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博物馆设施报告的编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019-09-05张钊
张 钊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广东深圳 518055)
内容提要:博物馆建筑以及内外部设施的管理与使用是文物安全的主要保障,博物馆设施报告也是体现博物馆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我国,迄今尚没有统一编制适用于我国博物馆的标准设施报告。现有的设施报告多为各馆自行制定或借鉴国外版本,存在着格式混乱、内容不适用或缺失、用语不统一等问题。我国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境外博物馆设施报告的优点,针对博物馆的共性与特性进行筛选,坚持明确目的、强化逻辑、规范用语等原则,明确文本定位,厘清文本结构,制定出实用、统一的博物馆设施报告,推动我国博物馆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一、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对于文博事业的重视,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展示、保藏、研究与修复等工作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一些大型博物馆的馆舍条件已经与国际知名博物馆不相上下,更在电子化、智能化设备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毫无疑问,博物馆建筑以及内外部设施的管理与使用是文物安全的主要保障。为此,我国政府于2015年颁布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1],对博物馆建筑的结构与功能性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发布并于2016年修订了《博物馆评估定级办法》[2],以进一步引导博物馆健康发展,并实行了《博物馆评估定级标准》[3]。这些文件对于博物馆软硬件设施的管理与使用都有详细的设定与考核标准。同时,在与境外博物馆开展文物展览等合作中,境外博物馆的设施报告成为文物出境展览立项申报的材料之一。部分境外国家(地区)的标准设施报告逻辑清晰、内容具体,此类文件详细罗列了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情况,促进了双方的互信与合作。
由此可见,编制一份内容详实的博物馆设施报告对于博物馆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是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有必要首先给予“博物馆设施报告”一个明确的定义:博物馆设施报告是供展品出借机构评估展品借用机构的博物馆展厅设施是否满足需求的重要文件,其内容以展品的临时保管、收藏与展示为核心。因此,博物馆设施报告的内容以具体的数据清晰地展示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功能性布局、专用设备、专业人员、应急措施等一系列具体方面。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展品出借机构可以评估潜在的风险以及双方合作的方式。此外,设施报告也是用于保险索赔的重要文件。
具体而言,编制设施报告有三个重要作用:(1)设施报告是博物馆日常管理的基础性文件,从中可以了解博物馆馆舍与内外部设备设施的管理与使用情况,为博物馆日常管理与运营提供支持。(2)设施报告是博物馆了解自身发展需求,寻找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可以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实质性的数据支持。(3)设施报告是博物馆开展馆际展览交流合作的重要材料。
遗憾的是,我国迄今尚没有编制适用于我国博物馆的标准设施报告。因此,在当前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博物馆设施报告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博物馆界对于博物馆设施报告的认识不充分。一方面,博物馆界对于设施报告的意义与作用不清楚,这导致了博物馆缺乏编制设施报告的动力;另一方面,对设施报告的内容与结构不了解,这导致了博物馆不知如何编制一份合格的设施报告。不可否认,这是我国博物馆管理中的一个短板。
在日常工作中,博物馆设施报告是开展文物出入境展览的重要文件之一。不论出境展览还是入境展览,展品出借机构均需要对拟展出场地的设施设备进行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挑选展品、设计展厅等工作。但是,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设施报告。因此,不少博物馆都直接使用其他国家(地区)的设施报告文本,或者自行拟定设施报告。目前看来,这种做法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我国博物馆设施报告的问题
1.格式混乱
目前,各博物馆使用的设施报告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使用其他国家(地区)的设施报告,如英国、美国编制的设施报告。需要注意的是,诸如英国、美国编制的文本也存在着不同编制年份的区别,如美国编制文本即有《标准设施报告(1988年版)》《标准设施报告(1998年版)》《标准设施报告(2002年版)》《通用设施报告(2008年版)》《通用设施报告(2011年版)》等多个版本。二是自行编制文本。此类文本篇幅、表述等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如我国香港、澳门地区的博物馆采用特区政府编制的制式文本;而内地省份部分博物馆自行编制文本,甚至有的仅为博物馆简介性文字。这导致了我国目前使用的设施报告格式多样,阅读和了解信息的难度较大。
