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19-09-04薛宗渊

科技风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

薛宗渊

摘 要:201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无人机驾驶员列入新增职业,作为智能制造与通用航空融合发展的无人机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我校探索出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为载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创新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无人机专业;行业分析;人才培养方案

一、绪论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概念的背景下,无人机产业方兴未艾,无人机产业不再局限于军事及民用小众市场。随着国内企业对无人机产品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发展迅速,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行业发展前景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二、无人机行业分析

民用无人机分工业级和消费级两类,前者的用户群体多以政府部门和企业为主。工业级无人机应用广泛,比如消防救灾,公安监控,气象监测,快递派送等。期中农林植保和航拍测绘是目前无人机应用最为广泛,用工需求也最为迫切的两个行业领域。在消费级市场无人机主要面向一些航模爱好者、竞速无人机比赛,影视航拍等。以大疆为主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近年来也表现出极高的增长率。

三、无人机产业分析

从整个无人机产业链看,主要分为设计制造和服务。

设计制造包括零部件、周边设备及整机制造,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0%,预计2020年国内工业无人机硬件市场规模130亿元。

服务模式主要包括飞行服务,如租赁、维修和培训服务(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专业应用培训)。随着行业规范化,法律法规的完善,持證飞行变得越来越重要,培训市场将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无人机相关行业持证飞手仅5000余人,仅占从业者的10%。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无人机产业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年均增速40%以上。无人机“飞手”向无人机“驾驶员”职业化的转变已成为一种趋势。

四、面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充分的行业调研,学校办学条件,招生规模,以通用航空专业群建设为最终目标,以“无人机技术应用”为切入点开展专业建设,面向无人机应用后市场,围绕“无人机+”理念,努力打造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

(一)完善授课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为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要求,合理设置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核心课。以本校五年学制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第一学年文化课除语数外以外,应增加物理力学课程,为后续课程如空气动力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第二学年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应引入民用航空法规课程,加强学生毕业后的航空法规意识。第三学年的专业核心课程应包括四部分内容:飞行原理、无人机结构系统、无人机组装调试、程序设计。

通过调研,第四学年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搭建分两个专业方向,农林植保和航拍测绘,前者是因为行业对植保无人机设备的应用和维护需求旺盛,后者则是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比如影视拍摄、城市规划等。围绕两个专业方向,专门开设植物保护学、视频处理等课程,以适应学生将来择业的需要。

(二)加强实践教学,加快学生技能成长

结合本校现有师资力量及实训场地设备,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充分考虑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在五年共5042个总课时中,实践课1250节,占比近25%。培养学生拆装、维修、操作各种类型无人机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植保、航测无人机的拆装维护和飞行操作,以适应学生专业方向发展。同时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利用第二课堂组建竞速无人机飞行团队,积极参加各级无人机竞速比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加快学生技能的成长。

(三)与无人机、通用航空企业学校开展校企、校校合作

本校无人机专业建设初期已走访了本地知名航空技术公司,其主营产品为植保无人机,农用无人机,飞防无人机,学校与该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已建成无人机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专门的植保无人机应用型人才,为相关企业的人才选拔做好铺垫,实现校企融合发展,同时更好地辐射周边农林地区,助力全省乃至全国智慧农业。

因应产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纷纷开设无人机专业,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外,其他专科类学校起步都较晚,人才培养多偏向于技术应用。我校无人机专业建设初期在实训设备、场地尤其是师资方面的基础也较为薄弱。为此我校与本省多家航空类专业学校达成校校合作,例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合作建立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更能结合研究院本身的资源优势,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五、结论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航空技术,机电技术,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培养从事各种类型无人机设备的组装调试、飞行操作,任务载荷作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双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旨在更好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人社厅发[2019]48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发布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Z].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统计局办公室,2019-4-1.

[2]工信部装[2017]310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Z].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12-22.

[3]王晓璐,刘战合,赵辉.飞行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7,(8).

[4]国办发[2017]95号.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务院办公厅,2017-12-5.

[5]阙少波.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培训,2019-2-1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方案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通过“双训”带出“双证”学生
新时期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从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浅议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
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物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湖南省数控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