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摄影记录城市变迁中的传承与创新—SIVA摄影专业档案项目制教学实践
2019-09-05陆洁
陆 洁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 201620)
目前国内高校中相关专业通过影像对城市和地区历史文化进行保护的项目很多。例如:2006年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与浙江省档案馆联合进行“现代传媒技术在档案抢救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的项目,师生组成课题组,以影像方式记录浙江省健在老红军的口述档案资料,最后完成6集《红军寻访记》电视片的拍摄制作并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摄影专业立项的2019年度国家级社科基金的项目,以“城市影像档案创作人才培养”为题,课程结合城市文化及其影像档案的建立,深度挖掘城市风土人情、建筑风光、历史记忆、及影像对城市文化与景观的艺术呈现方式,主干课程以“城市专题”“档案专题”“影像专题”“创作专题”为四大模块,也为摄影专业的档案项目制摄影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案例。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城市经历变迁,而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也是建设卓越城市并保存城市灵魂的核心。2014年5月,坐落在延安东路260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下称“老馆”)面临搬迁和改造。老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8年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院,及1874年英国人建立的亚洲文会在上海所设立的上海博物院,建国后建立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既是上海乃至于全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重镇,也早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每一个上海人的童年都曾与老馆发生过交集。此次老馆的关闭以及馆内藏品的整体搬迁对于上海市民来说是一次相当有影响的文化事件。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的师生团队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合作,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了以“作为档案的摄影研究”为主题的项目制教学活动,将这次搬迁的过程以图片和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方面是为这一文化事件留存下珍贵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也对老馆的历史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掘与整理,基本梳理出了上海本地博物馆及其相关学科的近现代发展历史,将老馆这一在上海人心中的集体记忆以更完整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保护并延续了城市文脉。
本次合作开启了摄影专业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序幕,2018年摄影专业立项的上海市教改项目“课程、工作室、项目三结合的摄影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中,“作为档案摄影研究”项目制的系列课程实践成为了该教改项目的子项目。项目制教学既提升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又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现状,在城市文化传承与保护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次近四年的项目制课程实践旨在以新的课程、工作室、项目三者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摄影专业的教学改革和研究,以“作为档案的摄影”研究为课题,以完成实际项目内容为目的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
一、档案项目制学习概况
基于工作室的项目制可追溯到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最初的课程结构,即绘画基础,工艺制作和理论知识。教学课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学徒教育、熟练工教育和初级大师教育[1]。 这些作坊式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从熟练掌握某项技能的技术人才逐步成长为在艺术上有独特见解的创作者。
时至今日,基于项目的学习被称为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 已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受到国内教育界推崇,并在高校推广所使用,同时也成为我校摄影专业教学改革采用的新模式,以“项目或者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 项目制教学的主题-作为档案的摄影研究
2014-2017年由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与摄影专业的教师团队带领部分摄影、绘画、文物修复、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参与了老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搬迁纪录项目,项目的课题为“作为档案的摄影研究”。这个项目通过对于已经关闭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下称“老馆”)的搬迁的纪录以大量的图片拍摄和历史资料收集的方式重现了老馆的历史面貌,目的是为了保存在上海城市变迁中宝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对于城市文化传承与保护起推动作用。本雅明·布洛赫认为,摄影内在的属性之一是集体化—这是博物馆和档案馆的重要功能之一。[2]这个项目是一个有关于博物馆的艺术项目,我们将摄影的基本属性作为项目的起点。
(二)项目制教学的过程
项目的前、中、后期阶段,师生团队在对老馆的历史资料做了前期调研和计划后,将整个搬迁中老馆的六层场馆 (如古生物展厅、古尸厅、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哺乳动物等)进行逐层拍摄,并且以图片和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全程记录搬迁过程,收集场馆中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展品资料图片,同时对于老馆建立早期的相关人物进行采访和影片拍摄。通过后期阶段的梳理,将图片内容整理成为摄影图册并出版,进行了四场国内外的展览,制作完成两部二十分钟的影片,举办了一场以“时间之匣”为题的主题讲座,并建立了相关内容的主题网站。
(三)项目制教学涉及的课程
档案项目制教学持续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的课程设置遵循摄影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做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摄影的社会属性,培养他们服务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档案项目制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培养学生文化理念的相关课程:项目不仅需要对学生加强文化通识教育(近现代史、艺术史,人文素养),梳理建国后上海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加强他们对于摄影、影像的社会性的理解,了解摄影档案的基本功能,从而提升社会责任感。
2.摄影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摄影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课程对应的是“摄影史”“经典摄影作品解析”和“经典纪录片解析”。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包括传统摄影与暗房、平面媒体版面设计、广告摄影、纪录片拍摄与制作、视频非线性编辑、综合摄像、数码摄影技术与后期等。
二、项目开展模式
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建立是顺应新时代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而产生的,而课程、工作室与项目制三者结合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不然项目制只是徒有其表或者纸上谈兵。
(一)项目选题明确