2.内容不适用
基于不同国家(地区)的特点,管理机构对博物馆的管理要求不同,因此体现于设施报告中的内容也不同。例如,美国的设施报告中罗列了建筑物对于飓风的防护要求,而日本的设施报告中则明确了建筑物对于地震的防护要求。此外,不同国家(地区)的设施报告的繁简程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负责认证机构等也存在差异。例如,美国的标准设施报告和英国的标准设施报告中均有关于博物馆是否在相应管理机构注册或被认证的条款,这样的内容对于我国博物馆尚无太多意义。
3.内容缺失
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文本或编制指南,我国一些博物馆自行编制的设施报告内容简单,存在着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例如,部分博物馆将博物馆的简介作为设施报告,简单介绍了博物馆的建设历程,罗列了建筑面积、展厅数量等基本数据,并没有提供针对性的数据。这样的文本无法作为设施报告使用。
4.用语不准确、不统一
由于使用或借鉴的设施报告均为国外版本,因此翻译后的文本在专业名词、条款表述等方面存在着不准确或不统一的情况。例如,英国的标准设施报告中有章节英文名称为ACCESS,不同翻译版本中有“运输”“器物运送”等不同名称。这种情况影响了设施报告的使用。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博物馆以设施报告为基础开展馆际展览等工作,不利于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水平,也不利于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开展审批管理工作。
三、境外博物馆的设施报告
(一)境外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设施报告的种类
笔者收集与整理了22个国家(地区)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57家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的设施报告。这些博物馆都是近五年来与我国大陆地区博物馆开展过展览合作的机构,分布范围涉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涵盖了当前博物馆事业的领先地区与落后地区,具有良好的普遍性。其中,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Tokyo National Museum)、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等知名博物馆的设施报告也收入其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表一)。
通过仔细比对,我们将这些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设施报告分为32个版本。其中,美国博物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编制的标准设施报告有三个年份版本,分别被10个国家(地区)的19家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采用;英国博物馆登录组织(United Kingdom of Registrars’Group)有两个年份版本,被4个国家(地区)的7家博物馆采用。其余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个国家(地区)存在统一的文本,如我国的香港、澳门;二是区域内博物馆使用各自的文本,如韩国、中国台湾。
续表
由上述可见,境外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设施报告的情况也比较复杂。经过分析,上述文本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跨区域性文本
美国和英国的博物馆标准设施报告成为跨区域性文本。这两个国家的博物馆事业较为发达,拥有世界上最为知名的博物馆。设施报告均由国内的博物馆行业机构统一编制,内容详尽,体例规范;而且,为了保证报告的时效性,还会定期修订文本内容。
2.区域性文本
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的设施报告由特区政府管理机构统一编制,区域内的博物馆都使用该文本。香港地区的文本参照了美国编制的文本,在内容上有所简化;澳门的文本只是罗列了一些博物馆设施和活动的基本情况。
3.博物馆内部文本
日本、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等地未见统一的设施报告文本。各博物馆的设施报告各具特点,也有的使用美国标准设施报告。此类报告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涉及文物安全的核心要素,如对温湿度、照明、安防与消防等均有表述。
表二// 境外博物馆设施报告内容分类表
(二)境外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设施报告的特点
由于编写主体、编写目的与过程、使用目的等不同,上述各类设施报告的内容与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笔者对每一种设施报告均进行了分析,将57家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所采用的32个版本的设施报告内容进行了汇总,共涉及13大类26小类(表二)。
