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

2019-09-05方梁羽查静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方梁羽查静芳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

方梁羽查静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大学生更是成为了网络洪流中的主力军。然而,由于缺乏对网络生活的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应该以学生内在需求为靶向,建构“过程性”培养体系;增强行为修正,形成绿色网络道德生态;强化“把关人”角色,过滤网络风气;启迪自律明德,教养“慎独”修身观。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新媒体环境。

近年来,媒介形态不再局限于平面、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利用手机、电脑等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的新媒体环境日益形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各种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短视频社区、直播平台等微媒介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将可能在未来成为全新的人类生存空间。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概述

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月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如图1-1所示),其中20-29岁网民占比最大,达26.8%(如图1-2所示),而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占比颇大。特别是伴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大规模开展,网络业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洪流中的主力军。

图1-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图1-2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而与各类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大相径庭的是缺乏对喷涌的网络文化浪潮的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网络道德亟待进一步规范及完善。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实表现

网络道德是道德在网络领域的一种呈现形式,是人们在虚拟空间的语言、行为所遵从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总和。法国学者迪尔凯姆首先提出并定义“失范”这一概念,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规范趋势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至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网络科技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开辟了人类新的社会关系,传统道德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不足以渗透其中并形成一套完整地价值与规范体系以指导人们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方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实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网络话语失范

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与互动沟通中出现的不符合传统语言规范,违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写法和标准;违反中华优秀文化的准则和原则,扭曲规范的话语和表述;违反历史积淀的精神文明,不符合道德要求;违背现实法律制度和条例,法治意识缺失等情况属于网络话语失范的不同层次。包括大学生网民群体普遍出现的网络恶搞、网络话语低俗、网络传谣甚至网络犯罪。

(二)网络恶俗泛滥

网络空间中充斥的大量低俗、庸俗的信息无差别化地推送到网络使用主体面前,类似“吃播”等依靠另类表演成就的“网红”受到追捧,历经网站、聊天室、论坛等一系列阵地变迁的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伴随直播平台的兴起开始新一轮的传播。泛滥的网络恶俗直接影响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与成熟阶段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三)网络学习违规

海量的网络信息为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极大的便利,但也为知识产权的侵犯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由于版权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无意识之间就成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主体,不断进行侵权行为却不自知,还有一些在利己主义驱动下有意识地进行学术剽窃、论文数据造假等,加剧了网络学习违规的复杂形势,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术能力的提高、诚信品德的养成。

(四)网络暴力频发

网络暴力通常表现为网络使用主体借由道德的名义,以网络为平台,对当事人发表恶意言论,甚至通过网络追查并传播当事人个人信息,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对当事人精神或生活产生影响和伤害甚至威胁的行为。在网时间相对较长、新鲜信息接受度相对较高的大学生网民,在各类热点事件关注、评论和传播的群体中都较为活跃。一些大学生缺乏判断力与了解事件真相的耐心,罔顾道德规范,随波逐流化身“键盘侠”,成为网络暴力事件的推手或加害者。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层出不穷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高校作为教育主体应该主动承担起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寻求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网络道德教育路径。

(一)以学生内在需求为靶向,建构“过程性”培养体系

高校开展教育工作,应以学生内在需求为靶向,网络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内在需求主要集中于信息需求、知识需求、情感需求和娱乐需求。

1. 信息需求

从功能主义角度来说,互联网的产生及发展是为了信息的传递。新媒体环境下的今天,大学生不仅能通过网络获取海量资讯,还能够实现即时沟通、发布资料、发表意见等等。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学习之中,直接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需要引导并规范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大学生发现、组织与保存信息的能力,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以及利用媒介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能力。以此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学使用网络资源,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2. 知识需求

柏拉图认为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新媒体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能获得的知识被淹没在浩渺的资讯海洋中。因此,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并不能脱离有关课程和知识的传授。首先,网络道德教育应该纳入课程教学。从知、行、意、情几个方面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可以通过信息化载体传递相关内容、结合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等等。其次,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受教育情况,因此,提高教师的网络道德水平,不仅有利于开展道德教育工作,还可以在道德建设中起到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最后,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风险普及教育、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教育等,综合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