摄影专业的项目课题是以“培养人”为目标方向的,适应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并非以“商业运营”为目标,好的项目选题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回报社会,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达到行业标准作为目标的。也体现了专业建设和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价值追求。
我们从档案项目制开始,已经有3D立体影像的项目,集美阿尔勒展览项目,“视觉·长宁”艺术摄影作品展项目,SMG视频极客训练营项目等等,这些项目选题明确,对于摄影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十分有价值意义。此次的档案项目制的课题为“作为档案的摄影研究”,是将摄影的社会性属性作为出发点,旨在对于上海城市变迁中一所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的图片和影像视觉文献的传承与保护。“上海2035”规划中提到目标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创新、人文、生态这三个纬度的建设贯穿整个目标。历史传承与保护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二)注重过程管理
项目制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能力提升,以日常学习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课题,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于事先选题确定后的过程管理变得十分重要。
对于与摄影专业合作的单位的选择和带队教师的管理能力的要求不低,事先计划,事中管理,事后评价,每个环节都互相关联。学生们必须对于学习目标明确,项目中每周的会议总结梳理和现场拍摄前的任务布置,并且在项目现场教师的指导,事后的内容检验都是非常必要的。很多细节内容也要提前预测,诸如,学生离开学校路途上的困难,现场着装有利于拍摄,学生们要做到既不影响搬迁进程又能采集到重要的资料,历史资料查询与拍摄中与自然博物馆方面的沟通,珍稀的百年标本的拍摄场地限制,对自然博物馆老工作人员采访的前期工作和后期大量文字资料整理等。
注重过程管理是项目制执行和评价系统中较为重要的,并且项目结束后的展览、印刷品等成果须经由社会评价和教师团队集体评分的方法来考评项目运行状况,看项目是否符合原来教学计划和项目规划。以评价教师运作项目的成果是否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就项目运行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以期项目的良性循环。
(三)匹配的课程体系
摄影专业自2014-2019年教学计划的逐步调整,专业课从原来所有摄影学生都固定的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课程改革为主干课、拓展课(专业能力模块、专业通选模块、实习实践)等多个模块的组合,总学分也从160学分调整为167学分,做到了宽基础、厚应用。
今年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调整中,以课程模块包和进阶课程包来梳理教学计划,三年级的学生分流成为图片和影片方向,以进入不同的工作室,计划今后把“项目制”或者“工作室”课程加入到教学计划中,并由工作室课程执行学生教学和评价。
这次摄影专业能够在老馆搬迁过程中以图片和影像档案的方式介入也是艺术类高校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的一次有力的合作尝试,学生们也通过这样的项目实践,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有的学生将这个方向作为自己的毕业创作的主题,有的以生物标本作为创作对象,因此走访了好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博物馆,拍摄大量照片和自主创作研究。
图2 摄影专业学生在在老馆古生物展厅现场拍摄
图3 摄影专业教师在老馆现场指导教学
图4 师生在工作室内就摄影档案项目分组讨论
三、项目实施成效
我们对于参与项目制的学生的技能培养,学习行为,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下几方面作为总结:
(一)技能的培养
拍摄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贯穿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诸如图片拍摄、后期制作、胶片的冲洗和扫瞄、影片的后期剪辑、录音与特效、历史资料图片的修复、历史文字资料的信息检索、采访文案的整理、展览策划布展、网站的设计与上线。
(二)在项目中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档案的摄影研究”我们如何来解决搬迁过程中的拍摄和资料收集?哪些历史价值的图片和标本资料需要采集收集和整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有近150年历史的场馆的价值体现在何处?对上海人来说老馆具有怎样的情结?对于今后你的工作和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和历史保护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在学生们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浮现,在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时,这个项目的人文意义便从其极强的技术性表象下清晰地凸显了出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感触也影响到了部分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他们进入了古籍出版社和艺术画廊,将与人文、历史相关的职业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
(三)多学科知识
除了摄影理论本身,档案学,生物学,博物馆学,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是这个档案项目的特征,如何解决问题,就必须学习更多的交叉学科知识,并综合运用它们。
(四)团队合作
项目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们的合作,还涉及到与项目相关的专家和各种人员的合作,诸如项目中,我们拍摄了各位生物学研究专家,涉及到鸟类,哺乳类,两栖类,还有博物馆学历史资料研究学者们,展览场景和建筑设计师等。学生们必须积极地与和项目相关的人员全力沟通合作并解决问题。
(五)学习自主性
在档案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师生对于项目执行都会进行修正与调整,学生不是执行者,而拥有自主权,学生们对于教师布置任务有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并且项目制并不是等同于“商业运营”,而以社会文化传承中摄影档案学术研究为目标。
(六)项目付出与成就感
项目进行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成果来展示教学效果,如项目在2015年出版摄影图册《五十八年起--上海自然博物馆纪念册》;四场国内外的展览:2015《形态·演化·消失》、2016《时间盒子》、2017《临界点》、2018《逝去的肖像》系列;2017年题为《消逝的景象-老上海自然博物馆最后瞬间》的项目讲座,“临界点”的项目网站。这些都是检验项目制过程中师生教学成果的方式,项目进度长达四年多时间,所有这些付出和坚持也能让学生们产生完成项目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
图5 2015年4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摄影集《五十八年起上海自然博物馆纪念册》
图6 《映像》PIC S2015年第九期印刷品中展示《时间盒子》展览图片
图7 平遥摄影节参展作品《时间盒子》的展览海报
四、后续的研究
本次档案项目制的课题的研究项目自2014-2018年持续了近四年时间,而每个项目的具体项目需要的时长、起始时间和参与学生的人数要等要求都不同,如果遇到跨学期的问题如何与教务日常管理系统的匹配也是需要逐步调整的。如果以用动态教学系统和在线课程与项目制的结合方法,也许能成为更灵活的新媒体时代的教学管理方式。
接下去的项目制的进行还要跟工作室制做进一步结合,将摄影专业的多个工作室与课程更为紧密地结合,并且采用基于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线上学习知识点,课堂分组讨论和教师指导,课外的实践操作多方面结合的方法,将档案项目制的教学模式固定下来并使其更容易操作实行,并对于今后以课程、工作室、项目三者结合的教学改革的推进作出新的尝试和努力。
此外,项目制和今后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社会责任心,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的努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文化机构,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学生的一专多能与他们的价值观能否有利于社会发展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影像档案的梳理是保存城市变迁中历史资料的方法之一,在档案项目制过程中的更为重要的是体验历史文脉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构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