉科低年资护士28名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工作时长1~3年,麻醉科低年资护士年龄22~26岁,平均(24±0.96)岁;其中男性10名,女性18名;大专学历有7名,本科有19名,研究生2名。所有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均已在该院麻醉科接受至少1年的基础培训。

1.2  医护合作培训方法

1.2.1 成立医护合作培训小组  首先实行护理部与医院麻醉科双部门的合作培训,由麻醉科护士长及麻醉师、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以及高年资的护理人员组成相应的培训小组,成立之后对医院麻醉科工作1~3年的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培训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12月,为期6个月。在小组成立之后,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能力,培训小组内的成员具备5年以上的麻醉实践经验,具备较好的工作素质,良好的培训教学的思维能力,且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较高。

1.2.2 确立麻醉科护理人员培训的目标  麻醉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医学、护理学、人文科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在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以培训其基本操作技能、临床麻醉技术、重症监测、急救复苏、疼痛治疗为主要目的,進而使其成为护理管理、麻醉护理、教学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1.2.3 医护合作培训的形式  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如通过麻醉相关的专题讲座、临床实践示范操作、经验交流讨论等。

1.2.4 培训内容  ①临床实践分析。通过培训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培训的形式,对以往的相关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相关的培训内容要紧扣麻醉科临床的工作需求,进而开展专业独立的麻醉专科的护理在职培训工作。②专业知识培训:在培训时,医护合作培训小组人员要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麻醉专业理论、麻醉临床专业技术等相关的规范化培训。将28名麻醉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分类,对麻醉护理专业毕业的护理人员实施引导实践性的专科培训,而对于非专业的麻醉科护理人员来说,首先要进行相关的麻醉专科理论知识的培训,其中包括麻醉护理学以及麻醉专业理论,在此过程中融入一些简单的临床实践,进而使其得到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以此来尽快达到麻醉临床护理工作的相关要求。③技能操作培训:包括喉罩准备、面罩准备、相关的插管技能、全身麻醉诱导、全身麻醉苏醒、协助麻醉师评估、硬膜外麻醉、腰椎麻醉、导管置管、镇痛以及麻醉围术期的相关护理等。④工作笔记记录: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要根据所培训的内容来记录相应的工作培训笔记,包括手术配合、麻醉相关要点以及遇到的问题等。医护合作培训小组医师要定期审阅工作笔记,通过麻醉科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笔记来了解其学习的程度以及在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使接下来的培训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量化相关的培训内容和指标,在进行培训的各个阶段,要加强相关的临床量化教学操作步骤,比如不同麻醉的配合、静脉穿刺、专科手术的配合等。

1.3  评价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小组的成员来对麻醉科的低年资护士的麻醉专科理论学习以及相关的操作技能进行评分和考核,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其专业知识掌握和操作技能越强。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后麻醉科低年资护士专业理论学习评分(92.36±5.21)分和专科操作技能评分(93.67±3.48)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见表1。

随着麻醉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麻醉护理人员专科化的培训机制急需建立。近几年来,各个医院临床麻醉护理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相关的工作范围也逐渐明晰。麻醉科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对患者的监护、转运以及麻醉药品和相关耗材的管理、麻醉仪器设备维护、各种专科术中麻醉配合等,其专科性正在逐渐地加强。因此,对一些麻醉科低年资护士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麻醉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都是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相同,对其培训也是由医院的护理部门开展的相关集体性的操作及护理理论培训,这就会导致麻醉科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过关,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因为临床的相关经验不足,对操作不熟悉,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配合手术的过程中会影响到手术的治疗效果[4-5]。因此,对麻醉科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高素质、专业性强的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与麻醉师进行有效的配合,进而有效地提升麻醉的相关工作质量和效率,以此来高效配合手术,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完成[6]。

该文研究表明:培训后麻醉科低年资护士专业理论学习评分(92.36±5.21)分和专科操作技能评分(93.67±3.48)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首先成立医护合作培训小组,然后再确立培训的目标,包括医学、护理学、人文科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临床麻醉技术、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以培养护理管理、麻醉护理、教学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麻醉科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包括喉罩准备、面罩准备、插管技能、全身麻醉诱导、麻醉苏醒、镇痛及麻醉围术期的相关护理等。除此之外,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要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记录,同时做好工作培训笔记,通过医护合作培训的成员定期审阅其工作笔记,进而对麻醉科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学习程度及遇到的问题有进一步了解,以此来使相关的培训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促使麻醉科的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7-8]。

综上所述,医护合作培训制度的应用对于麻醉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提高麻醉科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少芸,杨春琴,林静莹.医护合作培训对提高骨科专科手术护士实践能力的应用成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2):71-74.

[2]  缪莹莹.手术室护士参与医护合作培训课程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17):216-217.

[3]  陈磊,杨良枫.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分层培训模式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2):155-158.

[4]  李凡,孙朋霞,史冬雷.年级制教学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7):493-495.

[5]  涂淑敏,姚思佳,李友瑶,等.分级培训制度在麻醉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1):847.

[6]  陈希云.医护合作培训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02-104.

[7]  王春鮮,刘建新,董娜,等.医护合作培训对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 37(7):818-821.

[8]  甘蔚明,黄丽贞,邓妙玲,等.医护合作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培训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7,48(5):54-56.

(收稿日期:2019-03-17)

猜你喜欢

麻醉科综合能力效果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基层医院麻醉科工作是怎样的
灵动耳环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麻醉门诊都看啥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某市级医院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