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软骨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9-09-05孙强
孙强
(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骨科 陕西 西安 710032)
膝关节软骨损伤是骨科较为常见的软骨组织损伤,通常是由免疫代谢类疾病或暴力等因素所致,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对其膝关节活动功能造成很大的损害[1]。膝关节镜是用于诊治关节疾病的器械,其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等优势,目前在骨科手术中得到了广发的应用[2]。为了提高膝关节软骨组织损伤的预后,本文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的治疗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骨科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抽取5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经临床检查,患者均被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为19~6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2.81±6.35)岁。观察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20~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3.26±6.53)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类疾病、手术禁忌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异常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两组基线资料数据呈均衡化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于膝关节前外、前内处作手术切口,在关节镜下清除软组织损伤部分,并却出松动软骨及其周围参与组织,最后冲洗关节腔并对切口进行止血包扎,给予常规抗感染处理。
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患者体位和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在膝关节前外和前内处做手术切口入路,清理缺损处损伤组织和关节腔,然后在软骨缺损处中央位置到完好软骨组织之间的软骨下板上采用关节镜手锥均匀打孔,将骨腔中的血液和骨髓重新凝结为平滑坚固的修复组织。最后清理关节内液体后,取出关节镜,对切口进行止血缝合包扎,并采用抗生素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HSS)和住院时间有关数据并分析。
膝关节功能[3]: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制定的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HSS)调查,评估内容包含疼痛、功能、活动度、稳定性、屈曲畸形和肌力,满分为100分,HSS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58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处理,住院时间和HSS评分以(±s)描述,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HS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住院时间及HSS评分比较(±s)
表 两组住院时间及HSS评分比较(±s)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HSS评分(分)tP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97.39±1.8844.56±6.3581.57±5.0524.5650.000对照组299.24±2.1645.28±6.6275.64±5.1819.4500.000 t-3.4790.4234.141--P-0.0010.3370.002--
3.讨论
膝关节软骨损伤是膝关节损伤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膝关节软骨内没有淋巴组织、血管和神经,其自然修复能力较差,为了改善其预后效果,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4]。临床上,膝关节软骨损伤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其通过关节镜对患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然后对病变组织进行清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然而,常规关节镜清理术仅能在短时间内清除病变组织,但对膝关节软骨的预后修复并无促进作用,为此,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在其治疗中具有显著的适用性。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进行治疗,其通过手术操作,采用损伤处骨髓和血液形成的凝块对损伤处进行修复填平,有利于患者损伤处软组织的生长修复,相比较对照组采用的关节镜下清理术,其不仅在短时间内清除病变组织碎片及其炎性物质,还能促进膝关节软骨的预后修复,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S评分较高,住院时间较短,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早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应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