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壮医脐内环穴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09-05张俭业刘夏

医药前沿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内环稳定期脏腑

张俭业 刘夏

(1 南宁市邕宁区中医医院 广西 南宁 530299)

(2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壮医脐内环穴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8~65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46~68岁;两组患者病程5~2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1]:稳定期是指COPD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轻微,且持续2周以上。COPD严重程度分级,Ⅱ级(中度)5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0%,并有症状进展和气短,运动后气短加重。Ⅲ级(重度)30%≤FEV1占预计值FEV1%<50%,气短加剧且反复出现急性加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舒利迭吸入治疗,1吸/次,2次/d;若症状控制不良,加用氨茶碱片0.1g,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针刺壮医脐内环穴治疗:①选穴:脐内壁6点、3点、9点方向。②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持一次性1寸管针,针尖管口对准施针穴位,右手在上端针柄处轻轻弹入,将针尖快速刺入穴位表皮,拔出针身套管,右手持握针柄,缓缓送入穴位0.5~0.8寸,留针15分钟后拔出,出针后消毒棉签按压穴位,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以2周次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6、TNF-α和TGF-β1水平。②肺功能测试:治疗前后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呼出肺活量的50%时的气体流量(FEF/V50)等肺通气功能动态指标的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取P<0.05表示差异具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TGF-β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s,pg/m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s,pg/mL)

注:a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IL-6TNF-αTGF-β1治疗组治疗前4.09±0.213.93±1.281727.42±363.28治疗后1.48±0.15ab2.73±2.23ab887.98±124.23ab对照组治疗前4.16±0.27 3.89±1.161730.78±361.37治疗后2.38±0.16a3.56±1.37a1661.67±234.69a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PEF、FEF/V50均较治疗前提高,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IPF患者肺功能变化的影响(±s)

表2 两组对IPF患者肺功能变化的影响(±s)

注:a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FVCFEV1PEFFEF/V50治疗组治疗前89.3±11.5296.3±12.189.36±12.3167.93±17.54治疗后118.80±12.38ab119.4±10.4ab108.15±11.27ab76.19±12.32ab对照组治疗前87.6±11.3197.2±12.588.78±12.3766.16±15.19治疗后102.13±11.49a102.9±12.3a93.16±11.41a70.12±12.93a

3.讨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IL-6、TNF-α和TGF-β1是 CD8+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以及气道上皮细胞在香烟烟雾等因素刺激作用下被激活而释放的重要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其可直接启动炎症反应或通过刺激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触发级联反应,从而形成广泛累及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肺部炎症[2]。

壮医药是壮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认为,脐既是人体的“微诊系统”,又是治疗全身疾病的“窗口”,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脐部均有相应的投影,分为天、人、地三部,分别与不同的脏腑器官相通应,临床常取脐内环穴和脐外环穴,统称脐环穴,可疏通三道两路、调节气血平衡,具有调气、解毒、补虚、祛瘀等作用,可治疗全身多种疾病,其中又以脐内环穴可内通脏腑,调治脏腑虚实病机为临床常用。壮医认为,脐是天、地、人三部之气的枢纽,只要一身之气调畅,则血行亦畅,三道两路通畅,天、地、人三气恢复同步运行,则疾病可愈。COPD属于壮医“气道病”范畴。壮医学认为COPD反复发作,患者肺、脾、肾俱虚,毒虚致百病,虚证是COPD稳定期主要的致病因素。治疗原则当补益肺、脾、肾,通气道,降气逆,治以针刺脐内环穴“肺、肾、脾、大肠、肝”所对应点,可疏通三道两路、调节气血平衡,疏经隧之滞,鼓舞正气,过调理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恢复天、人、地三气的同步运行,达到治疗COPD的目的。

本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PEF、FEF/V50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TGF-β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刺壮医脐内环穴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的通气功能,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起到治疗作用的。

猜你喜欢

内环稳定期脏腑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内环-外循”框架研究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