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及过程评价体系探索
2019-09-05王菁田秋丽王晓璐
王菁 田秋丽 王晓璐
摘 要: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知识导向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的传递为核心的,并没有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本研究对传统教学模式和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选修课民用航空工程概论课程为例,指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并有针对性地分析调研了相关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和考核体系建设策略,为相关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能力;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教学改革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这也明确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最本质的目标。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仅拥有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职业需要,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工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只有高校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在毕业后快速适应社会,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一、对知识导向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
知识导向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科划分为基础、以理论知识为中心、以基础知识点为考核目标来建立课程和考核评价体系。这种体系的优点在于所建设的课程可保证知识的传递,从而实现教育目的。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通过教学任务设定知识的学习,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并提升自身素质。课程知识的设计虽可指向能力,但课程知识不能等同于能力,从知识的获取到学生自身能力的形成,中间不仅要经历许多过程,还需有时间的沉淀。因此,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不能只依赖学生自身的消化与转换。笔者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课业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全神贯注地去听每一节课,这种状况已经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从知识转化为能力更无从谈起。这就直接导致课程设立的教学目标不能完全达成,学生也不能较好掌握社会要求的应用技能。
伴随这种教学模式的考核体系主要以试卷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依据,这种考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的评价,且教学效果的反馈严重滞后,教师无法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这种考核方式也多是对学生理解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不注重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二、对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和考核体系的分析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在课程设计之初就明确并细化本门课程的能力需求和知识需要,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讲授模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培养。
对于考核模式,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以过程的方式展开,离开了过程就无法实现教育目标。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对他们的评价或者考核也应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和完成。过程性评价体系可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自主能动,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行为变化的信息,并对学生学习课程的状态做出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学生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变化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契合度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便于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三、对课程和考核体系进行的改革探索
笔者针对民用航空工程概论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行业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本门课程进行如下的改革探索。
(一)课程知识模块化
民用航空工程概论课程主要通过对民用航空器设计、制造、适航、维修等环节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掌握民用航空工程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技术方法,对民用航空有更深刻的认识。本课程开设于第六学期,是在与其相关的专业课程(如飞行力学、结构力学、飞行控制和流体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门课程使学生既能对许多专业课程进行整体回顾,又能综合学习体验跨学科,为学生今后在民航领域工作奠定基础。这门课程的开展也是对学校“立足航空产业,服务区域经济”这一基本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民用航空工程概论课程内容综合性强,涉及知识范围比较广,教學内容包括民用飞行器结构与系统、飞行与安全、民用航空器适航、可靠性工程、民用航空器维修五大部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章节知识体系碎片化、模块化、系统化、逻辑化,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特点与内在逻辑关系,为后续课程建设实施设计和相应考核体系设计奠定基础。
(二)培养能力具体化
基于飞行器设计学科专业特点和民用航空工程概论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毕业后相关航空企业单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笔者对本门课程所能实现的应用能力培养进行具体分析,将课程能力的培养具体化,形成能力培养模块。通过对河南地区航空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类型进行调研和综合分析,笔者总结出目前航空产业对人才的具体能力主要需求包括:第一是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由于航空产业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航空基础背景知识才能满足工作职位的需求,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必需时刻牢记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第二是扎实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航空产业与公众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绝大部分航空产业相关职位都有各自的准入门槛和专业资质要求。这些要求不仅需要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以航空维修为例,维修人员必须具备民航局颁发的针对特定维修岗位的维修执照,才能从事相应的维修工作。在进行维修工作时,维修人员必须遵照相对应的维修准则,以此保证航空器运行的安全性,从而保障公众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第三是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航空产业往往与高新技术密切相关,且航空产业具备高投入高收益的特性,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航空产业,以此带动整个工业的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因此,航空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推动航空事业的发展。
(三)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笔者根据课程知识模块化和能力具体化的结果,将能力模块与上述知识模块进行逻辑映射,形成“知识一能力”矩阵,并根据课程“知识一能力”矩阵,分析知识特点和能力培养需求,设计课程过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除传统教师讲授方式外,引入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团队展示、个人答辩等多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提高。例如,对“民用飞行器结构与系统”这一章节,学生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已经了解过本章节相关知识,因此笔者在此章节的课程设计时提出以学生自学为主,辅助以小组作业和团队展示的形式开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可得到提高。
(四)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过程性评价体系根据具体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结合“知识一能力”矩阵,对考核方式进行精细化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学习效果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这种过程性考核形式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正确的评价,不仅可以完成傳统结果性考核中对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测定,还可以测定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团队合作、沟通表达能力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否达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与知识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建设在课程设计之初就明确并细化本门课程的能力需求和知识需要,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讲授模式。同时,该模式的考核过程可实时反馈于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菁,王晓璐,刘战合,等.面向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飞行器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
[2]赵亦希,陈佳妮,陈关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准则[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4).
[3]李强,卢尧选.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影响因素之研究——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初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4]何丽珠,陈沙鸥,李山东,等.加强过程性评价实行多元化考核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1).
[5]王晓璐,王菁,赵辉.通航飞机设计课程模块的开发与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18,(11).
责编:雨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