3. 情感需求

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寻找到自适的“天堂”,那里没有现实世界中对个人外貌、能力、成就的品评,没有来自学业、生活、就业的压力,往往凭借某一特点就能受到一个群体的崇拜和拥护。大学生特别是现实世界中相对较内向、不擅交流的群体在网络生活中获得了极大的归属感、认同感和陪伴感。

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进行情感的关照。恰如荷尔德林的诗句“哪里有危险,哪里也就生长着拯救者。”教师尤其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要承担起拯救者角色,关心关注学生情绪起伏、心理变化,师生共情,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绪,为学生营造自在的现实环境,帮助学生走出网络依赖。

4. 娱乐需求

大学生投身各类新媒体应用的初衷是为了寻求快乐,新媒体环境满足了大学生互动、沟通、猎奇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推动“第二课堂”建设,丰富实践活动。进一步营造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相互沟通,同时抢占学生消耗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还可以搭建规范的互动平台,主动用新鲜活泼的语言形式对学生感兴趣的特定话题进行发布,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领网络舆情走向。

(二)增强行为修正,形成绿色网络道德生态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网络道德形成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行为,在行为发生后高校如何对其进行矫正?行为修正理论在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行为修正理论强调如何给予刺激、给予什么样的刺激能够改变行为此后的发生频率。根据负强化理论,教师应多渠道密切关注大学生网络行为,在发生道德失范行为时,及时给予适当的批评、警告甚至是具体处罚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行为,避免因不自知导致的重复犯错。学校要制定、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或规范,将网络道德表现纳入综合考核中。根据正强化理论,高校要对正向网络道德行为予以支持、赞扬甚至表彰。例如一些创新性的正向网络话语,尽管不同于传统语言规范,但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现代话语体系。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正向网络道德行为,支持其多元、共生和个性,适应正向创新,并试将其运用到日常工作,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丰富性和多样化,以便形成绿色的高校网络道德生态环境。

(三)强化“把关人”角色,过滤网络风气

传播学先驱库尔特·卢因的“把关人”理论认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这意味着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角色,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过去传统媒介自上而下的信息发布模式中,信源很好地起到了信息“把关人”的作用。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模式与形态发生根本变化,即时性、互动性、随意性大大增强,社会进入到“人人具有麦克风”的时代,大大消解了“把关人”信息“权威中心”的功能。由此,参与到信息传播与反馈过程中的每个人都成了现实意义上的“把关人”,而由于这些“把关人”的受教育程度、逻辑和表达能力、价值观、世界观的差异使得网络信息世界泥沙俱下,但这并不代表“把关人”理论在当今失去价值及其指导意义。

在新媒体环境下,特别在高校中,我们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网络环境就要主动分化把关权。一是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冲击下,高校网络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强防火墙设置和信息过滤技术建设,对敏感信息进行口令设置和数据加密处理,及时发现并剔除不良信息。同时收集、分析学生网络行为数据,建立大学生道德失范表现的反馈体系,搭建内容健康、态度积极、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二是校内网络平台,如校园BBS、公众号、空间、短视频社区等要承担起宣传主阵地作用,传递正能量形成向善向上的舆论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传播受众。三是教师自觉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学习,增强自身网络道德教育水平和教育方法,在与学生的日常网络交往中精于细节、善于发现、勤于总结、功于引领。四是大学生自身树立个人把关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增强网络辨别能力,一方面屏蔽网络不健康信息,抵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主动地帮助身边被不良网络信息侵害的同学。每个把关主体各司其职,在各个环节对网络信息开展把关、过滤,形成“输入信息-把关过滤信息—输出信息”的过滤模式,发挥“把关人”的信息正向导向作用。

(四)启迪自律明德,教养“慎独”修身观

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生活,通过网络面对世界,实质是人面对机器的独自生活。网络成为人通向世界一道敞开的窗口和自我电子书写的界面,也成为了隔离人与世界的帷幕。人不停在真实与幻想、幻想与幻想之间转换,自我如同多棱镜的复合光,被分解为离散的谱线。如何在这种“自我分裂”中保持相对稳定,就对自我伦理的养成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戴维·申克认为,人们已经被“信息烟尘”所淹没,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崇德修身思想——“慎独”正能很好地达到这种平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慎独”观的培育,既需要学生的自我约束和感悟,也需要外在的教养引导。

