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09-05史永恒石晶
史永恒 石晶
摘 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企业“互联网+”升级迫在眉睫,但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仍显落后,无法应对就业单位急需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文以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背景,从体制机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几个方面探讨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升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混合所有制
引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传统企业逐渐意识到能否与其进行深度融合,将逐渐成为将来决定自己生死成败的关键。
一、“互联网+”进程中,大量企业急需电子商务类人才,但是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还难以担负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任务
1.如何转型升级,大多数企业依然迷茫
“互联网+”转型升级让不少制造业类、实体模式的企业感到焦虑、慌乱、迷失。很多企业想转型,想升级,但苦于升级无门。昙花一现,破产的企业比比皆是,大量企业纷纷倒闭。如何适应当今市场的需要,如何进行有效的“互联网+”转型升级,如何将互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引入传统企业,成了企业在当今时代最大的难题。
2.企业亟需帮助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互联网+”专业性人才,但电子商务类毕业生很难满足企业需求
2018年大学生就业大数据显示,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相关岗位虽较前几年一直稳居第一有所下降,但仍以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4.76位居第三。很多企业亟需电子商务类大学生去承担企业“互联网+”的转型任务。当前大学毕业生却普遍存在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实战经历,只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却无法应用的现状。大学生毕业却无法胜任企业岗位,有岗位却无法独当一面。在当前企业亟需专业人才的大形势下,毕业生供不应求且无法胜任的现状,成为电子商务类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仍显落后,无法应对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
首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仍然难以满足企业的實际需求。我们在吸取了很多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已经进行了多方面实践与探索,例如,在办学模式上重视“校企一体、产教融合”,在课程建设上注重“项目教学、任务导向”,在实践教学上实行“实战教学、工学结合”,在师资配备上坚持“双师素质、专兼结合”。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子商务的高职教育,仍然缺乏高层次的顶层设计,更多还是停留在摸索前行的层面上。
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因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专业领域众多,行业发展过快,新行业、新岗位层出不穷,很难准确定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定位好职业岗位群,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定位是一个大难题,因为电子商务一直不是一个边界清晰的行业,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HTML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从网站到APP,从APP到小程序,电子商务在不断与新技术融合,新技术也在不断带来新岗位。例如,一个传统水果种植企业,其种植、深加工生产、销售、推广已经高度融合,销售直接决定了深加工的类型,深加工又决定了种植品类,而推广早已渗入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全过程,种植园不仅要在周边开设农产品深加工厂,还要在成熟季节推出游园采摘活动,游客可进行游览、采摘、参观、体验等各种活动;同时,官方自媒体会策划各种活动来吸引粉丝,微信、抖音、微博等各种媒介会发布从种植到生产到参观体验的全流程介绍调动粉丝的参与度。可以说,该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涉及了种植业、加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而这个过程中,各种职业岗位群的功能已经进行了深度的融合,搞种植的可能还要会直播,搞深加工的又要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搞线上营销的要懂农业技术和线下活动、旅游的组织与策划。这些高度复合并且专业要求又高的职业岗位,涉及到几乎各种新兴技术、各个行业,所以要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就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学校特色特长、行业发展态势、技术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博弈。
三、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发挥电子商务智力、技术驱动,受场地限制小的优势,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设立政府政策支持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吸引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将政府的优惠政策转嫁给企业,学校师生在学校的政策引导下,全面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生产实践中,企业能获得智力、人力支持,学校教学能获得大量真实项目的支撑。长期以往、良性循环,这种借鸡生蛋的模式能让学校、企业、政府乃至整个行业获得共赢的局面。
2.建立“专业通识培养+专业方向强化”的课程体系
系统梳理电子商务的应用方向,综合考虑企业实际需求,将电子商务分为品牌运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电商平台运营、产品设计、设计开发等多个职业方向。
1、2、3学期,以基础能力培养为主,主要开设专业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4、5学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方向进行培养,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专。比如品牌运营方向,加强新媒体运营、品牌策划等课程;电商平台运营方向,则加强淘宝SEO、详情页策划等课程。第6学期,则设立就业、专升本、创业等多个发展通道,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
3.打造“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立电子商务运营实战基地、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专业群校外实训基地,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打造“三阶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从基础能力到专项能力再到综合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此同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让企业把技术骨干派遣到基地内充当学生实战导师,与学院骨干教师组成“双导师”,接纳学生认知实习。第一学期,依据DISC测试和自愿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认识实习,部门设置分为:产品设计部、品牌运营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部、设计开发部、电商平台部。在基地内学习期间,每三周,根据学生意愿,可自由调换部门,进行岗位认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