可以说,表二涵盖了一座博物馆用于开展常设展览、临时展览及活动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整体而言,上述内容从报告文本信息、博物馆建筑结构、展厅内设施设备、消防与安防、展品管理、办展经验、认证信息及支持数据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博物馆举办展览的能力。表二所列是汇总后的内容,并不单独反映出某个博物馆的特色。不可否认,这些境外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的设施报告有着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1.逻辑清晰
根据笔者在前面提出的设施报告的定义,其内容以“展品的临时保藏与展示”为核心,表二罗列的内容正是对这个定义的有力支持。从博物馆的建筑结构到功能布局,从消防安防设施到温湿度、照明等设备,从展品操作人员到安全保卫人员,从报告填写人员到审核认证人员,均围绕着“展品的临时保藏与展示”这一核心展开。在具体文本结构上,从博物馆建筑结构到设施设备种类,再到人员管理以及报告文本的真实性方面,均体现出清晰的逻辑层次。一份有核心内涵、结构层次、逻辑清晰的设施报告,自然可以做到内容全面而又有针对性。
2.注重细节
设施报告需要全面反映博物馆的相应能力,并在细节上予以体现。例如,美国《通用设施报告(2008年版)》第2.25条的内容是关于博物馆运输通道的门可通过的包装箱的最大尺寸。向合作方提供这样的细节信息,不仅可以帮助对方评估博物馆条件,更有利于提高双方的合作效率。可以说,设施报告中的细节不仅体现了一份报告的编制水平,更体现出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3.注重数据
一份设施报告的真实性与实用性直接取决于该报告中所含数据的真实性与类型。如果需要了解一家博物馆的温湿度设备情况,除了提供此类设备的型号与数量,更为直观的方法是参阅过去一段时间内展厅的温湿度数据表。这样的数据也是境外博物馆设施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通用设施报告(2008年版)》除了在正文中需要提供大量的数据,如展厅尺寸、设备类型与数量等,还以附件的形式提供建筑布局图、展厅设计图、温湿度表、照度表等。
4.注重规范
设施报告不仅是开展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文件,也是进行保险索赔的重要依据,因此,设施报告应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本。为了体现设施报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少境外博物馆都会由相应负责人员在报告中署名。例如,美国《通用设施报告(2008年版)》第12节为“核实与责任”(Verifi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由负责人员署名来确认报告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图一)。
(三)境外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设施报告的典范——英美两国博物馆的设施报告
除了上述特色外,我们需要着重了解一下美国与英国的设施报告。这两个国家的设施报告均是统一编制的标准文本,不论是编写逻辑、内容结构,还是表达用语、格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博物馆设施报告的范本。
1.美国《通用设施报告》(General Facility Report)
美国《通用设施报告》原名“《标准设施报告》”(Standard Facility Report),由美国博物馆协会注册委员会(Registrar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主持编订。1988年被美国博物馆协会采用,之后分别于1998年和2008年进行正式修订。此外,2002年和2011年也发布过内容微调的版本,该文本成为美国博物馆协会职业教育系列出版物之一。从实际使用看,该报告并非强制性标准,不同的博物馆使用了不同的年份版本。在内容上,报告以数字为编序,围绕着博物馆建筑、馆内设施与使用、临展筹备、藏品保险、办展经验等几方面展开。三个年份版本之间没有内容上的本质不同,只是调整了章节内容划分。在主体结构上,从博物馆整体情况入手,再介绍馆内各类设施,最后聚焦于临时展览的筹备。
美国博物馆比较重视保险,同时以办展经历来体现博物馆的专业水准与声誉。为了进一步体现博物馆的潜在风险,《通用设施报告(2008年版)》还以补充问卷的方式详细罗列了博物馆处于地震、风暴、林火、洪水等危险地带时的应对措施,以及展览筹备地点涉及馆外场地的应对措施。此外,报告还要求提供展厅的平面图,标注必要的信息。
2.《英国标准设施报告》(UKRG Standard Facilities Report)
《英国标准设施报告》由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王国博物馆登录组织(The United Kingdom Registrars’Group)与英国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委员会(Museums,Libraries and Archives Council)磋商而编订。该报告有两个版本,目前收集到的2004年版为第二版。
从实际使用看,该报告并非强制性标准,也有英国的博物馆使用了自行编定的设施报告。在内容上,设施报告以英文字母为编序,围绕着博物馆建筑、展览场地、展品运输、展品接触、环境状况(展厅内)等方面展开。在主体结构上,报告内容以博物馆建筑开篇,紧紧围绕临时展览筹备的相关内容。报告最后也要求以附件的形式附上博物馆展厅平面图、博物馆照片等资料。
此外,美国和英国的设施报告均在文中特别注明了报告的保密性。由于设施报告涉及了博物馆建筑结构、安防系统等事关藏品安全的核心信息,所以报告仅供博物馆合作方之间的了解。
四、关于编制我国博物馆标准设施报告的建议
