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刺治疗抑郁症效果分析

2019-09-05郭玉娟

医药前沿 2019年23期
关键词:艾司西普兰总分

郭玉娟

(杭州市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浙江 杭州 310013)

抑郁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发的疾病类型,明显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是本病患者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兴趣缺乏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有报道显示[1],针对抑郁症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无效率约为20.0~30.0%,且西药存在副作用大、疗程常及患者治疗依从性低的缺点。最近几年中,中医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治疗领域有所应用,且取得的疗效较为理想。本次研究主要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刺在本病治疗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下,采集60例抑郁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治时间均为2016年12月—2018年2月。(1)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②HAMD评分≥20分;③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参与;(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②近期(1个月内)使用抗抑郁药物者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4~52(31.2±2.4)岁;病程1~9(6.2±1.6)年。研究组男女各15例;年龄26~54(32.6±2.8)岁;病程2~10(6.5±1.5)年。两组以上基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每天晨起服用1次,5mg/次,结合患者年龄与躯体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20mg/d。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针刺取穴:百会、内关、合谷、神门、三阴交。肝郁化火者加行间、太冲穴,心脾气虚者加心俞、足三里,肝肾阴虚者加太溪、肝俞。操作方法:针刺治疗期间,患者取平卧位,用75%乙醇常规消毒针刺区域,选用0.25×40mm不锈钢毫针,单手快速进针,得气后结合患者病情决定是否予以补泻手法,留针时间为25min。每周5次,疗程间休息2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并对比疗效。

1.3 观察指标

1.3.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所有项目均用0~4分的五级评分法,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与极重度依次极为0、1、2、3、4分。总分<8分:正常;总分 在8~20分:可能有抑郁症;总分 在20~35分:肯定有抑郁症;总分>35分:严重抑郁症。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

1.3.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7分:正常;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得分越高提示焦虑症状越严重。

1.3.3 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χ2检验。将P=0.05设为组间差异检测标准。

2.结果

2.1 抑郁与焦虑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经8周治疗干预后,所有患者HAMD、HAMA评分均有降低,本组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s,分)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HAMAHAMD治疗前治疗后P治疗前治疗后P研究组 3063.4±4.440.6±4.1<0.0529.4±4.310.1±2.4<0.05对照组 3061.1±4.955.7±4.9<0.0529.1±5.215.4±3.3<0.05 P>0.05<0.05>0.05<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中均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口干、恶心、头晕及失眠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研究组为30.0%(9/30),经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抑郁症是神经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有报道显示,抑郁症已呈给世界第一大精神心理疾病,加强抑郁症的防治成为了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当下,国内外临床针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上部明确,但普遍认为其与社会心理、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且有研究指出,抑郁症患者脑部5-羟色胺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普遍偏低。

当下,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类型繁多,不同药物在疗效与适应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故而应结合患者病情实况,科学选择药物类型。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类5-HT再摄取抑制剂,对5-HT受体体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对H1、α、β受体的亲和力极低,其能促进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协调性,且本品药物无肝药酶诱导性和配伍禁忌,故而若与其他抗精神类药物联合应用基本不会诱发交叉反应,不会影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2]。

中医学指出[3],抑郁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抑郁、他类慢性疾病导尿管不良状况,故而诱发情绪变动幅度大、头痛、烦躁等症状。针刺为一类传统中医疗法,其有效的将整体观念和对症治疗整合为一,在改善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降低西药副作用与复发率方面体现出巨大价值。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治疗,百会穴位于头部,具有振奋阳气的作用;三阴交能调补肝肾、行气活血、舒经通络;内关穴能宁心安神,梳理气血、缓解疼痛;神门穴能开心窍,进而促进神明复苏过程。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8周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了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刺治疗抑郁症有效、安全。

猜你喜欢

艾司西普兰总分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