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2019-09-04孙静静

商业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层次分析法高职院校

孙静静

[摘 要] 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应用主客观相结合、可操作性、宏微观相结合原则构建了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离职率六个指标。通过将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运用在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过程中,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2017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计算2017届26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指数,为学校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指标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7-0171-03

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号)中,第一次提出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编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同时加强对于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指导和检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后续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视,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工作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促使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已毕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积极完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对学校的认同感。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概述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界定

就业质量是一个开放性、综合性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质量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研究。学者从满意度、生产资料、人力资本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张瑶祥(2013)基于三方满意度对就业质量进行了评价,分别是政府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同时认为顾客满意度是毕业生就业质量三方满意度评价过程的理论基础[1]。楚旋、张莉(2016)从生产资料角度对就业质量进行了研究,认为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指在整个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获得经济报酬、职位发展、社会认可的综合性指标[2]。张东海(2019)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强调职业技能训练的专业比较不容易发生就业不匹配的现象,就业不匹配现象造成的人力资本的浪费,同时也映射出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方案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矛盾的地方[3]。张凯(2015)认为就业质量是个人层面的概念,对其研究应该聚焦在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中,研究内容应为劳动者基本需要的满足现状[4]。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以已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毕业后在就业过程中的待遇、就业满意度、个人发展等就业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过程。在对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准确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可以从就业岗位及个人主观满意度两个维度展开。其中就業岗位角度包括:工作福利待遇、岗位发展空间、工作性质等;个人主观满意度主要包括对工作的满意度、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的构建原则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丰富多样,在评价指标构建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原则的应用[5]。

1.主客观相结合原则。从就业质量内涵界定中可以发现,就业质量评价过程中将主客观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在评价指标建立过程中,不仅要反映就业薪酬等客观方面因素,也要体现毕业生个人主观满意度指标,主客观因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融合,才能有效地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价。

2.可操作性原则。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易于比较实施,用较少的资源获得预期的结果。可行性是指评价指标应该是可以获得或可以测算的,便于评价指标的对比。

3.宏微观相结合原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从微观层面来说关系到每个毕业生及其家庭利益,从宏观层面来说关系着国家的就业、教育发展,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社会声誉息息相关。因而在指标选取过程中,要将宏微观指标结合起来,不仅要反映学生个体情况,也要从大局把控,用宏观指标指引微观指标,在微观指标中映射宏观指标,丰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内涵方式。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数据来源说明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南京城市职业学院2017届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数据,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三方权威性数据机构麦可思公司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合作开展的《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2018)》,数据来源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专家建议,本研究将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分成了六个部分,分别是: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和离职率,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内涵具体如下。

1.就业率。

就业率=*100% (1)

2.月收入。本研究中的月收入是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实际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其中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总值都属于月收入范畴。

3.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100% (2)

4.就业现状满意度。

就业现状满意度=*100% (3)

其中对目前就业现状满意度的评价中,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不好说”五个选项,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属于对目前就业现状满意人群,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人群。

5.职业期待吻合度是指从事的工作是否符合自身对职业的期待。

职业期待吻合度=*100% (4)

6.离职率。离职率是指2017届毕业生从毕业时到2017年12月31日,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群体,在工作期间发生过离职的情况,这里的离职包括个人主动离职、被解雇两种情况。

表1是南京城市职业学院2016、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数值,表中数据显示学校2017届毕业生反馈的数据情况整体要好于2016届,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都有所提高,离职率下降了10%,这说明学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相比2016届数据有所上升。此外,2017届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2017届江苏省高职就业质量指标均值相比,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三方面指标数值高于全省平均,但是就业率、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及离职率水平稍高于全省水平,学校仍有改进提高的空间。

三、层次分析法在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学校就业质量(A)进行评价,在构建出层次指标就业率(A1)、月收入(A2)、工作与专业相关度(A3)、就业现状满意度(A4)、职业期待吻合度(A5)和离职率(A6)的基础上,分成三个具体操作步骤,对就业质量指标进行评价[6,7]。

(一)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根据层次分析法中的重要性程度,对因素进行两两相互比较,采用相对比较的尺度,尽可能的减少不同因素之间比较的难度,提高准确度。两两判断矩阵元素aij的标度比较方法具体见表2,其中a=。

本研究通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判断矩阵,将两两判断矩阵的重要性标度匿名发给从事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方面的学者,匿名征求专家意见,通过反馈、统计,将专家的预测值归纳后,再进行新一轮的匿名反馈过程,经过3轮的信息反馈,专家形成比较一致的预测数值,表3是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

(二)单层次指标权重确定

(三)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就业质量指标的权重来源于专家的经验性判断,所以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非常关键,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判断整体合理性的前提,具体判断步骤如下:

1.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代表最大特征值,n为矩陣的阶数,计算公式是:λmax=,其中(AW)是AW的第i个分量。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带入相应数值,计算得到λmax=6.211。

2.计算一致性指标CI,计算公式是:CI=,带入数值得到CI=0.042。

3.计算一致性比例CR,计算公式是:CR=。其中RI是指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时CR<0.1,代表着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需要重新构建判断矩阵。

通过查阅表4,当n=6时,RI=1.24。计算得到CR=0.033

<0.1,说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标准值

四、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

本研究中选取的就业质量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但是由于各个评价指标值度量方式的不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为了评价的科学性,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各个评价指标数值进行统一量化[8]。

(一)学校专业就业质量总体分布情况分析

依据上述学校就业质量指数的构成指标及其权重,对南京城市职业学2017届毕业生的26个专业的就业质量指数进行了计算和排序,从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和离职率六个维度分析,得分在前四位的专业是:商务管理、电脑艺术设计、旅游管理、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排名最后两位的专业是营销与策划、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排名靠前的专业就业质量水平较高,可以优先鼓励发展;排名暂时靠后的专业,要分析其就业质量较低的原因,具体到某个就业指标,从而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学校专业就业质量构成指标的基本状况

就业率方面排名前三名专业是电脑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管理;就业率后三位的专业是物流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文秘。月收入方面排名前三位的专业软件技术、商务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月收入后三位的专业是建筑工程技术、社区服务与管理、艺术设计。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方面: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专业是工程造价、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会计;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专业是酒店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财务信息系统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的专业是商务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财务信息系统方向)、建筑工程技术;满意度较低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专业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旅游管理;吻合度较低的专业是社区管理与服务、营销与策划。离职率方面:半年内离职率较低的专业是连锁经营管理、建筑工程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离职率较高的专业是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

五、研究结论说明

由于就业质量评价对各方实践操作要求较高,在本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学校26个专业就业质量指标六方面的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公司收集,虽然数据准确性有保障,但是由于学校每个专业的学生规模数差异较大,且有些专业参加统计的学生样本数量较少,样本数量的差异性,对最终统计结果即专业就业质量排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指标值进行量化,两种方法存在着一些主观因素,对最终专业排序也有一些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下一步再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后续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瑶祥.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82-86.

[2]楚旋,张莉.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2016(4):137-141.

[3]张东海.人力资本抑或身份符号:研究生就业匹配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68-75.

[4]张凯.就业质量的概念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社会发展研究,2015,2(1):86-108+244.

[5]吴新中.大学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统计与决策,2017(22):68-71.

[6]齐鹏,程晓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2019(3):86-89.

[7]童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J].现代电子技术,2018,41(7):160-164.

[8]韩天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安徽农业大学,2018.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层次分析法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