目前,我国各类博物馆数量已经突破了5000家,博物馆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我国博物馆依然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编制一份适用于我国博物馆的标准设施报告已然需要提上议程。
前文已经讨论了博物馆设施报告的意义,也梳理和归纳了部分境外博物馆(画廊、艺术基金会)设施报告的基本结构与内容。毫无疑问,这些内容将是编制我国博物馆标准设施报告的重要参考。但是,我国博物馆的自身特点始终是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从设施报告角度看我国博物馆的特点
从设施报告角度而言,相较于欧美等文物博物馆事业发达地区,我国博物馆有如下特点。
1.我国博物馆依然处在高速发展期,软硬件提升速度快
根据有关数据,我国2017年度的博物馆新增数量、藏品新增数量、观众参观数量等核心数据依然比2016年度明显增长[4]。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博物馆在馆舍建设、活动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因此,这就要求我国的标准设施报告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例如,除了博物馆自身有关安防、消防等能力建设外,与当地的公安部门联网、与消防部门开展定期培训等合作显著增强了博物馆的管理水平。但是,并非所有的博物馆都在这方面开展了相应工作。将相关内容列入设施报告中,可以起到引导性作用,促进博物馆更全面的开展工作。
2.我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文物保护及博物馆相关法规
我国目前的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法规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6]、《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7]、《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GB/T 16571-201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l6-2014)[9]、《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10]、《博物馆评估定级标准》等。上述文件不仅规定了博物馆建设与管理的原则和细则,而且定义了一系列的规范用语。例如,各国对于建筑物的防火要求不同,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我国的民用建筑物耐火等级分为一级至四级,那么,我国的标准设施报告中须采用这个分级才合理。同时,设施报告也应附有“术语表”,对有关术语进行解释。
除了博物馆的共性之外,各个博物馆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如南京博物院不仅是知名博物馆,其主体大殿建筑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意味着其内的展厅在安防、消防、观众管理、设备使用等方面有着更多要求,会给举办展览等活动带来更多挑战。因此,这些内容应在设施报告中进行明确。
(二)我国博物馆标准设施报告的编制原则
在严格依据相关法规文件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要对博物馆的共性与特性进行筛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境外博物馆设施报告的优点。因此,编制一份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同时具有可操作性的博物馆标准设施报告文本,应该遵循如下原则与方法。
1.明确目的
博物馆设施报告的目的在于向潜在合作者表明博物馆的设施设备、专业人员、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专业能力。因此,凡是与此目的没有相关性的内容均不予纳入。
2.强化逻辑
按照前文提出的定义,博物馆设施报告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地表明博物馆在相应领域的能力。因此,编写博物馆设施报告要符合两层逻辑:一层是“基础设施—设备—人员—管理”的逻辑,体现着从硬件到软件,从物到人的认识关系;另一层是“博物馆日常运营能力—临时活动运营能力”的逻辑,体现了博物馆运营能力的发展关系。同时,应明确报告文本信息与报告内容有区别,报告文本信息是有关于设备报告文本的版本、认证机构等内容,在设施报告中需要单独且明确列出。
3.规范用语
充分吸收我国现有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法规中的定义、用语等,形成严谨而实用的文本。这将有利于文本的使用与推广,有利于我国博物馆与境外博物馆等机构开展交流合作。
4.增删内容
不同国家(地区)的博物馆设施报告基于使用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偏重。例如,美国的设施报告更为全面,英国等国家(地区)的设施报告更倾向于临时展览的筹备。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设施报告也存在着内容上的区别,如日本的设施报告更着重于展厅、展具的抗震性能。因此,我们也要充分参照前述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例如,我国博物馆的设施报告中应编制一份“单位制表”,用来统一常见的传统单位、公制单位及英制单位。
5.调整结构