1. 教养大学生完善道德自律

网络空间摆脱了对现实社会的依附,使得网络交往获较大自由。这种高程度的自由使得传统道德防线减弱,“绝对自由”的心理暗示下道德文明标准淡化、道德约束力和心理压力大幅降低,抵御网络社会诱惑的自制力随之下降。而相关法律、法规在短时间内难以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言行失去制约,甚至形成网络社会的道德真空。面对尚未形成的他律道德,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改变自律道德弱化现状,鼓励学生更多将自身放置到现实社会来真正揭开网络帷幕,掌握网络信息的辨别、选择与评价能力,主动拒绝网络沉迷、主动规范网络言行、主动抵制网络恶俗、主动保护知识产权,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养分,提升与完善道德自律。然而,放纵比自律更容易发生,要实现道德自律这一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关键还要落脚于实践,即通过“了解道德失范—反思道德失范—矫正失范行为”做到知行统一。

2. 教养大学生树立精神信仰

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和持有。网络虚拟空间自由程度高且存在大量不同价值观的信息,这些信息价值观念多元、价值选择自由、价值评价缺失。价值多元容易导致大学生面对过剩信息无法判断真伪,从而出现认知偏差;选择自由容易导致大学生面对谣言、暴力甚至邪恶思潮无法区分认识,从而出现价值取向紊乱;评价缺失容易导致大学生面对信息无法辨别善恶,从而出现是非观念淡薄。因此,大学生需要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精神信仰成为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动力。同时,信仰与崇拜密切相关,任何信仰都表现为对某种事物或人物的崇拜。教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精神信仰能帮助大学生在海量网络信息中识别正确的社会崇拜,避免因从众心理导致的盲目跟从。科学的精神信仰能够内化于行,及时地引导和干预大学生网络行为,对自我世界的塑造起指导意义。

3. 教养大学生调适自我心理

伴随大学生的逐步独立,学业、经济、就业、人际等压力接踵而来,一些大学生在压力宣泄不畅的情况下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渠道漫游网络,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个体长时间受到大量碎片化信息的影响,感受程度会明显降低,思维会逐渐变得迟钝,甚至受到抑制。当外界信息超出正常负载时,还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压力,逐渐致使不能专注于正常思考和工作,严重的将会导致人产生认知障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正如西方哲学家菲利普·诺瓦克所述:“我们一直以为信息丰富是一件美妙的事情,直到后来才明白,它可能会夺走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权利——安宁。直到最近我们才认识到必须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或许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还需要一种内部的生态和谐,一种精神的生态学。”

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引入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纷纷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心理健康普查预判心理问题,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日常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和心理分析,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然而,实际情况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有的忽视问题,有的回避问题,有的羞于求助。这就要求我们要展开行而有效的心理疏导培训和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和压力排遣方式,帮助大学生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纷繁杂芜的信息冲击能够得当自处。

[1]罗艺,李久戈. 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解读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33(2):83-87;

[2]刘晓丹.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矫正研究——基于陕西部分高校调查分析[D]. 西安: 西安石油大学, 2018.

[3]刘继强. 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盛志宏. 网络传播中受众的自我伦理[D]. 南宁: 广西大学, 2004;

[5]卢因. 群体生活的渠道[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n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FANG Liang-yu & ZHA Jing-fa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d new media technologie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es, and undergraduate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in the cyber space.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norms and guidance on online life, their online moral anomie phenomenon has frequently taken place. Th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oriented to their internal need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 a “procedural” training system; enhance behavior modification to form a green network ethical ecology; strengthen the role of “gatekeepers” to filter the network atmosphere; enlighten them to hold on to self-discipline and cultivate a self-cultivation concept of “prudent independence”.

undergraduate;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new media environment.

G641

A

1009-1114(2019)02-0077-04

2019-04-13

1.方梁羽(1989—),安徽安庆人,硕士,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2.查静芳(1979—),安徽芜湖人,学士,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政管理和心理健康。

研究项目: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与实践(项目编号:Wzyrw201815);高校助学制度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分析和探索——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Wzyrw201917)。

文稿责编 承泽恩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