不同版本的博物馆设施报告的内容结构不尽相同,同样的内容在不同设施报告中的结构划分也存在差异。例如,美国的设施报告中将观众饮食管理情况放在“建筑物”一节,将吸烟管理情况放在“消防”一节;而英国的设施报告将观众饮食管理情况放在“展厅”一节,将吸烟管理情况放在“建筑物”一节。我们应通过参照前述规范性文件,优化调整设施报告的内容结构。
表三// 我国博物馆标准设施报告内容归类表
(三)我国博物馆标准设施报告的内容建议
按照上述的原则与方法,笔者将适用于我国博物馆的标准设施报告内容提炼和归纳为10大类22小类(表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内容整合,所以表三中的表述与表二存在差异。
整体而言,我国的标准设施报告内容可以分为前置信息、正文和附件三个部分。
1.前置信息
前置信息指表中的报告文本信息、博物馆基本信息和设施报告使用信息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报告文本信息”包括文本名称、填写单位、报告认证单位、报告版本、报告密级等内容;“博物馆基本信息”包括机构名称、联系人、职务、通讯地址、交通地址、联系方式、网址等内容;“设施报告使用信息”则包括使用声明与填写指南。其中,“使用声明”界定了报告的使用范围、保密要求等注意事项。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使用者迅速地确认报告属性、使用方式等内容。
2.报告正文
报告正文指表三中第4—9点,这部分包括了所有博物馆相关数据。第4点“建筑空间与结构”包括了周边环境、博物馆建筑和功能布局等内容。其中,“周边环境”指博物馆所处地理区位所面临的潜在自然灾害风险;“博物馆建筑”指建筑空间结构等基础设施情况;“功能布局”是指博物馆内各功能性空间的划分、建设等情况。第5点“设备与使用”包括了环境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消防系统和展柜等内容。其中,“环境控制系统”指温湿度调控系统、照明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微生物等虫害防治系统等。第6点“管理与维护”包括展品安全管理、观众管理和日常维护等内容。其中,“展品安全管理”指展品移动、布展与撤展、展品检查等;“观众管理”指观众数量调节、观众行为引导、安全检查等;“日常维护”指环境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等馆内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换、清洁等内容。第7点“保险”包括了保险服务合作商、购买保险类型、历年出险情况等。第8点“开展的馆际交流活动”涵盖馆内藏品出借和举办临时展览等内容。第9点“报告审核与确认”是指报告信息的填写者、审核者和确认者等信息。
3.附件
附件是报告文本的重要补充。此类信息包括应急预案、博物馆与展厅建筑图纸、博物馆与展厅照片、温湿度等环境检测数据表等内容。其中,应急预案一般指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消防、安防等事件的方案。
五、结语
博物馆设施报告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博物馆发展水平的因素之一,也是判断我国博物馆建设是否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指标,还是我国博物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文件。本文对编制我国博物馆的标准设施报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希望能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与深入。
笔者认为,应将博物馆设施报告的编制、审核工作与现行的博物馆定级评估管理工作、博物馆筹建核验工作等相协调,通过行政管理手段促进设施报告的使用,从而提升博物馆自身的管理水平。这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博物馆在国际交流中的专业形象。
我们相信,在博物馆行业管理机构的推动下,在博物馆界及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博物馆标准设施报告将会有效地满足我国博物馆的工作需求,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工作的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2015年6月30日发布。
[2]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施行〈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等文件的决定》(文物博发〔2016〕15号),[EB/OL][2016-07-25] http://www.sach.gov.cn/art/2016/8/31/art_2193_62876.html.
[3]同[2]。
[4]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年鉴(2017)》,文物出版社2017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
[6]同[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2002年3月25日发布。
[8]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GB/T 16571-2012),2012年11月5日发布。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l6-2014),2014年8月27日发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2009年5月4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